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样方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范围内有陆生维管束植物216种,隶属于73科177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脊椎动物资源共有75科200种,基本涵盖了皖中地区各种典型生境的物种。本文通过对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公园是指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系统的内涵: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环境;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人才培训、公园的功能分区、旅游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园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湿地生态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澄碧湖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52科、79属、127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9属15种,被子植物46科70属112种。澄碧湖湿地公园规划拟通过湿地生境系统的保护、改造与利用,营造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序列,从而构建丰富的景观类型与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掌握该公园的湿地类型与面积、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泥炭资源及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评价该公园的科学与保护价值,可为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研与论述,提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秉承以"安全、文化、文明、科教"于一体的开发理念,形成"全面、特色、持续、共管"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建设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的热点,湿地公园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科普、生态教育的基地。不仅兼顾人的使用特点,更兼顾生态性和生物多样性。本文通过对滇池片区环湖湿地公园建设的资料调查、现场勘探等研究,总结归纳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利的几个湿地公园设计要素。分别从园区道路设计、景观规划特点、湿地内广场设计和湿地综合服务设施设计方面展开探讨,给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重在抛砖引玉,所总结的策略希望对未来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和配置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域是江苏省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保护区面积3.9万亩,其中核心区1.2万亩,缓冲区2.7万亩。溱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溱湖湿地生态集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的所有特征于一体,是全国少见的淡水湿地,其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溱湖有各种动物200多种、植物153种,其中经济植物近20种,观赏植物90多种。本文将对该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及配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种比例设计、植物景观平面、立面设计及文化景观设计方面浅析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探讨如何利用植物配置手法营造乡土特色浓郁、生物多样性丰富、科教、科研功能显著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多样性的营建为目标,结合国内外湿地公园设计进展,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做了一次尝试性的分析,对滨江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景观建设中的成败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蒙河拓浚工程是淮河治理的国家重大工程之一,通过蒙河拓浚等工程措施,使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河道达到设计行洪能力。该工程也是安徽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之一,通过分析拓浚工程对湿地公园维管植物、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监测和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措施,保护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资源,以有效发挥湿地调洪蓄水、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与保护湿地公园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研,认为目前湿地公园建设具有三方面的必要性,即是保护湿地系统的需要、是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是传承湿地文化资源的需要。并从水质保护、水岸保护、栖息地保护、管理能力方面系统阐述湿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项目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是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S361赤壁市随阳至双泉段扩建工程途径的陆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其植被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通过实地勘测,分析评价了公路扩建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不断提升。本文首先对生物多样性概念进行介绍,然后以贵州余庆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川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方法]阐述了四川湿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针对四川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四川湿地的主要特点是类型丰富多样、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四川湿地资源萎缩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许多典型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突出.[结论]该研究为四川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湖北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将改善和恢复区域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同时,还将提高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从而产生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可变距离样线法和样点直接计数法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对精卫湖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精卫湖国家湿地公园现有鸟类17目47科138种,区系组成以古北界为主,鸟类群落结构体现了精卫湖地处水陆交错区的特征;与2014年相比,2019年精卫湖国家湿地公园新收录的鸟类增加了74种。退耕还湿之后,生态系统的改善是精卫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更为丰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襄樊市熊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面分析其自然概况、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自然生物条件和景观格局进行了生态评价,提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措施和建议,探讨在保证自然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湿地公园规划,以期为我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积极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黄堡湿地是由芦苇沼泽、鱼塘、水库及水渠等构成的复合型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尤其是水鸟种类多样。大黄堡湿地具有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与脆弱性、自然景观的独特性、生境类型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演替的自然性和生态地位的特殊性等特点,是天津市唯一具有良好湿地植被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东亚候鸟南北迁飞路线上一个停歇地和中转站。文章在分析大黄堡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银川阅海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文章从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及实施情况、生态景观的建设概况两方面阐述了银川阅海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概况,表明银川阅海湿地公园不仅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在涵养城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涵养水源、防洪抗灾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众多功能。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其需要涉及到景观园林、旅游以及生态学等众多领域,特别是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更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章就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设计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