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预处理、温度等因素对设施栽培葡萄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以设施栽培的不同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不同预处理后进行不同温度的热风干燥,测定失质量率、含水率、色差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5种不同预处理温度、4种烘干温度条件下,不同设施葡萄品种的失质量率、最终含水率、总色差值在烘干期内变化不同。预处理温度和烘干温度差距、不同的设施栽培葡萄品种,影响葡萄干在烘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形状、预处理、温度等因素对果蔬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以韭菜、葫芦、黄瓜、茼蒿、毛白菜为试材,采用不同形状、不同预处理后进行热风干燥,测定失质量率、含水率、色差等指标变化。结合果蔬的加工特性,比较不同的果蔬品种,综合分析结果,采用不同形状、相同干燥温度和时间条件下,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的5种果蔬经热风干燥后,果蔬的失质量率、最终含水率、总色差值在烘干期内变化不同。结果显示,韭菜在25℃条件下,预冷2 h,50℃烘干14 h,至完全干燥,较好保持韭菜干的品质;茼蒿和毛白菜在20℃条件下,预冷2 h,50℃烘干14 h,至完全干燥,较好保持菜干的品质;黄瓜自然阴干2 h,50℃烘干14 h,至完全干燥,较好保持菜干的品质;在预处理温度和烘制温度一定的情况下,葫芦的切分形状对热风烘干制品的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南疆水晶蜜瓜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以南疆水晶蜜瓜为试材,采用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前处理、预处理后进行热风干燥,测定失重率、含水率、色差等指标变化。结合果蔬的加工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经热风干燥后,分析果蔬的失重率、最终含水率、总色差值在烘干期内变化的不同。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对热风烘干制品的品质影响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的水晶蜜瓜,烘干过程中,瓜干失重率、含水率变化略慢,较好地保持瓜干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包装方式,通过对不同品种哈密瓜热风干燥制干常温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的测定,确定对不同品种哈密瓜干品质保持效果较好的包装方式。以不同品种哈密瓜(西州密21号、西州密24号、WT1499、WT1489)为试材,经热风干燥后,采用充气、真空充N_22种不同的包装方式并在常温下贮藏,每隔15 d测定瓜干的色差、失质量率等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州密21号哈密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9%,干燥温度55℃,盐水预处理、真空充N_2包装能减缓哈密瓜干货架期失质量率变化;WT1489哈密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8%,干燥温度40℃,盐水预处理、真空充N_2包装能减缓哈密瓜干货架期颜色变化,从而减缓哈密瓜干贮藏品质的衰变。  相似文献   

5.
以设施老汉瓜为试材,采用不同成熟度、前处理、预处理温度后进行干制,测定含水率、失重率、色差等指标变化。相同的干燥温度、时间条件下,6个成熟度、2种不同的前处理、5种预处理温度的设施老汉瓜的失重率、最终含水率、总色差值在干制期内变化不同。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设施老汉瓜,干制期的预处理温度、前处理和烘制温度差距,影响老汉瓜在干制过程中水分的散失。采用不同处理方式至完全干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的设施老汉瓜,瓜干失重率、含水率、瓜干总色差值ΔE变化略慢,较好地保持瓜干的品质,适宜于老汉瓜的加工。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风干燥技术,结合促干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杏的干燥效率,提升杏干的产品品质。研究促干剂质量分数、浸渍处理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树上干杏干燥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价及水分为考核指标,确定适宜鲜杏干燥的条件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促干剂质量分数为2.28%,浸渍时间40 s,干燥温度55℃时,干燥时间32 h时,树上干杏的干燥效果最好,色泽均匀呈黄褐色,口感酸甜。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然干燥(15℃)、热风干燥(45℃、55℃、65℃)、流化床干燥(45℃、55℃、65℃)对初始湿基含水率21.2%的稻谷进行降水处理,选取适当水分间隔测量稻谷导热系数和爆腰率,得到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拟合曲线、导热系数与爆腰率的拟合曲线,并对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都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干燥工艺影响稻谷降水速率,产生不同爆腰率,改变内部结构进而影响导热系数测量值。随爆腰率增大,导热系数呈非线性递增。流化床干燥对稻谷导热系数测量造成的影响大于薄层热风干燥。低温薄层热风干燥稻谷的导热系数最接近自然干燥处理值。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分析预干燥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温度3个因素对火龙果膨化产品色泽、硬度、脆度和复水比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分得到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预干燥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温度3个因素对产品的色泽、硬度、脆度和复水比均影响显著。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预干燥含水率10.23%~20.56%,膨化温度90.68~100.23℃,抽空温度55.69~65.23℃。  相似文献   

9.
恰玛古脆片不同干燥方式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确定恰玛古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以新疆柯坪县恰玛古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切分尺寸、不同前处理方式(热烫、冷冻、冷藏)试验,以及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联合干燥试验;通过对比恰玛古在不同条件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水分活度、色差、膨化率、感官评定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干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切分方式为片,热烫处理为6 min;冷藏处理较冷冻处理好;联合干燥方式失水速率较其他2 种方式快,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值都较低,色泽也较好,膨化率也较高。最终确定恰玛古最佳干燥工艺为:热风干燥温度45℃ 微波真空干燥1 kW 10 min,此时水分含量为7.74%、水分活度为0.19、色差L*69.4,a*4.2,b*21.0、膨化率14.80%、感官评分85。产品酥脆,色泽金黄,口感微甜。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辣椒干燥机热风系统温度不稳定及温度控制困难等问题.依据辣椒的干燥特性设计了一种热风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辣椒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对热风温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在恒速干燥阶段配入冷空气、降速干燥阶段收集恒速干燥阶段尾气并配入新鲜热空气的方法.实现辣椒干燥机中热风温度的准确调控,降低干燥能耗。结果表明:设计的辣椒干燥机热风系统控制的热风温度平均值与预设值的差值仅为±3.5℃,辣椒干燥的平均含水率为13.98%,色泽的α值平均为31.4,热风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其性能可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葛根为原料,采用制片、干燥、粉碎等工艺制备葛根全粉,以全粉的碘蓝值、色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护色剂、护色时间、蒸煮时间和热风干燥温度对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温度是影响碘蓝值的主要因素;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护色剂及质量分数为0.35%柠檬酸和0.30%焦亚硫酸钠,护色时间60 min,蒸煮时间16 min,烘干温度60℃。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干燥条件对稻谷的降水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洞道式(厢式)干燥机,用不同的干燥温度和风量对稻谷进行干燥,绘制得出干燥速率曲线,并测定了干燥前后的爆腰率、出糙率、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风温度高的试验中的稻谷降水率要高于热风温度低的试验;风量大的试验中的稻谷降水率要高于热风风量低的试验;稻谷的平均干燥速率总的趋势随着热风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着热风干燥温度的提高,稻谷的爆腰率有比较明显的增大趋势,脂肪酸值随热风温度波动变化,出糙率随热风温度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泵-热风联合干燥对新鲜红薯叶进行处理,探讨漂烫预处理和干燥条件对红薯叶片品质特性的影响,从而获取低能耗、高品质的红薯叶干制品。采用POD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来确定最佳的漂烫预处理条件,并利用复水率、色泽、干燥时间等指标,以及感官评价加权手段来综合评价红薯叶热泵-热风联合干燥过程。结果表明,当漂烫温度90℃,漂烫时间70 s时POD酶活性较低,叶绿素含量最大。该处理条件下,红薯叶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最佳参数为热泵温度45℃,热泵风速1.0 m/s,热风温度60℃,此时获得的红薯叶干制品色泽、感官等指标较好,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热风、真空、微波3种干燥方式处理铁棍山药,用静态称质量法测定铁棍山药在10,20,30,40℃下,水分活度为0.2~1.0的平衡含水率,并绘制等温吸附曲线。选用6种吸附模型对铁棍山药的吸湿数据进行拟合比较,以模型的均方差、残差平方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平方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的铁棍山药,其平衡含水率均随水分活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水分活度下,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铁棍山药的平衡含水率均高于微波干燥铁棍山药的平衡含水率。GAB和Peleg模型适用于模拟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后铁棍山药的等温吸湿规律;Peleg模型适用于模拟微波干燥处理后铁棍山药的等温吸湿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库买提杏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采用自然晒干和40 ℃、60 ℃热风干制这3种方式对库买提鲜杏进行干制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鲜杏和3种方式制干过程中的杏干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保留指数法定性。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杏干香气成分和含量影响显著,60 ℃热风干制的杏干共检测到香气成分25种,40 ℃热风干制和晒干的杏干均检测到香气成分29种。影响杏干香气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综合对比3种方式制干,60 ℃热风干制的杏干香气成分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低,40 ℃热风干制和晒干比较香气成分接近,且相对含量较高。综合评价认为,40 ℃热风干制为鲜杏较优干制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杏子热风真空组合干燥的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杏子切瓣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热风真空组合干燥研究,探究了各因素对杏子干燥时间和复水比的影响;运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极差分析得出了4种因素对干燥时间和复水比影响的主次关系;方差分析表明4种因素对干燥时间和复水比均有显著影响(p值均小于0.05);多重分析比较得出杏子最佳组合干燥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70℃,中间转换点含水率30%,真空温度70℃,相对真空度0.08 MPa。  相似文献   

17.
将新鲜黄花菜采用自然晾干、干燥箱烘干(60、70、75、80 ℃)和真空冷冻干燥(75 ℃)进行干燥处理,分析干燥过程中黄花菜质量的变化,计算含水量、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对比干燥结果。结果表明:晾干工艺依赖天气情况,晴天时室内外高温低湿环境会加速黄花菜的干燥速率,雨天时室内外低温高湿环境会降低黄花菜的干燥速率,但干黄花菜的品质最佳;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效率最高、干黄花菜颜色较好,但能耗大,投资成本高;干燥箱烘干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烘干效率由低到高依次是60、70、75、80 ℃,但80 ℃高温烘干会导致黄花菜褐色加深。综合考虑在保障黄花菜的品质、降低预算的情况下,推荐75 ℃干燥箱烘干为黄花菜的适宜烘干工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干燥速率曲线测定装置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初始水分和热风风量对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根据干燥情况绘制出干燥速率曲线,并拟合出稻谷薄层干燥方程,并测定干燥前后稻谷爆腰率、发芽率、脂肪酸值以及粘度的变化情况.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风温度升高,干燥速率增大;随着热风风量增加,干燥速率增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干燥条件为温...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挤压膨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萌动苦荞色泽、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复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萌动苦荞的麦芽颜色变化最小;热风70℃干燥时复水率最低;不同干燥方法对萌动苦荞中的黄酮含量均有影响,微波高火干燥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干燥方法。为萌动苦荞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山药为原料,研究了喷雾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生产山药粉的加工工艺,对影响喷雾干燥、热风干燥效果和山药粉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山药粉喷雾干燥、热风干燥出粉率和产品品质影响最大的几个主要指标的单因素试验,选取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加工制取的山药粉品质比热风干燥制取的较好,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