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苗分级法测定香椿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将香椿幼苗分成五级的基础上,按照公式∑ciNi计算幼苗分级值(SGV),经回归分析表明,SGV能准确地反映香椿种子活力水平。以SGV作为香椿种子的活力指标,研究种子活力与电解质外渗量和幼苗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活力的种子细胞膜完整,电解质外渗量小,幼苗生长量大。此外,本文还建立了预测场圃发芽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种子活力是一种为内在基因型所决定并能被环境因子所改变的生理特性。它不但决定着种子的发芽力,而且深刻影响到幼苗的生长速率,甚至还会明显影响到作物的产量。正是由于这个问题,无论在种子生理学方面,还是对农林生产实际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六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引起种子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对活力的概念以及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种子活力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指导种子活力测定工作,我们以香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预测场圃发芽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各指标进行了通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分别抽取不同活力水平的香椿种子,按照《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2772—81)的规定做发芽试验,每日记载发芽情况,结束后按如下公式计算各指标:  相似文献   

4.
种子活力,据Woodstock(1965)认为,是指种子能否适应各种环境条件而迅速、整齐地萌发的能力。由于林木生产周期性长,因此,应用种子活力的大小来早期鉴定种子品质;预测种子在田间条件下生产能力,在国内外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本试验采用活力指数、发芽值等生理指标,对木麻黄嫁接种子园内30个家系及对照的自由授粉  相似文献   

5.
电场处理对刺槐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场处理对刺槐种子活力的影响邢广萍(山东省林木种苗站,250014)王建华(东营市林业局)姜晓斐(文登市林业局)刺槐种子的活力与生活力成正相关,这一结论已被许多试验所证实。刺槐种子的活力在成熟时达到高峰,随着储藏,在各种因子的影响下逐渐衰老,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6.
柏木种子活力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柏木种子活力生化指标的测定,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主要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采种期、地形部位、球果大小和种子大小各批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可表达种子迅速、整齐萌发的发芽潜力和幼苗生长势,是柏木种子较常规发芽率和其它各生理指标更可靠有效的质量指标。柏木种子生理成熟期较其球果形态成熟期提前10—20天,其后活力显著下降。不同坡位对种子活力影响显著,从坡下部到坡顶,活力显著下降。种子活力与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成显著负相关,后者同种子成熟度密切相关。种子4种内含物(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和淀粉)对种子活力,千粒重和幼苗干重影响显著,其中还原糖含量与种子成熟度紧密相关。球果或种子越大,活力越高,二者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所谓良种,就是表明这个种子携带优良的遗传基因,可是,要使这些基因能在下一代充分表现,还必须依靠高种子的活力.高活力的种子萌芽迅速,发芽率高,抗逆性强.因此,在生产上应重视高活力种子的培育.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出高活力的优质种子呢?在遗传品质的前提下,种子活力的高低是由种子的发育状态决定的.在种子发育时期,环境条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研究天然红松林分标准时,是按林木测树因子和形质因子将天然红松立木分成优等木、中等木、劣等木(Ⅰ、Ⅱ、Ⅲ级)三个级别。立木等级不同,其种子活力表现不同,立木等级高,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就高,反之,生活力和活力就低。而如何更准确地测定红松种子生活力哪?目前主要是采用染色测定法,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测定时间,精度也不理想,为此,我们用电导仪进行了红松种子生活力的测试试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天然林优良林分的表型选择,选出优良单株和林分作为固定的采种基地,是在短期内取得遗传品质优良种子的一条多快好省的途径。但是,这些优良单株和林分所具有的优良品质,能否通过种子传给下一代是我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种子活力可以理解为:种子播后,能在范围很广的环境条件下,迅速而整齐地萌发的健壮程度。而这种程度的大小,主要是内部基因和外部环境造成的,因而在一定的相同的环境控制下,通过活力测定可以说明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林木种子介电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林木种子介电特性的因素和种子介电常数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林木种子介电分选机分级,分别测试出各级种子的介电常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活力高的种子介电常数较小,活力低的种子介电常数较大。  相似文献   

12.
幼根、幼苗的活力状况,认为是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全面的综合表现,已为众多的试验所证实。我们自1982年冬至1985年连续3年,用杉木嫁接初级种子园单亲子代为材料进行了试验。结果田间幼苗重量与种子活力相关密切。为深入了解影响幼苗重量的种子的作用,必须对种子的生理生化基础作进一步的研究。 TZ法已被国际上用来作为鉴别种子生命力和测定种子活力的简易可行的测定方法。在杉木上应用TZ法来比较各单亲子代间种子活力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见报道。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测定,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楠属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子的发芽力是判断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楠木属中桢楠、细叶楠及浙江楠等3树种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所作的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活力与种子发芽力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它可作为确定种子活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预处理对湿地松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对贮藏15个月的湿地松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对湿地松种子的活力影响不同。赤霉素(GA3)和聚乙二醇(PEG)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用尿素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活力。而有机溶剂丙酮处理,对湿地松种子活力未见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肖石海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102-104,124
利用吸湿—回干种子处理技术,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马尾松种子活力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的1~2个吸湿—回干循环处理,能较好地提高高活力(发芽率为83%)或中等活力(发芽率为66%)马尾松种子活力水平,特别对中等活力水平马尾松种子的处理效果尤为明显,发芽率由66%被提高到83%;种子发芽指数也有所提高,平均发芽时间缩短2~3 d,但中等活力水平种子的发芽势没有明显改善。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3个循环的干湿处理或较高温度下的吸湿—回干处理对种子产生了一定伤害。  相似文献   

16.
林木种子质量的评定通常是以净度、千粒重、含水率、发芽率等指标为依据的。然而,仅用以上指标表示种子的好坏是不完整也不深刻的,尤其是发芽率的测定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种子的发芽速率及幼苗生长特性。因而,国外早在50年代初就提出了种子活力的概念。种子活力应包括种子的发芽速率、幼苗生长速率及种子对不良环境条件的忍受能力。种子活力是一个决定于基因型,而又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理特性。经过种子活力测  相似文献   

17.
毛竹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毛竹种子活力及其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活力指数下降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快.老化6天时活力指数下降72%,老化12天时种子活力基本丧失.伴随着种子活力下降,表现出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MDA含量升高,POD,SOD和CAT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内源GA3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GA3/ABA比值降低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相关分析表明: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GA3,IAA,GA3/ABA,与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MDA和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膜脂过氧化引起的生物膜损伤是加速毛竹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内源激素失衡也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加速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种子活力(vigor)也称种子精力,是表示种子质量的重要的指标之一。包含着迅速整齐的发芽潜力(尤其是在逆境条件下)以及生长和生产潜力。在实践中,我们常遇到如实验室里的发芽率一样,而田间播种后出苗、生长和苗木产量、质量却有很大差异的现象。这说明种子的活力状况不同。通常活力高的种子出苗、生长、苗木产量都优于活力低的种子。可见,对树木种子的活力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影响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最佳因素组合,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以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为测定指标,就温度(A)、光照(B)、层积时间(C)、赤霉素浓度(D)等因子对阿月浑子种子活力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阿月浑子种子活力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CAD,即光照层积时间温度激素浓度;促使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3B3C1D1,即全黑暗、层积20 d、变温15~25℃、赤霉素浓度为0.1 g/L,在此条件下,阿月浑子种子发芽势可达46.67%、发芽指数为4.20、活力指数为9.36。  相似文献   

20.
目前,种子活力测定已成为种子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热门。自1950年以后,种子工作者发现单用发?率表示种子的好坏已不够,因而就提出活力这个概念。近30a来,国内外开展大量工作,许多国家都把种子活力列为农业科研重点课题。在历届国际种子协会(ISTA)年会上都设有种子专题研究,并在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