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尔勒市棉田苗期病害有立枯病,虫害有棉蓟马、棉蚜、棉叶螨等,本文介绍棉田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棉花从棉苗出土到吐絮的整个生长过程都能受棉蚜的危害,但对棉花造成为害的主要是苗蚜和伏蚜,在棉花苗期和蕾铃期是危害的重要时期.棉蚜危害棉花时常成群集中在棉花嫩叶的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严重时叶片皱缩卷曲.棉花苗期受害,植株矮小,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棉苗停止生长.蕾铃期受害,叶片背面布满棉蚜,棉蚜取食时排除大量蜜露,使叶片油腻发亮,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棉株早衰,蕾铃大量脱落,絮期棉蚜发生易造成糖浆花影响棉花品级.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枯萎病等,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里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但其中又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多种病害混合发生。苗期病害造成了烂籽、烂芽、烂根、茎腐,严重时出现死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枯萎病重发区如气温骤升,棉花因维管束发生病害而极易引发青枯死苗。我区棉花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鼠、棉蓟马等,其中以棉蚜危害比较重,常因防治失时或用药不当造成棉苗大面积卷叶,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棉苗枯死,地老鼠发生严重的棉田,常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率在10%左…  相似文献   

4.
高巧60%悬浮种衣剂防治棉花病虫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和蓟马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刺人嫩叶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被害叶片细胞受到破坏,生长不平衡;蓟马用锉吸式口器取食,受害棉株发育成无头株或多头株。  相似文献   

5.
昌吉州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虫害重于病害。主要虫害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蓟马等,病害主要有苗期立枯病、枯黄萎病等。详细介绍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并分析发生原因,以促进棉花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害彩色棉种植的虫害主要有:棉蚜、棉红蜘蛛、棉蚜、棉蓟马、棉铃虫等,如防治不及时将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棉花生产中期管理指导,根据不同棉区生产情况和特点,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各地应结合当地气候变化、棉苗长势等实际情况,科学管理,力争夺取今年棉花优质高产。西北内陆棉区根据气候预防棉蚜虫等虫害北疆4月下旬至5月低温雨水天气连续发生,导致棉苗生长发育缓慢,棉田补种、翻种较多;南疆部分棉田遭受大风、冰雹灾害,棉蚜虫、棉蓟马等虫害偏重。结合当前棉花生长情况和气候特点,提出指导意见:肥水。苗期后第一次浇水宜在初花时期,随后采取周期性滴灌,6-10天滴灌一次,亩灌量为25-30立方米。根据土壤肥力、棉花长势、目标产量,每次随水亩施棉花专用肥或尿素、磷酸铵混  相似文献   

8.
尉犁县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棉花从子叶期到1一2片真叶期,容易感染各种根部病害,引起根部和茎部腐烂,严重时病苗萎蔫死亡,甚至毁种重播。尉犁县棉花苗期常见的病虫害需要及时防治,以免棉花減产。苗期常见的虫害有:棉蚜、棉叶螨、棉蓟马等。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的生长周期长,从春到秋遇到的病虫草害也比较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们潜心研究出一套环保、经济有效的棉花病虫草害全程综合防控技术。1苗期病虫害及防治棉花苗期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红腐病等,但以立枯病和炭疽病发生比较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而且这些病害往往是混合发生。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蚜、蓟马、红蜘蛛,这些害虫吸食棉花汁液,造成棉苗卷叶、失绿,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泌阳县是传统的老植棉区,农民有种植的习惯,但棉花虫害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经调查研究,将棉田虫害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集成,指导农民有的放矢开展防治。泌阳县棉田的主要虫害有棉铃虫、棉盲蝽、棉蚜、棉造桥虫。1棉花虫害的为害与发生规律1.1棉铃虫棉花蕾铃期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虫取食棉花嫩叶、蕾、铃为害。造成叶片被吃成孔洞,蕾铃大量脱落,青铃污染烂铃。一般年份减产达10-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可达  相似文献   

11.
棉蚜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转基因棉田伏蚜基数时期防治伏蚜对其他害虫兼治作用。6月底7月初是棉花伏期蚜虫的发生基数时期,此时对棉蚜的防治,能有效控制和推迟8月中下旬蚜虫发生量,减轻危害。并且对棉蓟马兼治作用超过80%。对棉蜘蛛兼治作用达60%左右,有效控制蕾铃后期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2.
蚜虫多年来一直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从棉花出苗到棉花吐絮一直受到蚜虫的危害。棉蚜分布于棉叶背面、嫩头组织和花蕾上,以其刺吸口器插吸食汁液,造成棉花叶片畸形卷缩,叶片失绿,破坏了棉花的正常代谢,严重可使植株矮小、叶片变小、根系缩短、现蕾开花推迟,蕾铃数减少,导致棉花减产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棉花虫害(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在棉田危害时间长,繁殖速度快,世代交替发生,但防治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防治技术不到位。 1存在问题 1.1防治药液量不够 棉花苗期,害虫防冶要求药液量达到15—30kg/667m^2。随着棉花生长,棉株生物产量增加,施用药液量应相应地增加。但实际生产中,农民打药时仍然按苗期的喷药量施用,由于用药液量不够,影响虫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单作棉田、杏棉间作棉田(东西)和杏棉间作棉田(南北)棉花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方法]2008~2009年5月中旬~8月中旬定期系统调查各类棉田节肢动物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全株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杏棉间作棉田牧草盲蝽和棉叶螨发生量轻于单作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 G)中度发生时(2008年),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显著性高于杏棉间作棉田;棉蚜轻度发生时(2009年),三类田无差异.杏棉间作对棉蓟马(Thrips tabacci L.)发生量影响不大.棉蚜轻度发生年份(2009年),间作田和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但间作田瓢虫和食虫蝽较多;棉蚜中度发生年份(2008年),单作棉田由于棉蚜数量较多,瓢虫和食虫蝽也较多.2 a中间作田棉花上的蜘蛛数量均多于单作棉田.杏树走向对棉叶螨的发生有影响作用,棉间杏田(南北)棉叶螨量高于棉间杏田(东西),但对棉蚜、牧草盲蝽和棉蓟马发生量影响不大.[结论]杏棉间作不利于棉花上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和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 K)的发生.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棉花叶片,影响棉花正常生长。本文以河北省棉花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棉花虫害的具体特点入手,着重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棉蚜的发生与防治 1、棉蚜是棉花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过去以苗期为害为主,现在蕾铃期为害也非常严重.棉蚜以成蚜、若蚜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破坏组织细胞,使叶片萎缩变形,造成卷叶或发黄脱落,甚至死苗.苗期受害造成叶片减少,植株变矮,生育期推迟;伏蚜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油腻满株或使棉株脱落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蚜虫多年来一直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从棉花出苗到棉花吐絮一直受到蚜虫的危害。棉蚜分布于棉叶背面、嫩头组织和花蕾上,以其刺吸口器插吸食汁液,造成棉花叶片畸形卷缩,叶片失  相似文献   

18.
一、棉蚜的发生与防治 1、棉蚜是棉花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过去以苗期为害为主,现在蕾铃期为害也非常严重.棉蚜以成蚜、若蚜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破坏组织细胞,使叶片萎缩变形,造成卷叶或发黄脱落,甚至死苗.苗期受害造成叶片减少,植株变矮,生育期推迟;伏蚜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油腻满株或使棉株脱落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9.
蒜棉间作两熟栽培是一种高效栽培方式。近几年,山东省棉花大蒜套种面积稳定增加,已成为山东省棉田高效种植的主要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大蒜生长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大蒜素,对棉花苗期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减轻了棉蚜危害。棉花产量、质量与纯舂棉基本相当,多收一季大蒜,棉田综合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及气候的变化,棉田害虫发生愈来愈严重,莫索湾垦区棉田棉叶螨、棉铃虫、棉蚜交替猖獗危害,不仅造成棉花减产,而且导致棉花品质下降,给棉花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本文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总结莫索湾垦区棉田三大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为棉花增产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