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稀土在马尾松育苗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育苗试验表明:稀土促进了种子发芽,在种子发芽期根长生长增加了1.7%~21.2%,芽长生长增加了15.9%~35.5%,发芽率增加了3.2%~12.2%;稀土对马尾松容器苗生长也有比较好的促进效果,尤其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苗高生长增加了8.0%~67.5%,地径生长增加了11.7%~54.1%,总鲜重增加了15.3%~86.4%,总干重增加了12.2%~75.5%,地上部干重增加了11.6%~69.1%,地下部干重增加了14.1%~94.4%。地下部干重与总干重的比值增加了1.6%~10.1%;同时,还使得马尾松苗木针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20%~83.5%,叶绿素b含量增加了6.3%~22.5%;在马尾松育苗过程中,RE的使用浓度以300mg/L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水杉芽苗移栽后遮阳网覆盖与芦帘覆盖相比较,光照强度可增加30~40%,早春可提高温度2~3℃,防暴雨冲刷作用十分明显,土壤疏松,有利于苗木生长,成苗率提高11.5%,每亩可增产苗0.77万株,苗高增加42.5%,地径增粗17.0%,Ⅰ、Ⅱ级苗增加11.1%,增加收入616元,节约成本206元,节省人工65个。  相似文献   

3.
杨树二耕土施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湖南省围堤湖农场二耕土三年施肥试验表明:在二耕土施肥第一年对杨树树高生长效果不明显,第二、三年施肥效果明显,单施氮肥树高生长增加15%~20%,胸径生长增加18%~20%;氮磷肥配合使用树高生长增加15%~19%的胸径生长增加17%~21%。试验证明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树体内营养元素的平衡,促进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本研究成果对促进二耕土杨树速生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纸浆材优良家系人工林修枝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 a生火炬松优良家系(L—11)示范林进行修枝试验表明:修枝促进了林分生长,修枝3 a后,与对照相比树高生长增加了7.1%~14.1%,胸径生长增加了1.9%~7.4%,单株材积增加了9.98%-29.10%,林分蓄积量增加12.13-26.53 m3/hm2,其中促进林分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修枝强度为50%;修枝降低了火炬松优良家系林木的尖削度,与对照相比,H/D值增加了5.1%~9.5%。  相似文献   

5.
2002年在马尾松残次林下套种红锥、米老排、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7个乡土阔叶树种,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造5年后林分已近郁闭,形成复层针阔混交林,以套种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混交林的土壤渗透系数、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水分入渗和涵养水源效能显著增强,土壤渗透系数和含水量比马尾松纯林分别增加31.8%~45.1%和40.2%~55.1%;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土壤容重降低6.1%~8.9%,总孔隙度提高5.3%-7.8%,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6.6%~20.8%、9.5%-11.5%和12.7%~15.2%;总体而言,以套种枫香、红锥和南酸枣的生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杉木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商品性强等优点,但由于栽培制度及造林技术不当等原因,引起连栽林地生产力逐代下降。 杉木连栽林地生产力下降的原因: 1.林地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是随着栽杉次数的增加而呈现逐代下降趋势。据福建林学院报道,第二代与第一代相比,养分含量平均下降10%~20%;第三代与第一代相比,养分含量下降40%~50%。 2.随着连栽次数的增加,土壤中的蛋  相似文献   

7.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岷江柏木幼林地经过连续4 a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3.6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7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4.1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 cm含水量增加2.46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18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37 g·kg-1~0.55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66 g·kg-1~1.36 g·kg-1,有效氮增加4.5 mg·kg-1~18.5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0~3.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54~0.58mg.100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岷江柏木树高、地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岷江柏木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1.7倍和1.6倍。  相似文献   

8.
蓝桉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进行了历时4年的蓝桉幼林N、P、K不同配比的10种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Eucalyptusglobulus)幼林的生长;其中处理6、9、10增产效果极显著,树高增加16.31%~20.40%,胸径分别增加18.78%~19.21%,材积增加65.04%~70.19%。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施过有机肥的处理10生长始终保持优势;磷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g钙镁磷肥做底肥能使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4.67%、15.87%,每株施215g钙镁磷肥则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1.44%、7.83%;氮肥各水平间无差异,增产效果不明显;钾肥1、2水平间无差异,3水平可能过量,阻碍了肥效发挥。施肥能提高蓝桉生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几个处理依次为6、9、2、10、3产出投入比值均大于对照。综合以上几个因素,N2P3K2为蓝桉幼林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9.
一、阳光宜充足:玫瑰花喜欢阳光,在光照充足条件下生长旺盛,据试验,栽在全光下、半光下和少光下的玫瑰开花是不同的。 二、土壤宜松:玫瑰生长快、根系浅,叶茂花繁,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据测定,在PH值6~7之间生长最好,在碱性土、强酸性的粘土中的生长不好,在栽培玫瑰时一般用砂壤土或壤土加15%~20%的机河沙(即高梁粒大小),加30%~40%的土杂类沤制,经过一伏天、一冬天腐熟,第二年春则可应用。据测验,经常锄地的玫瑰花,比不锄地的玫瑰花多开花30%~40%,花直径大2~3公分。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生长差异显著,容县松、上思松、尤溪松三者之间幼林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容县松,其次是上思松,造林3年后容县松树高、胸径分别达到3.07m、3.51cm,比尤溪松树高、胸径生长分别增加了15.0%、25.8%,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2.5%、31.1%、40.4%;造林2年的宁明松和尤溪松相比,宁明松生长明显优于尤溪松,树高生长增加了16.4%,胸径生长增加了10.1%,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3.4%、40.2%、60.7%;马尾松虽然耐瘠薄,但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分生长影响比较明显,高标准、高质量的马尾松林分需要立地条件的保证;造林密度和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无显著影响,考虑到生产实际,马尾松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0m×2.0m,马尾松容器苗造林整地规格可以适当降低,穴的规格可以采用25cn×20cn×20cn中穴造林或15cn×15cn×10cm的小穴造林。  相似文献   

11.
蓝桉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进行了历时4年的蓝桉树N.P.K不同配比的10种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Eucalyptusglobulus)幼林的生长;其中处理6,9,10增产效果极显著,树高增加16.31%~20.40%,胸径分别增加18.78%~19.21%,材积增加65.04%~70.19%,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施过有机肥的处理10生长始终保持优势;磷肥是蓝安增产的  相似文献   

12.
夏季截梢能促进刺槐苗木地径和振系生长,增加合格苗产量。方法是8月中、下旬在苗高130~160cm处截去苗梢或是对大苗及部分中苗轻截顶梢15~20cm(截梢株率30%~55%),这样能增加合格苗产量12%~19%。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带应用DBOL保水剂营造山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连续三年利用DBOL保水剂对山杏裸根苗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山杏裸根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0.5%~14.5%;(2)山杏幼林高生长量增加41.3cm~53.0cm,地径生长量增加1.83mm~2.05mm;(3)山杏幼树提早15天左右萌动,延迟10天左右停止生长;(4)山杏幼树营养生长增强,生殖生长减弱。  相似文献   

14.
农田防护林是农区造林的主体工程,是农田的“卫士”或“屏障”。 有关资料表明:在林网保护下的农田比空旷地的平均风速降低50%左右,水分蒸发量减少40%左右,春、秋两季的日平均气温增高1~3℃,相对湿度提高4~10%,土壤含水率提高40~70%,生长期延长15~20天,农作物单产增加30~50%,甚至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夏季截梢能促进刺槐苗木地住和根系生长,增加合格苗产量。方法是8月中,下旬在苗高130~160cm处截击苗梢或是对大苗及部分中苗轻截顶梢15~20cm(截梢株率30%~55%).这样能增加合格苗产量12%~19%。  相似文献   

16.
遮阴对印度紫檀苗木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0%、75%和50%不同透光度的阴网进行遮阴培育印度紫檀苗木,以不遮阴为对照,在小苗移植后45,90,210d调查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印度紫檀幼苗期生长不需要全日照,用遮阴网遮阴其成活率可提高40.6~44.2个百分点。用透光度为75%或50%的阴网遮阴较适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7.
林地间种平菇比非林地常规露地栽培菌丝健壮,生长速度快,爬土能力强,现蕾时间可提前3.5d,其子实体菌盖厚、柄短、颜色深,生物转化率可提高40%~60%,对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加速林木生长也有明显促进作用。间种平菇的林地比林下闲置林地,树高年生长量高3cm,胸径大0.2cm,木材蓄积量每667m^2,每年增加0.45m^2。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AM菌根化的两种桉树苗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AM菌对桉树幼苗接种可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在有AM菌存在的情况下,桉树幼苗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对两种桉树幼苗进行青枯病菌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苗比无菌根苗的发病率降低10%~40%,而幼树的高生长可增加12%~39%;AM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外生菌根(即ECM)的效果,其中以AM6008和AM9004菌株的效果最好,而AM3006的效果较差;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AM菌根化的幼苗对青枯病的抗病作用较强,发病率可下降10.0%~17.5%。  相似文献   

19.
不同桉树复合肥基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比了几种不同桉树复合肥(硫酸造粒肥、水蒸气造粒肥、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肥+微生物菌剂、红鹰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1.5年生树高比CK增加9.30%~23.67%;2.0年生胸径比CK增加13.28% ~ 18.96%;2.0年生桉树单株材积比CK增加38.86% ~64.41%.各处理间桉树树高、胸径、材积影响大小顺序均为有机无机肥+微生物菌剂>水蒸气造粒肥>有机无机肥>硫酸造粒肥>红鹰肥> CK.因此,有机-无机肥与微生物的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桉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纯林改造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自然理论进行马尾松纯林改造,每667m2选定20~25株作为母树,采取择伐和疏伐相结合,适当补植阔叶树,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通过间伐强度采取20%、40%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间伐马尾松林分,均能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分抗逆性,有利于土壤改良,其中40%的间伐强度更有利于林分形成混交复层林,提高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