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选择几种可以替代高毒农药的最佳药剂,并针对几种不同药剂采用不同的施药浓度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药效试验,明确几种药剂防治棉铃虫的最经济的用药量,为农药合理利用、提高防效、减少农药污染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由于棉农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使棉铃虫抗性成倍增长,特别是菊酯类农药已失去了虚有的效力。如何协调农药和改进防治方法,是防治抗性棉铃虫的关键。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介绍几点防治抗性棉铃虫的体会,供棉农参考。 1.农药中加增效剂。由于长期使用某一农药品种,棉铃虫抗性增强,防治时在农药中加入增效剂可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棉铃虫是花生作物上一种重要害虫,每年2代、3代、4代常发。棉铃虫危害花生造成大量叶片花叶、缺刻,影响光物质形成,产量损失较大。每年防治棉铃虫次数在3-4次以上,防治成本和农药用量居高不下。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降低环境成本压力,通过在防治花生棉铃虫时加入不同浓度甲基化植物油农用助剂,可减少农药正常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明光市古沛镇将植保无人机用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中,最终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小麦病虫草害防治装备相比,植保无人机提高了病虫草害防治功效,减少了农药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
彭家曙 《农技服务》2012,29(1):53-54
进行了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和三唑磷复配后,对棉花棉铃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阿维菌素均有所提高,建议在田间防治棉花棉铃虫时,使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或三唑磷复配制剂,既可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棉铃虫对棉花危害越来越大,棉铃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在此机前提下,我国主要采用药剂方式来防治棉铃虫,从而减少棉花生产的损失,提高棉花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棉农收入情况,同时减少农药等物质对土地等的破坏程度,维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植保无人机和助剂是否可提高农药对赤霉病防控效果, 以及为大田防控小麦赤霉病筛选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助剂可显著提高各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作用;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效果优于担架式喷雾器和人工喷雾等传统方式;农药添加助剂并使用无人机喷药组合下, 小麦赤霉病发病最低。因此, 利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是可行的, 这为大面积推广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试验支撑。小麦扬花初期防治1次, 在黄熟期前的调查结果表明, 供试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 仅防治1次的效果差异不大, 需增加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试验使用迈飞、农健飞、奇功喷雾助剂,在小麦中后期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防治病虫害2次,研究不同农药用量添加不同喷雾助剂对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减量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迈飞、农健飞、奇功喷雾助剂均可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其中奇功效果最好;小麦抽穗期施药效果优于灌浆期施药效果;人工用水量30 kg/亩的喷雾效果优于植保无人机用水量2 L/亩的喷雾效果;飞机专用助剂迈飞、农健飞相比,农健飞效果优于迈飞,但农健飞的效果仍不理想,还需进一步试验探索,生产中推荐使用奇功。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植保无人机防治烟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人机农药喷洒效率率是人工的31倍,相对于电动喷雾器作业防效提高7.03个百分点。无人机喷洒均匀,药液覆盖度趋势为顶叶上二棚叶腰叶下二棚叶。从药液分布情况来看,无人机可满足植保作业的喷洒质量,作业均匀性、穿透性优于人工作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性能、效果和农药利用率以及飞防助剂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药剂,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方式,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加入飞防助剂的处理防效优于未加入的防效,加大药液量有助于提高防效,药剂减量飞防防效明显低于不减量使用的防效;水稻未发生药害现象。[结论]与人工喷雾相比,采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有效地减少了药液用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菜生产必需实现全程机械化和轻简化,其中包括产中作物管理。2016年3月18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在湖北麻城主办了油菜菌核病飞防技术研讨会,现场示范了无人机喷药防治油菜菌核病技术。试验表明,与传统人工喷药防治相比,防治成本减少1/2左右,防治效果平均提高21%以上,减少农药10%以上,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是一种分布广泛,并且对农作物有巨大危害性的害虫,若不加以控制容易造成大面积危害乃至作物减产。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害,该文对乌拉特后旗棉铃虫危害特点及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介绍了当地采取的清理田园降低蛹虫基数,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诱集驱虫,农药、生物、人工防控技术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希望为今后棉铃虫的防治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多旋翼无人机在农药喷洒,病虫防治等方面具有普通人工防治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熟练操作多旋翼无人机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操控练习,同时,多旋翼无人机属于精密机械,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飞行原理以及日常维护知识。  相似文献   

14.
由于棉铃虫具有暴食性,发生危害重,同时对农药具有较强的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为了控制棉铃虫危害,降低生产成本,在防治上必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10亩水稻,人工喷洒农药需要4-5次,无人机施药仅需3-4次,农药单次用量可减低10%以上,防治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以上……"这些数据让植保无人机的优势显现了出来。航空植保能否代替人工施药?效果能否达到预期?能否减轻农户的负担……这些疑问让人们对无人机植保有了更多的期待。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十分注重农业综合植保服  相似文献   

16.
病虫草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过去人们主要采用手动式喷雾药器开展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不仅作业效率较为低下,还容易威胁到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植保无人机开始逐步应用于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实践中,人工喷施农药的安全性、效率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要加大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力度,改善病虫草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1 改进施药技术,变常规喷雾为隐蔽施药1991年用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内吸性有机磷农药涂茎和滴心防治棉蚜、棉铃虫,既有效地控制棉虫为害,又减少了用药量,降低了成本,保护了天敌,还能兼治其他棉虫。临晋、嵋阳等地试验表明,氧化乐果缓释剂涂茎防治苗蚜,12小时防效达70%,24小时防效达94%,较常规喷雾防效提高10%,亩减少投资0.8元;张吴乡农科站用久效磷滴心防治二代棉铃虫,防效达89.3%,比用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效提高16%。2 筛选对路农药,合理应用混配农药有机磷、菊酯类农药的连年使用,使棉虫抗药性剧增,再用这些药物已不能控制  相似文献   

18.
转Bt基因棉的抗虫特性和棉铃虫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徽两大棉区对多个品系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抗性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抗虫棉能很好地控制棉铃虫为害 ,减少农药的使用 ,不影响捕食性天敌的发生 ;并讨论了在种植抗虫棉基础上的棉铃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低空喷洒施药是一项适应现代农业、现代植保需求的新型技术,国内外实践证明,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业植保,技术非常成熟、效果十分显著。东港市作为水稻生产大县,引进和采用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可以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从人工地面防治变为无人机空中防治,高效安全,节省农民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辽宁省东港市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的优点,最后分析了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技术推广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吴晓琴  孙斌等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4):488-488,496
棉铃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单纯的化学防治已难以控制棉铃虫的暴发成害 ,加之目前市场上高效杀虫、杀卵剂不多 ,如何有效地控制棉铃虫危害 ,已成当务之急。采取综合防治的手段在 7月成虫羽化盛期 ,用黑光灯诱杀成蛾 ,可减少田间落卵量80 %以上 ,整个棉铃虫发生期间 ,黑光灯控制区域较非灯控区域减少药物防治 8~ 10次 ,单位面积节约农药成本 6 0 0~ 75 0元 /hm2 ,减少投工成本 75 0~ 90 0元 /hm2 ,共计节约成本 15 0 0元 /hm2 。无为县河坝镇的成功经验证明 ,采用改进组装型黑光灯在田间大面积诱杀棉铃虫成虫是一种控制棉铃虫危害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