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彭阳县北部干旱区抗旱造林综合示范区造林技术进行总结,包括荒山抗旱造林技术、荒沟抗旱造林技术、地埂抗旱造林技术、道路绿化抗旱造林技术、经济林建设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生态环境要求,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对生态环境下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抗旱节水造林中的应用,阐述了水土保持抗旱造林与菌根化育苗造林技术措施,以期为节水抗旱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事业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林业工程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为社会提供森林资源,同时帮助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对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目前来看,林业工程对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十分深入,需要通过抗旱造林技术加强林业工程建设,并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但就实际情况看,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能给林业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重点围绕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祁连山东端抗旱造林中,针对常见的几种造林立地类型,采用不同整地季节及造林季节等造林措施进行造林试验,经研究和分析选择出适宜于祁连山东端山区造林的造林方式、方法和措施,为今后采取适当的抗旱造林技术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不同覆盖技术,进行综合试验,努力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为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造林技术,确定在大通县青山乡龙卧尕庄阳坡建立抗旱造林科技示范点48hm^2。本文通过不同覆盖技术对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技术探讨,旨在为我县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桉树造林与造林效益的提升方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桉树造林事业日益得到发展,在增加人民收入和壮大林业产业两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就当前桉树造林的技术分析、病虫害管理、造林效益的提升三个方面做出探究,希望能够对桉树造林技术的发展、对桉树造林效益的提升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树种筛选、整地方式选择、抗旱新产品应用、技术组装配套等方面入手,对不同树种抗旱造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总结,对青海省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造林生产需要大量移植栽培新苗木,新苗木因根须系统还不完善,往往缺乏良好的水分吸收处理能力,不易成活。通过使用抗旱造林技术,能够达到充分利用可用水分的目的,提高苗木成活率,对造林生产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抗旱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正确使用抗旱造林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文中对旬邑县的基本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就旬邑县主要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以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干旱或荒漠地区造林,降雨稀少,风多且风大,加之人力、物力的贫乏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采用保水剂、保水剂 地膜、保水剂 地膜 生根粉等几种抗旱技术,对臭椿的土壤含水量、生长情况、叶含水量及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地区造林中应用这些抗旱技术,与对照相比,均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叶含水量以及促进臭椿的生长,其中保水剂 地膜 生根粉综合技术处理的效果最好,保水剂 地膜处理的次之,最后是保水剂处理。干旱或荒漠地区采取有效的抗旱栽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造林绿化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东霞 《乡村科技》2023,(16):131-133
植树造林是改善地区气候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植树造林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树木栽植后成活率较低。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大草滩林场公益林建设项目地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是影响当地造林成效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抗旱造林实践,总结大草滩林场抗旱造林中应用的造林技术和抗旱技术,旨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林业稳定、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重德县干旱阳坡地占山地总面积的71%以上,是绿化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研究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造林技术,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些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形,选用不同的造林树种,采取相应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试验,并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相关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娜  陈渊 《新农业》2023,(1):57-59
社会项目结构中,林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其创造的经济利益比较高,同时还可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产业与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的效能使得新时期要加强改革林业工程,应用先进技术推动林业工程,尤其是抗旱造林项目。现阶段,我国植树造林工作受干旱与水土流失等各项因素影响。此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这些地区造林成活效率,林业项目建设中应用相关抗旱造林技术,为干旱地区更好地进行林业工程抗旱造林项目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基于此,针对干旱地区林业项目抗旱造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从几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干旱,在我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河南北部太行山区,土薄石厚,干旱少雨,造林成活难度很大。为此本文就对一些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应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宁夏南部山区抗旱保水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抗旱保水造林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及土壤含水率,促进林木生长,降低造林成本。建议大力发展抗旱保水造林技术,广泛应用保水剂造林,生根粉蘸根造林,使用覆膜、套袋造林。  相似文献   

16.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对目前推广应用的各种抗旱造林技术的组合,进行针对不同树种的综合配套技术抗旱造林试验,总结出不同树种的最佳抗旱造林技术模式,以指导造林绿化工程,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7.
文中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树种选育以及节水抗旱造林、灌溉、栽后管护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为干旱地区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抗旱造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兴隆县抗旱综合造林技术措施[1]在造林中应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阐明了该技术措施在该地区造林工作中产生的巨大效益,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旭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71-72,119
辽西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森林覆盖率不高,生态环境脆弱.该文以干旱地区造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包括树种选择、整地、育苗、造林及抚育等之内的造林技术,为提升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固原市原州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抗旱造林技术,包括整地、造林、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固原市原州区干旱山区抗旱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