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养鸡场在培育后备产蛋鸡群的过程中,育成鸡群迟早会感染球虫而发病.为了寻找一种对毒害球虫病有急救效果,又不影响机体产生免疫力的球虫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在饲养鸡群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较差或生物安全管理失误经常会导致鸡群发生球虫病,感染本病后即使治愈也会影响鸡群体重增长和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由此可见本病对养鸡场带来的损失非常惊人,尤其是雏鸡更容易感染本病.虽然成年鸡群感染球虫卵囊后不会发病,但是会降低产蛋率和增重,并且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鸡群发病通常是采取隔离、淘汰或投药治疗。这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鸡群发病还会导致生理机能的障碍,以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营养物质的需求、内分泌的调节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此时通过特殊的管理措施,给予辅助治疗,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鸡群中某些鸡发病后,常会引起病鸡的生理机能障碍,影响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内分泌的调节,导致养鸡效益下降。因此,鸡群发病后,除要采取迅速确诊、及时治疗等措施外,还要根据鸡群发病情况进行特殊的饲  相似文献   

5.
鸡群发病通常要隔离、淘汰和投药治疗,隔离特殊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鸡群发病还会导致生理机能的障碍,以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营养物质的需求、内分泌的调节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特殊的管理措施,给予辅助治疗,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大肠杆菌病在鸡群中较为常见,由大肠杆菌病毒引起,该细菌极易寄生在鸡肠道中,若鸡群抵抗力下降,则此细菌会立即产生作用,导致大肠杆菌病显现。同时此病发病较为广泛且危害大,对诊断和治疗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结合鸡群生长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案。1鸡大肠杆菌病诊断方式在鸡大肠杆菌病诊断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应用如下方式:第一,临床症状诊断,此病发病后病鸡会出现明显症状,具体以水样粪便、精神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养殖设备技术水平提高,蛋鸡养殖业由原先的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化、集约化、智能化、自动化养殖模式快速转变,然而,鸡球虫病仍然是鸡群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尤其是雏鸡和青年鸡群感染后,不仅会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病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预防措施、治疗5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解决蛋鸡养殖过程中鸡球虫病的发生问题,以期降低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是对鸡群危害相当严重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寄生虫病,往往给鸡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雏鸡感染率能够达到80%以上,并且发病后能够引起高达30%~50%的死亡率,即使治愈后,鸡群通常生长缓慢、增重不足、均匀度较差、饲料利用率降低等.成年鸡群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会引起产蛋率降低和增重不足,并且通过排泄向环境中排泄病原体,进而成为传播本病的病源.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郊某鸡场,2000年2月初从外地引进一批青年鸡,致使全场4万只蛋鸡暴发禽流感.现将暴发流行情况报道如下.1 暴发流行过程2月初,该场从外地引进6周龄青年鸡8000只,引进2d后,该鸡群开始发病,技术人员误认为是鸡群转群运输后的应激反应,仅作鸡群应激治疗处理.第4天,青年鸡开始死亡,而且病情逐渐加重.由于育成鸡舍与蛋鸡舍没有严格的隔离带,1周后邻近育成舍的蛋鸡群开始发病,5d内致使全场4万只蛋鸡全部感染发病.经治疗淘汰,6月底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整个发病流行过程持续4个半月.  相似文献   

10.
肉鸡败血型支原体病也叫做肉鸡霉形体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4~8周龄鸡的易感性最高,病鸡主要临床症状是鼻炎、咳嗽增多、打喷嚏、呼吸加速.随着肉鸡养殖产业逐渐发展,鸡群饲养密度持续增大,该病的发生呈升高趋势.鸡群发病后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现对肉鸡败血性...  相似文献   

11.
雏鸡体质较弱,抗病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一旦发病,则难以控制,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某些传染病还会引起鸡群的大批量死亡,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给养鸡户(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使鸡群少发病或不发病,保证鸡群健康、安全、正常生产,就必须加强雏鸡群的疫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自冀南地区发病鸡群分离到的4株(H株、W株、S株、X株)病原经鸡胚培养传代后的鸡胚病变、死亡及侏儒胚的出现、胰蛋白酶处理前后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性及幼鸡攻毒试验证明,此4株病原均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采集发病鸡群病死鸡的脾和肾制成灭活组织液治疗NIB,对两市46000只发病鸡治疗后的死亡率为7.83%~14.86%,而同地邻近鸡场发病后未注射组织灭活液的鸡群死亡率均高于30%,其差异极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非疫苗因素对鸡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环境因素   如果鸡舍通风不良、潮湿,就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聚集,造成鸡群应激。同时,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及球虫卵等大量繁殖,导致鸡群发病,使鸡群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影响了免疫效果。 2鸡群体况   如果鸡群正患白痢、球虫病、霉菌病等疾病,其免疫应答力则会降低。对患病鸡群接种,有时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必须先进行治疗,愈后再接种。如鸡群正患新城疫病时,则应紧急接种,同时适当添加抗菌药物,以防继发感染。 3药物使用   有许多药物能够干扰免疫应答,如抗…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2010年12月下旬,江苏省盐城市某良种蛋鸡场饲养的商品代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冠发紫、流鼻液、鼻窦和眶下窦肿胀、死亡快和产蛋率明显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场存栏蛋鸡有3个批次,以180日龄的发病最早、病情也最为严重,发病第2天出现死亡,第3天已波及全群,并传染到同场其它2批鸡群.畜主在发病后立即使用复方磺胺间氧嘧啶粉剂拌料,治疗1周后,该病传播速度得到了控制,但鸡群整体状态未见好转,鸡群采食量没有回升,180日龄鸡群产蛋率从95%下降停滞在85%,死亡仍然不断.此时,鸡群共死亡200余只.  相似文献   

15.
按照常规方法给鸡群接种传喉(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容易引起鸡呼吸道的不良反应,但不进行传喉疫苗免疫的鸡群则会因感染病毒而发病,且一旦发病,药物治疗很难奏效。有些药物虽能缓解症状,但一旦停药又容易复发。采用泄殖腔紧急接种疫苗的方式治疗临床发病鸡群,同时也用于预防接种健康鸡群,效果都很显著,且可避免鸡呼吸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鸡群泄殖腔接种疫苗的方法是:先用脱脂棉制作接种用的棉球,大约每克脱脂棉做10个棉球,其大小可根据鸡的泄殖腔大小适当改变,并尽量均匀一致,其制作方法与制作医用酒精棉球相同。将制作好的棉球按500个一份分…  相似文献   

16.
1.临床症状 发病鸡群主要为产蛋高峰期鸡群.鸡群感染发病后,初期表现为咳嗽、甩鼻、轻微喘气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一两天后鸡群中出现零星瘫痪、扭颈鸡只,且产蛋率开始下降,蛋壳颜色变浅,出现自壳蛋,随后发病鸡群的死亡率越来越高,病死鸡鸡冠呈青紫色,大群采食量减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拉黄、绿、白色稀便,一些鸡场发病鸡群死亡率甚至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病毒性疾病1.温和型流感。最近几年温和型流感呈高发趋势,在大多数情况下,流感发病后呈病势缓和、病情逐步发展蔓延态势,先发病的鸡群已经恢复,而未发病的鸡群才开始发病。常造成呼吸困难,治疗时间长,用药成本较高。2.新城疫。以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尤其是发生急性型新城疫时,病禽上呼吸道分泌多量黏液自口鼻流出,喉部常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发病后期呼吸极度困难致死亡。3.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群发病后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病鸡精神沉郁、羽毛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主要是鸡群感染冠状病毒所导致,此病发病急,传染率极高。一旦鸡群被感染,病鸡会迅速出现症状,病程时间很短,对鸡群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着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并提出了药物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鸡群的免疫力等防控措施,以减少鸡群对此病的感染机率,提高鸡群对冠状病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李娜 《北方牧业》2021,(8):27-28
由于肉鸡饲养密集、新陈代谢旺盛,单位面积内蓄积的废弃物质较多,这些都给球虫病的暴发创造有利条件,也是饲养肉鸡过程中容易发生球虫病的主要原因.肉鸡感染球虫病后不仅生长迟缓、增重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且长期下来还会明显降低肉鸡体质和免疫力,诱发鸡群感染各种疾病,进而严重影响肉鸡养殖效益.所以必须正确掌握肉鸡感染球虫病后的症状,并根据发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尽量减少球虫病给鸡群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鸡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寄生虫分布广泛。鸡感染球虫后,会阻碍生长发育,影响产蛋,降低饲料报酬,如果发病后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鸡群大量感染和死亡,因此,科学认识鸡球虫病,采取合理的养殖方法和治疗措施,对控制该病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鸡球虫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同时介绍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