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博兴县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打渔张渠首水库,难以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受水区之一,博兴县积极实施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兴建水库,保障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博兴县打渔张渠首水库是该地区十分重要的蓄水水库,在防洪、泄洪和抗旱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博兴县打渔张渠首水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管理因素,导致了博兴县打渔张渠首水库大坝防渗功能逐渐减弱,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加固工作。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博兴县打渔张渠首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和实现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高博兴县打渔张渠首水库大坝防渗能力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国家对淅川县林业生态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护源头水质,淅川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基于此,通过对淅川县林业产业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淅川县林业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悠悠丹江情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接合部,八百里丹江横贯全境。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上马,这里作为中线工程渠首(源头)所在地,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南阳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是国家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探索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产业结构路子不仅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淅川县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以及人粪尿、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制约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城乡饮用水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淅川县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县、源头县、库区环境优化及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淅川县是农业大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仍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位居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的河南淅川县围绕科学发展和南水北调的生态要求,提出用生态立县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淅川初步显现出"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产业规模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研究其对工程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盐动态的影响,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选择了江苏境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之一的徐洪河进行典型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以综合考察和典型地段土壤详测相结合,以水盐平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在综合分析影响水盐动态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后本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的发生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培霞 《河南农业》2011,(12):37-37
淅川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是南水北调的水质核心区。近年来,围绕着“一库清水送京津”的目标,大力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生态农业,既保持了一库清水。又为国家大型企业——福森药业集团提供了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对该县石漠化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农村能源、农田水利水保、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方面提出了治理石漠化的植被恢复和综合治理措施,以期对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淅川县国家级公益林固土保肥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做好源头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顺利实施的保证。本文通过对淅川县国家级公益林固土保肥效益的计算,提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分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展现状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重要水源地,目前全市正在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面临着保生态、调结构、转方式的艰巨任务。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提质增效,2013年底,南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机产品"的重大战略决策。3  相似文献   

12.
淅川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省首批扩权县。全县总面积28万公顷,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00个村、20个社区, 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万人。  相似文献   

13.
淅川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省首批扩权县。全县总面积28万公顷。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00个村、20个社区.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万人。  相似文献   

14.
对南水北调工程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认为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应选择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和工业产业,并提出了促进陕西水源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淅川县是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地,渠首位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境内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占水库总面积的48.2%,承担着"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要政治任务,确立以生态保护为主线,以渠首水源地高效经济示范区为载体,牢固树立"水质至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淅川县农业局领导班子和农业科技人员围绕这一发展理念,如何破解农业发展和确保水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认为发展绿色有机粮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豆类为主的秋作物生产和优质、有机小  相似文献   

16.
淅川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是南水北调的水质核心区。近年来,围绕着"一库清水送京津"的目标,大力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生态农业,既保持了一库清水,又为国家大型企业——福森药业集团提供了优质原料。在金银花的生产实践中,有许多为害金银花生产的病虫害,尤其是白粉病、褐斑病、蚜虫、红蜘蛛、尺蠖等为害  相似文献   

17.
<正>闫虎成,1962年生人,共产党员,河南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河南星火计划带头人、河南省支柱产业致富标兵、河南十大杰出青年,河南淅川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浙川县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浙州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淅川县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重要水源地,拥有淅川乌骨鸡、南阳黑猪等珍贵畜禽遗传资源,占全省29个畜禽遗传资源的7%,其中淅川乌骨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加强这些"笨鸡、笨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邓州市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中部偏西地区,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全市辖28个乡(镇、办),耕地面积253万亩,是一个县级农业大市。2016年,邓州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规模化土地流转,先后在孟楼、林扒、构林、十林、杨营、穰东等乡镇整建制流转土地35万余亩,吸纳了省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公司和本地种植大户50余家参与规模化经营(其中万亩以上4家、千亩以上19 家),  相似文献   

20.
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重要粮仓和产业基地,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拥有肥沃的土地,较为充足的淡水,农业基础良好,发展生态农业的潜力巨大。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农业带来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对荆门市种植业、土壤资源利用、水资源、生物资源及渔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以图表的形式详细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适应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变化,加快推动荆门生态农业发展,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南水北调的优势资源,科学规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着力增强生态农业效益,推动农业向生态绿色方向发展。具体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农业区域布局,治理化肥、农药、地膜污染,开发利用农业农村废弃物,加大治理水土流失力度,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安全性、持续性和高效性,促进荆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