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麦是郓城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达7.3万hm2.麦蚜是常年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一类害虫.从20世纪80年代麦蚜成为麦田害虫优势种群以来,10年中约有9年需要防治,若不能进行有效防治,将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德州市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是全国和山东省的主要冬小麦种植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5×105hm2左右,是全国主要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麦蚜是小麦上的主要病虫害,连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00%,每年需防治2~3遍,严重年份,防治次数还要增加,用药的品种和次数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麦蚜的发生危害也成为制约提高单产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1995年四川省小麦蚜虫特大发生原因分析李媛张金瑜(四川省植保站成都610041)1995年我省麦蚜特大发生,发生面积180万hm2,比历史上最高的1991年高37%,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0%,实际损失15.70万t,造成损失相当于1991~1994年...  相似文献   

4.
西昌麦蚜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西昌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麦蚜为害比较严重。据调查主要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特别在春季3月中下旬以后至小麦收获期为害严重,造成减产。1.西昌麦蚜天敌种类:几年来在麦田...  相似文献   

5.
麦蚜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密度大、繁殖速度快、短时间内大范围暴发,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利用飞机喷洒杀虫剂及时、有效地防治麦蚜,是保证小麦丰产、丰收的有效措施。   以往飞机防治麦蚜主要应用“运五”轻型飞机,其优点是单机飞防面积大、抗风力较强,但受专业机场和空域管制约束,时常影响麦蚜适时防治。“ AD- 200N”超轻型飞机具有机动灵活、操作简便,不需专业机场,适于小空域作业等优点。北京市农业局将其列为 1997、 1998年度示范与推广项目。该技术通过对供试飞机及所携通讯、施药设备性能调试,确定了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疆喀什地区麦蚜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多年来,麦蚜在我区年年发生,1962年和1971年特大发生,1964年冬小麦秋苗大发生,为害严重。1971年,全区276万亩小麦普遍遭受蚜,仅伽师县夏粮减产678万斤。一般年份麦二叉蚜还为害高粱,减产5—30%,严重的损失50%以上。1976—1977年,莎车、叶城、泽普和英吉沙县100余万亩小麦因蚜害严重进行了飞机防治。 我区麦蚜的种类有麦二又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两种。前者为优势种,在各类田块中占89—92%。现将我区麦蚜的发生和防治措施作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生物学特性 1.寄主植物:冬小麦是两种麦蚜的第一寄主,卵绝大部分产在冬麦田。春小麦、大麦、自生麦苗和高粱是最好的侨居寄主,在气温适宜时,可形成庞大的蚜群,造成严重为害。在水稻、糜子上生活的麦二叉蚜,发育较差,个体小,繁殖力低,为害甚微。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证明,玉米是麦二蚜的偶然寄主。成蚜取食玉米,繁殖力低,寿命短;若蚜取食玉米不能存活。 2.个体发育:通过盆栽麦苗分组饲养证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全州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在6.67万hm^2左右,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氮肥施用量和水麦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主要病虫有小麦白粉病、锈病和麦蚜,尤以小麦白粉病、麦蚜发生面积广,危害重。小麦病虫常年发生面积3.33万hm^2,其中小麦白粉病1.67万hm^2左右,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5%。在州的中部、西北部发生较重,发生重的田块可造成80%以上的损失。小麦锈病发生重时,大面积小麦的叶子成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减产,小麦病虫的发生危害已成为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为了将小麦病虫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1997年至1999年黔西南州植保站主持实施了“黔西南州小麦主要病虫治理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并与州农业局签订了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合同,通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麦田蚜茧蜂的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江 《植物保护》1985,11(2):50-50
从1978至1983年对麦田蚜茧蜂的保护利用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 Haliday)占78.2%、烟蚜茧蜂(A.gifuensis Ashmead)占17.9%、阿维蚜茧蜂占1.3%、麦蚜茧蜂占2.1%。 1978年以来我市播种小麦面积累计221.95万亩,保护利用蚜茧蜂的面积161.38万亩,占麦田面积的72.7%。1978、79、81年的利用面积均在30万亩以上;1983年27.8万亩麦田全部利用,减少用药1—2遍,每亩节约农药费0.5—1元。增加了自然界天敌总数,减轻了环境污染。1981年5月中旬城关公社有些地块麦蚜发生较重,要求3天内  相似文献   

9.
《新农药》2005,(3):45-47
预计200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仍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蝗虫、草地螟、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麦蚜、水稻迁飞性害虫、水稻螟虫、玉米螟等一些重大病虫将偏重或严重发生,虫害重于病害。农田草鼠害和草原虫鼠害将偏重发生。全年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3.3亿多hm^2次,需要防治面积3.8亿多hm^2次。  相似文献   

10.
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 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 hm2。─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 1为害   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土壤潮湿病情加重,常引起烂根死苗。该病以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生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抗蚜威防洽麦蚜田间药效试验吴洵耻,高士仁,张广民,吕士恩,刘振伟(山东农业大学,271000)近年来我省麦蚜发生较为严重,为选择防效好,成本低的药种,我们于1993年试用50%抗蚜威防治麦蚜试验,取得明显成效。1材料和方法试验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植株受害率作为小麦受害水平的指标,然后计算产量和受害水平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阶段为齐穗期时,俄国麦蚜的经济受害水平为14%,根据从园杆到齐穗期上植株受害率增长的倍数,即可计算俄国麦蚜在冬小麦上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不同生育期防治麦蚜效果及防治关键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麦蚜农药减量防治技术,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在小麦半穗期、扬花初期、扬花末期、乳熟中期一次性化学防治对麦蚜及其天敌种群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扬花初期至扬花末期施药不仅能有效控制麦蚜种群为害,对减少小麦产量损失也最为有利。小麦扬花初期至扬花末期是一次性施药防治麦蚜、确保小麦增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麦蚜重寄生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麦蚜重寄生蜂的种类 在山东临清,寄生麦蚜茧蜂的5种寄生蜂中,以蚜虫跳小蜂Aphidencyrths aphidivorus为主,占67.3%;环腹瘿蜂Figites sp.第二位,占13.5%;黄足分盾细蜂Dendrocerus(Atritomellus)laticeps占9.6%,还有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sp.,短腹柄腹金小蜂Asaphes sp.。在小麦灌浆前期以瘿蜂多见;小麦黄熟期以跳小蜂为主要种类。它们是蚜茧蜂僵蚜期的主要寄生天敌、麦蚜的重寄生蜂,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在河北定兴县危害严重小麦吸浆虫分为两种,即小麦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均属双翅目、瘿蚊科,分布于全国麦区。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的一种重要害虫,1994年在河北省定兴县发生面积达1300多hm2,严重地块减产9成,一般减产2~3成,危害之重,在定兴...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麦蚜携带大麦黄矮病毒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非专化性株系(BYDV GAV)比率的差异,采用RT-PCR技术,对BYDV-GAV的传毒介体麦蚜带毒情况进行检测.所用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定样本用量可少至1/200头蚜虫;对采自我国主要麦区的蚜虫样本进行分子检测,山西、甘肃、青海、陕西11个小麦黄矮病重病区蚜虫样本带毒率为56%~91.5%,而河北、河南两省4个非重病区蚜虫样本带毒率为2.5%~33%.通过试验证实,我国不同地区麦蚜携带BYDV-GAV比率存在差异,小麦黄矮病重病区山西、甘肃、青海、陕西等地的麦蚜带毒率高,而非重病区河北、河南等地的麦蚜带毒率低.  相似文献   

17.
麦蚜俗称腻虫、油汗.在河南许昌为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在干旱坡岭地以麦二叉蚜为害较重:平原灌溉区以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为主,尤其在小麦穗期麦长管蚜猖獗发生.许昌市位于河南中部,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近年来,麦蚜在本市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淮北地区小麦上蚜虫发生危害调查明确,麦株上的蚜量()与小麦千粒重()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38.5911-009398=-0.9244)。目前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50%粉多威可湿性粉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对麦蚜均表现高效。根据麦蚜危害和药剂防治的投入产出比提出了淮北地区小麦穗期麦蚜的防治策略,应用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小麦吸浆虫在涿州市大发生。据市农林局调查,全市12个乡镇有11个乡镇发生,发生面积2.0万hm2,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82.2%,该年防治工作抓得较好,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95%,全市只有6户农民反应因吸浆虫为害而严重减产。2000年吸浆虫发生面积2.7万hm2,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73.5%,而防治面积仅及60%,因吸浆虫为害而几乎绝收的农户猛增。做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过这两年防治小麦吸浆虫的亲身实践,深深感到在2000年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领导着急上火,群众等待观望  1999年…  相似文献   

20.
麦蚜是为害小麦的一类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小麦种植区.2016年-2018年我国麦蚜总体偏重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防治麦蚜的主要杀虫剂类型之一,但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麦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机制、麦蚜对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