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仔猪断奶周龄及经济效益母猪的妊娠期约为114d左右,仔猪3周龄断奶,则可达到年产2.5胎,按照年产断奶仔猪22头计算,比6周断奶母猪可多得仔猪4~6头。据试验,如果仔猪哺乳期从46d减  相似文献   

2.
1 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数母猪年产胎次数越多 ,产仔数就越多。产胎次数的多少是由怀孕天数、哺乳天数和断奶后空怀天数决定的。前两者是无法改变的 ,只有通过缩短泌乳期 ,缩短仔猪的断奶日龄来增加产胎次数。现在各厂家生产的乳猪料在仔猪出生 7d后就可让仔猪自由觅食。每次可将哺乳期减少 2 0 d。一般在 3~4周龄断奶 ,断奶过早会导致母猪下胎产仔数减少。3~ 4周龄断奶母猪生产能力最高 ,经济效益也最好 ,每头母猪可年产 2 .5胎 ,每年可多产仔猪 5头左右。仔猪提前断奶时准备好小水槽 ,定时饮食 ,在断奶前 2~ 3 d,减少对母猪投放饲料一半…  相似文献   

3.
仔猪3周龄断奶与母猪繁殖利用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母猪由年产不足2胎提高到年产2.5胎左右,同时在不增加总饲料量和总费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增殖仔猪头数,自1980年开始,连续进行了两年母猪繁殖力的小群对比试验,试验组仔猪于3周(21日)龄断奶,对照组仔猪于6周(42日)龄断奶。1983年进行了仔猪3周龄断奶生产示范性的中间试验。 试验证明,在不用任何乳制品及油脂类饲料的条件下,母猪每胎的产仔数、仔猪成活数及生长速度等各项指标,均不受哺乳期长短的影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于3周龄断奶时,母猪可年产2.5胎,每头母猪年产体重20千克的仔猪数,试验组约为22头,对照组约为16头,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3周龄断奶的每头母猪比年产2胎的母猪每年还可增加经济收益90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试验推广了仔猪5~6周龄断奶技术并取得成功。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工厂化猪场的兴起,普遍推行了4周龄断奶技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猪场又开始推行3周龄断奶,业已取得明显成效。13周龄断奶的益处1.1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仔数传统的60日龄仔猪断奶,使母猪完成1个繁殖周期共需181天(即哺乳期60天,断奶至再次配上种7天,怀孕期114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头母猪1年只能生产2胎,即生产20头仔猪(假定平均每胎生产10头);而3周龄断奶,繁殖周期为142天(21+7+114),年产2.5胎,仔猪25头。可见,缩短哺乳期可使母猪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5.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频率的有效措施。近几十年来,国外为仔猪早期断奶曾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已试验成功适合早期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的日粮和人工乳。使仔猪由八周龄提前到三周龄断奶,从而使每头母猪每年可多得仔猪3.8头。  相似文献   

6.
母猪年育成断奶成活仔猪头数和重量是衡量养猪场(户)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母猪群的繁殖力,受到五种因素的影响:①青年母猪比例;②后备母猪留种至配种的时间间隔;③每窝断奶仔猪数;④年产胎数;⑤母猪断奶至淘汰的时间间隔。根据笔者在牧场工作期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经验,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将其贯穿于配种、妊娠、分娩、哺育和断奶的每一过程之中,使之达到每头母猪年产胎数2.1~2.3胎、年育成仔猪数26~28头、10周龄头重达22公斤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美国、西欧国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美国2007年母猪平均年产胎数为2.25胎,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商品猪20.7头。丹麦2007年报道,一头母猪窝产仔猪13.5头,断奶11.7头,  相似文献   

8.
仔猪生后2—6周龄断奶,有利于母猪及时发情配种,可提高母猪的利用率,降低仔猪培育成本。根据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实践证明,仔猪生后4—6周龄断奶是可行的,只要措施得当,一般不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 一、早补料 仔猪早补料是仔猪提早断奶的前  相似文献   

9.
<正>1母猪年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关键指标:窝产活仔数、成活率、年产窝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提高母猪断奶仔猪数,并以最低成本达到同样指标。例如:1头母猪1年需要1吨饲料,加其他费用,饲养成本约2000元。若1头母猪提供20头断奶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成本为100元;若15头,则133元。一个年出栏1万头断奶仔猪的规模化种猪场,假如每头母猪可提供20头仔猪/年,则需要500头母猪;若每头母猪提供16头/年,则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问题成为养猪专业户共同关注的焦点。提升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有利于提升养猪专业户和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1断奶仔猪的生长环境养猪饲养员在饲养断奶仔猪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掌握仔猪的断奶时间,采用灵活多样的断奶方法,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我国仔猪适宜断奶的时间一般为4~5周龄,但不能迟于6周龄,否则不利于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仔猪的饲养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年育成断奶活猪数和体重是衡量养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母猪繁殖力,主要受五种因素影响:一是青年母猪比例;二是后备母猪留种至配种的时间间隔;三是每窝断奶仔猪数;四是年产胎数;五是母猪断奶至淘汰的时间间隔。据笔者多年探索和生产实践,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抓好配种、妊娠、分娩、哺育和断奶等各个生产环节,实现每头母猪年产2.1~2.3胎、年育成仔猪26~28头、10周龄体重达22 kg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制约我国养猪效益的关键指标是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猪数,决定此指标的关键是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和每年生产的断奶仔猪数。养殖发达国家已实现母猪年产30头断奶仔猪,而我国能实现18~20头左右已属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断奶母猪发情的一般规律为:在仔猪断奶后2~7 d(经产母猪2~5 d,初产母猪3~7 d)即可发情配种.然而,生产中很多母猪在仔猪断奶后长期不发情,长者可达2~3个月,其比例可占繁殖母猪的15%左右,个别猪场可达30%以上.由于母猪断奶后推迟了发情时间,减少了母猪的年产胎次,影响了母猪的繁殖能力,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市养猪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般母猪饲养户,常年存栏母猪10头左右,多的达20头以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仔猪早期断奶(4—6周龄)技术普遍应用。但由于管理水平不一,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据笔者在防疫管理和临床治疗中接触的65户(场)981窝断奶仔猪(共日9709头),断奶后腹泻发生率为17.5%,死亡率为2.1%。因此,做好断奶仔猪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仔猪早期断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泉岭垦区养猪一直沿用母猪春、秋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奶的传统饲养方式,平均每头母猪年产仔猪1.8窝左右,生产断奶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也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仔猪早期断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各地已广泛采用早期断奶(≤4周龄)技术.仔猪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年产胎次,提高母猪生产力和栏舍利用率,同时可以弥补仔猪的生长营养需要.但是过早断奶又会因仔猪消化能力和抗逆能力差,造成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下痢、精神状况以及外貌表现不佳等所谓“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为此,既能顺利保证仔猪早期断奶,又能克服其种种弊端,是当代养猪科学与动物营养学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母猪哺乳期大都为40日左右,1头母猪1年产2胎,空怀时间较长,利用效率较低。而1头母猪每年约要消耗500千克饲料,故每头母猪的年产仔猪数越少,成本就越高。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大规模猪场,为了提高母猪年产窝数,常采用仔猪3~4周龄断奶的方法。早期断奶的仔猪在饲养条件不能相适应的情况下,经常会患腹泻等疾病,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这是由于仔猪的消化机能弱、抗逆性差、免疫机制不健全等生理、  相似文献   

19.
前言目前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在我国一些国营养猪场和合资企业开始实施。88年3月至90年2月,我场在美国大豆协会合作下,以50头长白母猪所产1605头仔猪完成了开放式猪舍内实行仔猪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的连续试验。获得结果:仔猪生长仍保持原有水平,母猪年产胎数可提高0.39—0.34胎,年产仔猪数增加4.9—4.3头,母猪淘汰率明显降低。该项成果已在我场种猪生产中全面施行,效益显著。期间还曾对42日龄前仔猪应  相似文献   

20.
1.养猪科学一大改革今天已是一个人饲养50~100多头母猪、每头母猪年产仔猪20头以上的养猪时代。按现代科学养猪的观点,母猪已趋向被看作是仔猪生产者,而不再着重被看作是仔猪养分和免疫球蛋白的供应者。提早断奶可促使把遗传选择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母猪产仔力方面,而可较少注意仔猪初生重和母猪泌乳力。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年断奶仔猪数来评价的,而年断奶仔猪数主要由年产仔胎数、窝仔数和育成率所决定。又因仔猪断奶日龄对母猪的年产仔胎数起很大影响,所以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通过早期断奶以增加年产仔胎数,从而提高年产仔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