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谈我国棉花抗黄萎病鉴定的地理选择简桂良,马存,孙文姬(中国农业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棉花抗病性鉴定,是正确评价一个棉花品种抗病强弱的重要内容。正确的方法和鉴定条件是抗病育种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当前棉花黄萎病已上升为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在...  相似文献   

2.
棉花黄萎病菌同工酶电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危险性病害,也是遍布我国棉花产区的重要病害。经鉴定我国棉花黄萎病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对此国内外学者各持不同观点。本文根据棉花黄萎病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酯酶电泳图谱,分析了棉花黄萎病菌的生理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国际植物检疫对象,也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系统阐述了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为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克黄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曾洪梅孙文姬徐容林德●张克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黄克朋(湖北省荆门市植保植检站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种植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克黄枯”是我国近年新开发...  相似文献   

5.
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对比试验棉花姑、黄萎病是棉花病害中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几年此病一年比一年严重、面积不断扩大,病区逐年增加,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影响。为了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的扩展,我们对此病用了几种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对比试验,筛选...  相似文献   

6.
1993年冀、鲁、豫棉花黄萎病暴发及应急防治措施马存,简桂良,宋建军(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1993年冀鲁豫3省棉花黄萎病暴发成灾。病害发生早,出现大面积的光秆田块,发病面积大,估计3省黄萎病发生面积2000万亩以上,损失皮棉5万吨,为害十...  相似文献   

7.
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BD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BD18孙文姬简桂良马存石磊岩(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南北棉区连年暴发流行危害。1993年发病面积高达267万hm2,损失皮棉10万t。1995、1996年又连续在...  相似文献   

8.
陈吉棣 《植物保护》1964,2(5):222-223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一样,早经确定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病残体、风、雨、农具等都是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关于种子带菌问题,自1923年以来,棉花枯萎病的种子带菌已不断得到证实,国内外均予重视。黄萎病是否能以种子传布,在学术上一直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我国棉花黄萎病的最早来源被认为是随美棉输入而侵入的;国外也有不少关于因输入美棉或其他病区棉种而发现黄萎病的报导。国内还有不少调查资料证明,枯萎病和黄萎病往往都以棉花研究单位和良种繁育场发生较早,逐步向外扩展,因而将这二种病害列为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9.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综合防治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综合防治棉花黄萎病马存,简桂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枯萎病、黄萎病是两种为害棉花最严重的病害,70~80年代枯萎病在全国各主产棉区严重为害,从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先后推广了高抗枯萎病品种8...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2大顽固病害,通过种植抗、耐病品种,枯萎病已明显得到控制,但黄萎病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黄萎病是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防治难度较大.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药剂,只能依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少棉田由于该病危害猖獗而绝收,对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笔者对其发病规律、发病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黄萎病菌微菌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黄萎病菌微菌核研究进展*李雪玲张天宇王立新(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泰安271018)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dahliaeKleb.)是威胁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此病由Carpenter1914年首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陆地棉...  相似文献   

12.
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诱导棉花抗病性及相关酶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室从多种病原真菌中分离出的激活蛋白激发子对多种植物具有诱导抗病性、增强抗逆能力、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一直是困扰棉花生产的重大病害,常规化学农药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本文研究极细链格孢(Alterneria tenuissima)蛋白激发子对苗期棉花黄萎病的诱导抗性作用及抗病相关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萎病是由土传病原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最严重的棉花病害之一,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阐述棉花黄萎病的病害流行学,以及病害如何影响棉花的物候、产量和品质。同时提出一个作物综合管理系统(ICMS)设想模型。Frisbie和我对“  相似文献   

14.
作者综述了我国棉花黄萎病发生与为害损失的概况、病害消长规律与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是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会激发棉花植株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如组织结构抗性变化、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等。目前,已从棉花中挖掘出大量响应黄萎病菌的基因,阐明了这些抗性相关基因通过调控生理生化反应而发挥抗病功能的机制。本文从活性氧、防御酶、次生代谢产物和植物激素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作用机制,总结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网络,为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机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适时应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简桂良,马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棉花黄萎病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1993年该病在我国大面积发生为害,尤其是北方棉区,因该病的发生为害而造成叶片、蕾铃脱落成光杆的病田大面积发生,损失...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暴发成灾的原因与控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黄萎病暴发成灾的原因与控害措施石磊岩,简桂良,王波(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11993年黄萎病发病情况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发生,尤其是北方棉区更为严重。从8月中旬至9月初,我们分别在河南省新乡、兰考、尉氏、扶沟,河北省成安、肥乡...  相似文献   

18.
1982年聊城地区棉花长势、长相很好,丰收在望。但是后期不少地块,点片或局部的棉株叶黄茎枯死亡,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有些同志认为是棉花黄萎病,因此时正是黄萎病发生期,其症状类似黄萎病的症状。但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不是侵染病害,而是因干旱导致的生理性病害。根据是: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棉花生产已完成新一轮的品种更换,其主要特点是以抗虫棉代替常规棉。抗虫棉主要是美国33B及其衍生品种和国产GK系列品种,由于美国抗虫棉有别于我国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国产GK系列抗虫棉大部分具有南方品种背景,其病害种类和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黄萎病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病害,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作者研究制定了一套"以抗(耐)病品种为基础,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及诱导棉株抗病性相结合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的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经过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生产应用,表明是一个有效的新型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IPM体系。  相似文献   

20.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上重要的土壤传播病害。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此病害的基本措施。目前,在重病区种植抗病品种的一些地方出现了病害衰退现象,表现在抗病品种连茬种植后,抗病品种本身病情逐渐轻微和连种抗病品种几年后、换种感病品种病情也大为减轻。如我省曲沃县安居大队是棉花枯、黄萎老病区,从1965年起到现在一直种植抗病品种,病情程度由只能种抗病品种到能种耐病品种;由耐病品种病害普遍发生到几乎看不到病害症状。绛县西晋峪大队1972年前由于此两种病害普遍猖獗,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计划面积。经种抗病品种2—3年后改种常规品种保苗率基本达到了一般大田密度要求。我所棉花枯、黄萎病圃13亩从1973年以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