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梦香 《现代园艺》2023,(8):4-5+11
为探究适宜山东滨州的梨树栽植密度,以黄金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密度下梨树生长及结果特性。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会对梨树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造成显著影响,2.5m×4.0m、2.0m×4.0m密度下梨树生长较好;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梨果实单果质量逐渐增加,果形指数及品质逐渐提升,产量有所降低。综合分析2.5m×4.0m密度条件下梨树生长较好、产量及品质较理想,是最适宜山东滨州黄金梨的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耿伟波 《现代园艺》2023,(5):17-18+21
通过对不同栽植密度果树的树体测量以及果实的产量、质量的测定,发现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各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栽培密度(5m×6m)的树高最大,胸径接近最大,冠幅与最大值仅差10%,果园覆盖率仅次于4m×5m,总体生长效果最好,单果质量最大,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接近最大。从果实的品质来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接近最大值,硬度适中,维生素含量接近最大值,总糖和最大值差异较小,可滴定酸适中,在所有密度试验中表现最佳。综合来看,在新建果园中,这一栽植密度的果实树冠生长较为均衡,产量较为均衡,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义 《北方果树》2023,(5):19-21
作者以晚熟梨品种‘德玉’为试材,分析倾斜屋脊式树形和“V”字形树形对梨树生理生长指标、果实产量和品质、种植效益的差别。结果表明,“V”字形树形的‘德玉’梨果个大小、果实品质和种植效益均高于倾斜屋脊式树形;倾斜屋脊式树形的栽植密度比“V”字形高33%,前期投入成本高,且大小行栽植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用工量偏大,生产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4.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研究在日光温室垄栽行距为15 cm时,不同株距栽植的草莓植株生长、果实品质、产量、产值的差异,以确定红颜在日光温室内栽培适宜的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株距为15 cm的草莓植株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产量高,尤其是前期产量较高,生产效益突出,说明红颜草莓可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高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5.
栽培条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园地选择 园地是果树生长的基础 ,选择海拔较高 ,背风向阳坡地栽培果树 ,有利于果树生长和花芽分化 ;同时 ,由于光照充足 ,果实着色好 ,含糖量高 ,有利于品质的提高。2 栽植密度 适当密植 ,有利于早期丰产 ,在一定范围内 ,栽植密度愈大 ,产量愈高 ;但若栽植过密 ,由于树冠相互荫蔽 ,光照不足 ,果实糖分积累少 ,酸含量高 ,着色不良 ,品质差。故一般不主张高度密植 ,其栽培密度为常规密度的 2~ 4倍即可。3 整形修剪 采用冬、夏剪相结合的修剪方法 ,尤其要注重夏剪。通过修剪使树冠各类枝均衡分布 ,树冠内光照分布合理且充足 ,调节营…  相似文献   

6.
1提高品质技术果实品质的提高是一项综合技术措施,是密度及树形、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等综合技术的体现。1.1 樱桃园建设1.1.1建园密度樱桃园应该建立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灌水良好的地块。为光照良好且便于管理,行距不宜过窄,浅山区一般栽植密度适宜选择株行距3 m×5-6 m。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四川汉源地区的甜樱桃新品种"拉宾斯"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栽植密度(3.5m×4.0m、4.0m×4.5m和4.0m×5.0m)下甜樱桃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4.0m×4.5m栽植密度下,甜樱桃拉宾斯光合能力、产量和果实品质表现最优,4.0m×5.0m次之,3.5m×4.0m最差。该研究结果为甜樱桃新品种拉宾斯在当地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苹果矮化密植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是今后苹果生产的发展方向。关于大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早已多有报导,而小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报导尚不多见。本文介绍了黄太平的四个砧穗组合对树体矮化、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和四个栽植密度对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供各地发展矮化密植栽培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1 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 年根 1 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 7 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 1 m × 3 m、1.5 m × 3 m、2 m × 3 m、0.75 m × 4 m、1 m × 4 m、1.25 m × 4 m 和 1.5 m × 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 2 年,连续 7 年调查 7 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栽植密度下树干粗度和总枝量逐年增加,不同处理间树干粗度无显著差异,第 7 年 1 m × 3 m 和 0.75 m × 4 m 两个栽植密度下树体总枝量超过 140 万条 · hm-2,第 8 年均超过 140 万条 · hm-2。栽植前期(第 2 ~ 4 年)各栽植密度树体短枝比例不断增加,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第 5 年各栽植密度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综合稳产 3 年(第 6 ~ 8 年)树体的枝类组成数据,4 m 行距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 3 m 行距,长枝比例略低。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株行距处理依次为 1.5 m × 4 m(63.87%)、1.25 m × 4 m(61.44%)、2 m × 3 m(61.27%)、1 m × 4 m(59.19%)、0.75 m × 4 m(55.79%)、1.5 m × 3 m(53.67%)和 1 m × 3 m(49.37%);相同栽植株数下,4 m 行距处理低光效(相对光照强度小于 40%)的区域比例显著小于 3 m 行距。比较前 5 年的累计产量,以行距 4 m 和 1 m × 3 m 的最高。综合稳产 3 年的结果情况,大果率(单果质量 > 200 g 的果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以 4 m 行距和 2 m × 3 m 的最高。各栽植密度下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综上,采用 4 m 行距,1 ~ 1.25 m 株距,树体成形快,稳产后树体结构合理,冠层光照充足,低效光区比例少,前期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提高灵武长枣耐贮性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加强田间管理 1.1合理整形修剪规范的修剪能合理调配养分,使树体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幼龄枣园,根据栽植密度,采用小冠疏层形或纺锤形树形进行修剪,合理搭配枝组,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对成龄枣园,修剪重点是采用疏、拉、缩等技术措施随树作形,以利于通风透光和便于采摘。修剪中,严格控制大枝组的密度、角度,通过摘心、抹芽、拿枝等夏剪措施控制新梢长势和数量,提高果实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