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了探索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的方法,试验利用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进行二元杂交,然后分别与宗地花猪进行回交、与黔北黑猪进行三元杂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的杂交方式下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江♂×宗♀二元杂交组合仔猪哺乳期生长成绩最佳,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21日龄个体重显著高于黔♂×(江×宗)♀三元杂交组(P0.05);黔♂×(江×宗)♀三元杂交组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头数分别为8.29头和7.57头,均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宗♂×(江×宗)♀组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育成成绩优于纯繁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选择江口萝卜猪和黔北黑猪与宗地花猪进行杂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宗地花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利用高原藏猪肉质鲜嫩、风味独特的优点发展江苏地区特色养猪业,试验将藏猪分别进行纯繁(藏猪公猪与藏猪母猪选配,记为T♂×T♀组)和杂交(姜曲海猪公猪与藏猪母猪选配,记为J♂×T♀组;藏猪公猪与姜曲海猪母猪选配,记为T♂×J♀组),测定各组繁殖性能指标(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及45日龄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窝断奶头数和窝断奶成活率)和F1代哺乳、保育阶段的日增重、日耗料量及育肥阶段的日增重、日耗料量及料重比,并从各组中选取6头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瘦肉重、脂肪重、瘦肉率、胴体直长和斜长)和肉品质指标(眼肌面积、肉色、大理石纹、pH1 h值、系水力、剪切力)。结果表明:T♂×J♀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45日龄窝断奶头数极显著高于J♂×T♀组和T♂×T♀组(P<0.01);T♂×T♀组45日龄断奶窝重和窝断奶个体重极显著低于T♂×J♀组和J♂×T♀组的(P<0.01);三组的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和窝断奶成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阶段,J♂×T♀组和T♂×J♀组日增重和日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和研究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在贵州遵义的生长和产肉性能,随机选择8~9月龄发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体重相近,膘情中等以上的弗莱维赫牛与西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三元杂交一代F1(弗×西本)公牛和西本(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二元杂交一代F1公牛各6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108 d的育肥试验,并对其增重、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及饲料消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育肥期末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为325.67 kg、1 129.63 g、55.87%、46.18%、5.19、76.9 cm2,分别比西本二元杂交公牛提高了59.90%、35.06%、3.77%、7.94%、20.98%、55.04%.表明,以弗莱维赫牛为终端父本,以西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为母本,所生产的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产肉性能要优于西本二元杂交牛.  相似文献   

4.
选择二元杂交组合“大莱”24头、“汉莱”24头作育肥试验,与三元杂交“长大莱”组合作比较,三元杂交猪试验分四批90头。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猪“长大莱”平均日增重742.48克,比二元杂交猪“大莱”平均日增重526克、二元杂交猪“汉莱”平均日增重476克,差异极显著(P<0.01);三元杂交猪料重比2.39∶1,比二元杂交猪“大莱”3.45∶1,二元杂交猪“汉莱”料重比3.57∶1,差异极显著(P<0.01);三元杂交猪平均瘦肉率57.65%,比二元杂交猪“大莱”平均瘦肉率51.50%、二元杂交猪“汉莱”平均瘦肉率50.40%,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5):70-72
为了加强浦东白猪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杂种优势预测,我们选择♂杜×♀长浦(♂D×♀LP,DLP)、♂大×♀长浦(♂Y×♀LP,YLP)、♂浦×♀长大(♂P×♀LY,PLY)三元杂交模式以及浦东白猪纯繁(♂P×♀P,PP)和二元杂交模式的♂长×♀大(♂L×♀Y,LY)作为试验杂交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结果显示:♂D×♀LP、♂Y×♀LP、♂P×♀LY之间母本的总产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P×♀P(P0.05);♂Y×♀LP的母本产活仔数最高,♂P×♀LY的次之,且均显著高于♂P×♀P(P0.05);PLY初生个体重显著高于DLP(P0.05);同时PLY商品猪达40 kg、60 kg、95 kg时的日龄最短,与DLP、PP显著差异(P0.05);PLY在日增重上与DLP、YLP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PLY料重比最高。综合来看,♂D×♀LP、♂Y×♀LP、♂P×♀LY均可作为配套杂交组合,但♂P×♀LY可能更加值得推崇。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江香猪、苏太猪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苏太猪对其进行正交和反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仔猪21日龄窝重和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断奶头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江♂×苏太♀正交组合(香苏猪)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最佳,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香苏猪、苏香猪指标均优于纯繁组。说明选择从江香猪和苏太猪进行正反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从江香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长白×撒坝、长白×大约克、长白×汉普夏、皮特兰×杜洛克4个二元杂交287头经产母猪共604胎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断奶窝重、断奶头重及断奶时仔猪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长撒杂交组合较长大、长汉、皮杜杂交组合在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抗病性能上有较大的优势,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而洋洋组合较洋本组合有较大的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经济效益则以长撒杂交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以少数民族山区的三种不同的杂交猪组合L(长白)×Y(大约克)二元杂交猪、B(巴克夏)×LY和D(杜洛克)×LY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对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母猪的妊娠期为112d;三种杂交猪的平均产仔数均为12头;产仔成活率均在90%以上;仔猪初生重B×LY的最低为1.47kg,最高的D×LY为1.77kg,D×LY杂交猪的断奶重最高为7.5kg,L×Y最低为6.87kg,平均每头母猪可年产2.28胎,年产仔猪25头.不同组间母猪的繁殖性能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的结果为杂交猪在少数民族山区的推广及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魏传德  王珊芝 《养猪》1989,(2):21-22
青饲料来源广,又是多种营养物质相对平衡的饲料。为弥补精饲料紧缺,以青代精,探索育肥猪各阶段最佳精青饲料搭配比例,我们于1987年12月至1988年4月在上海市青东农场进行了试验。一、试验方法 (一) 分组与饲料选择1987年秋产仔中产期基本接近、仔猪双月断奶重在20千克左右的长×大·梅、大×长·梅(长白♂、大约克夏♂、梅山♀)三元杂交仔猪180头,按窝别、品种、体重分组配对,试验设4组,每组45头,饲喂分前、后两期,各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杜撒♂×大长撒♀杂种猪LTBP2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育肥、胴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测定了321头杜撒♂×大长撒♀杂种猪育肥、胴体和肌肉品质,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LTBP2基因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LTBP2基因多态位点与育肥、胴体、肉质的关联。共检测到T97770379C、C97752805T、C97752792A、A97751432C和C97750084T5个错义突变位点,除C97752792A位点为低度多态外,其余位点为中度多态;T97770379C位点CC型肋骨数多于TT和TC型(P<0.01);C97752805T位点CC型60~100kg日增重(P<0.01)、30~100kg日增重(P<0.05)大于TT型,活体背膘厚和肋骨数小于TT型(P<0.01),大理石纹评分大于CT型和TT型(P<0.05);C97752792A位点CC型30~60 kg日增重大于CA和AA型(P<0.05);A97751432C位点AA型30~100kg日增重(P<0.01)、60~100kg日增重和肋骨数(P<0.05)小于CC...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生物益生菌猪发酵剂发酵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效果.方法选择30头奶仔猪和30头育肥猪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种猪随机抽取其中的15头共30头作为实验组,另外30头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断奶仔猪喂仔猪基础日粮,对照组育肥猪饲喂育肥猪基础日粮;实验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喂微生物益生菌猪发酵剂发酵饲料饲,比较两组猪的生长情况.结果:对照组每头断奶仔猪每日增重约390g,40d后增重约15.60kg,实验组每头断奶仔猪每日增重520g,40d后增重约20.80kg;实验组每头断奶仔猪比对照组每头断奶仔猪40d后增重高出5.20kg.实验组断奶仔猪出现轻度拉稀,对照组断奶仔猪出现较为严重的腹泻.对照组每头育肥猪每日增重约680g,40d后增重约27.20kg实验组每头育肥猪每日增重约840g,40d后增重约33.60kg;实验组每头育肥猪比对照组每头育肥猪40d后增重高出6.20g.实验组育肥猪出现轻度拉稀,对照组育肥猪出现较为严重的腹泻.结论:微生物益生菌猪发酵剂发酵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更加快速健康地发育、生长,增重速度更快并改善腹泻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山花黄芩提取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320头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山花黄芩提取物,其中妊娠期添加150 g/t,哺乳期添加500 g/t,试验期为136 d(其中妊娠期115 d,哺乳期21 d),测定母猪繁殖性能指标(窝均产仔数、窝均健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均重、窝均死胎数、窝均木乃伊数、窝均产无效仔数)、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指标(窝均断奶仔猪数、窝均断奶成活率、21日龄断奶窝重、21日龄断奶仔猪均重、哺乳期窝均增重)、母猪采食量指标(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体况指标(母猪分娩背膘厚、母猪断奶背膘厚、背膘损失)、发情指标(断配间隔、断奶7 d发情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窝均健仔数显著增加(P<0.05),初生窝重极显著增加(P<0.01),窝均死胎数显著减少(P<0.05);窝均断奶仔猪数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母猪断奶背膘厚均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背膘损失显著降低(P&l...  相似文献   

13.
四川丘陵区猪三元杂交与二元杂交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测定了我省丘陵区以本地内江猪,雅河猪为基础母猪,与引起长白,大约克夏公猪进行三元与二元杂交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三元杂交与二元杂交平均产活仔数,窝重,育肥日增重,瘦肉率分别提高12.1%,23.8%,11.9%和11.2%,仔猪窝平增收133元,肉猪头平增收34.60元。  相似文献   

14.
赵玉莲 《青海畜牧业》2001,(1):38-38,40
选用胎次、分娩日期、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相近的哺乳仔猪8窝,共78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猪15日龄时隔离断奶,用正大551乳猪料饲喂,对照组猪不断奶,用优质的猪料补饲,饲喂30日后,试验组猪比对照组猪平均多增重4.05kg,增重提高51%,饲料报酬提高28.4%,增重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无1头发病,对照组仔猪发病率为39.5%。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0头1.5岁左右♂6&#215;关♀9杂交公牛进行了为期60d的舍饲育肥试验,按当时市场成本、价格分析,每头每天精饲料和粗饲料成本在8.00元左右,日均增重1.054kg,按屠宰率50%估测计算,每头日均净增重0.53kg,实现价值约0.53kg&#215;40.00元/kg=21.20元左右,可实现经济效益约21.20元-8.00元=13.20元(不计水电、劳务等其它费用)。  相似文献   

16.
大白猪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窝乳猪、9窝小猪和4窝中猪及31头母猪产仔成绩等统计分析可知,大白猪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断奶乳猪平均日增重为253g;小猪42d平均日增重为513g,料重比2.2:1;中猪23d为756g,料重比2.8:1。胴体瘦肉率高达60%。窝产活仔数平均10.03头,初生个体重平均1.24kg,断奶个体重平均8.97kg,母猪泌乳性能好。大白猪在内蒙古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杂交生产中既可用作父本,也可用作母本。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西藏林芝地区筛选出生长繁殖性能优良的三元杂交猪种组合。试验采用引进的D(杜洛克)、L(长白猪)、Y(大白猪)种猪和LY二元母猪分别进行D×D、L×L、Y×Y、L×Y、D×LY5个组合的繁殖性能试验,记录窝产仔猪数、初生重、断奶仔猪数、断奶仔猪重、断奶仔猪育成率等繁殖性能指标,测定日增重、料肉比、达到90kg的日龄、屠宰率、背膘厚及瘦肉率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以四川省内江种猪场生产记录为对照(低海拔,600m),引进猪种组合的繁殖性能(高海拔3000m)与在低海拔饲养的同类种猪差异不显著(P> 0.05),在高海拔条件下数L×Y组合产仔头数、断奶头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猪种(P <0.05),极显著高于D产仔头数(P <0.01);育成率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 <0.05),且其余猪种组合差异不显著(P> 0.05)。另外,在试验中,三元杂交猪日增重显著高于二元猪(P <0.05),达到90kg日龄显著提前于二元猪(P <0.05),料肉比显著低于二元猪(P <0.05);三元杂交猪屠宰率显著高于二元猪(P <0.05),背膘厚...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最适宜的加×(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日粮消化能(DE)水平,根据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能量需求差异,试验分20~60 kg和60~100 kg两个阶段,测定日增重和料重比。试验结果表明,20~60 kg阶段,对照组育肥猪的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都相对高于其他2组,但差异不显著。60~100 kg阶段,试验2组育肥猪的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相对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20~60 kg生长阶段,加×(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的最适日粮消化能水平为13.4 MJ/kg;60~100 kg育肥阶段,最适日粮消化能水平为13.2 MJ/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仔猪猪瘟苗超前效果,特以杜洛克×施格二元杂交仔猪为对象,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在本校实验猪场进行。试验猪为本校实验猪场杜洛克×施格二元杂交仔猪10窝,共118头。试验时间为2005年3月至5月。1.2试验方法选择施格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的10窝仔猪为实验对象,采用窝内分组试验法,对各窝刚出生的仔猪根据其性别、初生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头数相等。10窝仔猪共118头,每窝仔猪不少于10头,总试验组和总对照组各59头,仔猪初生重,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论是窝数还是总数,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