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中纤维素含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自1978年引进后,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它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并且在生产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推广的养殖品种。要进一步发展以人工配合饲料强化密养尼罗罗非鱼,首先对尼罗罗非鱼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2.
尼罗罗非鱼全价饲料养殖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尼罗罗非鱼的营养需要,提出尼罗罗非鱼基础日粮配方,与基础日粮配合使用的维生素预混料配方和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构成一套全价性的尼罗罗非鱼用高效饲料配方。研制的饲料在工厂化封闭式内循环水体中单养条件下养殖尼罗罗非鱼成鱼,经过93天的精心饲养管理,饲料系数在1.7天以下,罗非鱼平均规格达到328克,平均净产32.6公斤/米^2。  相似文献   

3.
我国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的遗传渐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5,19(2):105-111
用LKB平板电泳仪,4.4%聚丙烯酰胺凝胶对南京罗非鱼良种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肌,肝,脑,心,眼中的10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未见的多态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是超“纯”的养殖群体,尼罗罗非鱼群体中有20%的尼奥杂交鱼,其体形酷似尼罗,难以肉眼鉴别,由此可见,我国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中已存在遗传渐渗问题,须注意防杂和提纯。在剔除了杂交鱼后,该场尼罗罗非鱼群体的  相似文献   

4.
李江  黄凯 《科学养鱼》2000,(3):40-40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其食性杂、繁殖力强、疾病少,肉味鲜美,颇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且成为我国小水库、池塘、网箱和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品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罗非鱼的营养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国内罗非鱼配合饲料生产提供参考。一、蛋白质和氨基酸有关罗非鱼对蛋白质的需要,学者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较多,不同的研究者所获得的结果差异不大,黄忠志等(1985)利用酪蛋白和植物蛋白分别对3g和4g的尼罗罗非鱼在水温23-28℃下进行试验,蛋白质在饲料中为31%时生长最快;Cruz(1975)试验得出蛋白质适宜范围为20%-30%…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乐 《水产学报》2001,25(1):90-95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优良养殖鱼类,已成为世界笥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我国大陆罗非鱼养殖产量在淡水养殖产量中居第六位,在世界罗非鱼养殖产量中居第一位,罗非鱼类中的主要养殖种类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引入我国已二十余年,这是我国大陆引进鱼关中养殖最成功者。  相似文献   

6.
当前,尼罗罗非鱼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在海水养殖的几年中我们发现由于鱼虱的大量寄生而造成尼罗罗非鱼的大批死亡。两年来,我们对这种海水鱼虱进行了观察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杨弘 《科学养鱼》2006,(5):19-19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为奥尼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尼鱼是指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所得的杂交鱼,由于这两种罗非鱼不同的性别决定机制,使杂交后代雄性率极高,如所用亲鱼纯度较高,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奥尼鱼苗种生产及养殖过程中,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鉴别极为重要,下面就这两种罗非鱼及其杂交后代作一简单形态比较,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繁殖及养殖技术(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弘 《科学养鱼》2006,(1):16-17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利罗非鱼等。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品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极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廖国璋 《水产科技》1997,(2):28-32,34
自50年代以来,我国海峡两岸均从国外引进各种罗非鱼(台湾俗称吴郭鱼)进行淡水养殖。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罗非鱼(包括尼罗罗非鱼、莫桑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种)具有生长快,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和产量高的特点,深受水产养殖工作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国海峡两岸淡水养殖的主要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的营养与饲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料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属鲈形目、丽鱼科,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罗非鱼在我国的养殖分布极不平衡,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较好,罗非鱼养殖,尤其是奥尼鱼的养殖发展迅速,其产量约占当地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0%~40%,成为南方地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一、罗非鱼的营养需要1.罗非鱼对能量的需要量能量不是营养物质,但能量不足或过高都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设计罗非鱼的配方时,必须要考虑到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问题。当饲料中能量不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就会作为能量被消耗掉;而当饲料中能…  相似文献   

12.
广西发展罗非鱼产业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是在80年代引进生长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尼罗罗非鱼以后。进入90年代,随着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生产单性罗非鱼的推广,罗非鱼养殖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已成为广西淡水养殖的主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系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属热带性鱼类,共有100多种,多数产于非洲。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繁殖力强、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特点。目前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吉奥罗非鱼等10多个品种。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6)和尼罗罗非鱼(早)杂交的后代,是中国目前主要养殖的罗非鱼种类。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适宜罗非鱼养殖的区域广阔,罗非鱼养殖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有利条件。本文将奥尼罗非鱼人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套养试验。2005年5月19日放养8cm-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并搭配放养鲢鱼3600尾、鳙鱼900尾和加州鲈1360尾,获得了亩产1439kg商品鱼、亩盈利4938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 尼罗罗非鱼,是罗非鱼属中较优良的品种之一,它除具有本属所共有的特点外,较突出的优点是个体大,生长快,因而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我国除台湾省外,尼罗罗非鱼的养殖,仅仅处于试养阶段,有关它的驯化养殖等方面的技术资料,目前尚少见。我所于1978年7月从非洲青尼罗河水系引进尼罗罗非鱼驯养,并对其养殖生物学、养殖技术等方面作了试验研究。现将1979年尼罗罗非鱼试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尼罗罗非鱼繁殖生物学特点,结合本地区养殖季节,采用驯化养鱼技术,使尼罗罗非鱼在整个养殖中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解决静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繁殖过剩,商品规格小的问题。9.8亩池塘投放春繁平均体重5克的尼罗罗非鱼鱼种132.3公斤,饲养95天,平均亩净产526公斤,每尾平均体重250克,增重倍数40倍,饵料系数1.29。  相似文献   

17.
周小平  郭哲生 《内陆水产》1997,22(10):14-14
尼罗罗非鱼系热带性鱼类,原产非洲尼罗河。我市1981年引进养殖,经过16年的养殖推广,由于尼罗罗非鱼具有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肉质鲜美,上市畅销等优势,因此备受群众欢迎。山区池塘套养尼罗罗非鱼,几乎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条件下,每667m2增产50-60kg,较差的也可亩增产30-40kg。我市钟楼村1993年在一个4hm2的池塘里套养尼罗罗非鱼,于6月17日每667m2放养1000尾1.5cm左右的尼罗罗非鱼夏花苗,经6个月左右饲养,至年终放塘时,平均每667m2收获尼罗罗非鱼近50kg,仅这项措施年增产3000kg。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18.
尼罗罗非鱼饲料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松 《福建水产》1992,(1):67-70,79
前言。目前,我省尼罗罗非鱼的产量占淡水渔业产量的50%以上,因此,如何配制尼罗罗非鱼全价饲料、降低它的饲养成本,对发展我省淡水渔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在配制尼罗罗非鱼的全价饲料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尼罗罗非鱼的营养学方面研究得还很不够,这就难于合理的把游离必需氨基酸添加到价廉但质劣的蛋白源中而达到取得最佳饲料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混合无机盐含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获野珍吉(1979)配方,采用梯度法,研究了尼罗罗非鱼对饲料中混合无机盐的需要量.以试验鱼的增重率为指标,确定了尼罗罗非鱼对饲料中混合无机盐的需要量为3~5%。并提出了罗非鱼对饲料中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以其独特的生物优势,已发展成为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为了解决成鱼养殖过程中繁殖过频、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专家们作过多种探索,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单性养殖法。单性罗非鱼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雄性激素处理法,即在幼鱼的饲料中添加雄性激素,以外源激素促其性转变,雄性率可达80%以上;其二是种间杂交法,即利用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杂交获取全雄鱼种。理论上可获得100%的雄性,实际雄性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