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就国内石油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探讨。结果表明:从1997~2010年的14年间,石油污染与土壤酶之间的相关研究单年发文量随年份推移呈现显著的直线增加趋势,2010年之后逐渐趋于平缓态势。我国关于石油污染与土壤酶之间的相关研究最早是发表在1997年的关于应用土壤酶活性来评价草原石油污染的文章;从学科角度来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学科方向;从发文机构和发文方向来看,中国石油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主要的发文机构,主要从事的研究多集中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石油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寻找绿色、生态的生物修复技术将继续成为将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吕凯  张彩丽 《农学学报》2017,7(5):56-59
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主要产出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基金项目、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研究热点、高发文量期刊等方面对2005年至201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及发文刊数逐年增加,而下载量整个10年间呈先升后降趋势,被引频次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发文数量最多的两种期刊是生态环境学报和环境科学与技术,发文数量均为6篇。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目前的热点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CiteSpace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98—2018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作者群体、载文期刊及论文被引频次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中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频次方面,中国科研机构都占据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从关键词出现频次及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可知,土壤镉、铅、锌、铜的累积特征及修复是当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而植物修复及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中的应用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修复机理研究、新型修复技术的研发、综合修复体系研究以及土壤重金属修复大田实践示范工作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来源数据库、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高发文量期刊、核心作者群与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文章类型等方面对2005—201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学术期刊为主,占发文总量的60.2%。学术期刊统计结果中,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及发文刊数逐年增加,下载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被引频次呈先下降后微弱上升趋势。整体而言,近10年研究分析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少,而综述展望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多,但发文趋势显示未来研究分析类文章不管是数量还是比例均有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农地重金属研究热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检索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6—2016年的我国农地重金属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初步探明了我国农地重金属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从2006年开始,我国农地重金属领域的发文量逐步增长,涉及到第一作者2114名,著录发文机构共635家。发文50篇及以上的机构4家,是本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居首位。刊发本领域论文的期刊共569种,其中《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发文量超过100篇,位居榜首。被引频次排在前10的论文总被引频次为1443,被引频次最高的3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地理学报》《生态环境学报》上。重金属类型主要涉及到Cd、Hg、As、Pb、Cr、Cu和Zn等,其中涉及Cd污染的最多;我国土壤修复方式以植物修复居多,微生物修复和电动修复较少,原位修复较异位修复多;有关风险评价的论文177篇,涉及的重金属中Cd最多,涉及地区中湖南位居首位。近几年在农地重金属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调查、污染评价、累积及化学转化。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来源数据库、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高发文量期刊、核心作者群与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文章类型等方面对2007-2016年生态修复与植物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学术期刊为主。学术期刊统计结果中,论文数量及发文期刊数逐年增加,下载量和被引频次则呈下降趋势。期刊的刊均载文数量呈下降趋势。刊文量最高的期刊是《生态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中国水土保持》和《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核心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修复与植物的研究受到国家层面的基金资助占极高比重,国家对于生态修复与植物研究给予了很大程度的重视。近10年发表的绝大多数是研究分析类论文。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6—2015年间被CNKI收录的天然橡胶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5年,CNKI收录天然橡胶年发文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相关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我国植胶区,发文量最多的2个研究机构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和海南大学;主要发文刊物多以热作和橡胶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加工、有机高分子材料、产胶生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产业经济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及效果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解国内、外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研究进展、研究趋势以及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效果,通过检索2006—2017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有关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领域相关文献,利用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再次筛选出大田条件下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和效果。结果表明:国内、外本领域近12年中英文发文数量基本持平;近6年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但中文论文本地篇均被引次数较低;该领域发文主要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生态环境学报》《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Chemosphere》;主要研究的重金属是镉、铅、砷等;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基施钝化类修复剂的固定/稳定化修复技术、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叶面阻控剂以及农艺调控措施等;大田条件下对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的主要技术以及该技术稻米平均降镉率分别为低镉积累水稻品种74.50%,黏土矿物钝化剂46.85%,叶面阻控剂+基施改良剂44.52%,无机组配改良剂42.19%,水分管理+基施改良剂41.19%。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国内湿地植物研究现状,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1921—2021年湿地植物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湿地植物相关文献的论文年度发文量与被引频次、文献作者及其合作关系、湿地植物研究层次、湿地植物研究机构及刊文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921—2021年间发表有关湿地植物的研究文献共8084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李伟;该领域研究力量合作关系较为分散;研究主要获得国家层面基金的资助;研究涉及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生物学等学科;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林业大学;关键词网络共现结果可知当前研究热点为湿地水体净化、湿地重金属等污染治理,湿地公园景观评价及湿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修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基于CNKI数据库,以2006-2016年发表在国内档案学期刊的所有文章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论文的年度发文数量、期刊、发文机构、基金资助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档案学论文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机构和基金资助比较分散,高校是档案学论文的主要产出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无人机在氮素营养诊断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提供知识服务。本文以"无人机"+"氮素营养"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及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硕博论文、下载量及被引频次等方面对2008-2017年我国"无人机氮素营养诊断"文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2008-2017年检索到71篇文章,发文量及发文期刊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发表6.45篇,文献主要分布在32种科技期刊上,发文量最高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杨贵军和沈阳农业大学的于丰华,均为3篇,普赖斯发文篇数为1.30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篇)、中国农业科学院(4篇)、浙江大学(4篇)、中国农业大学(3篇)、沈阳农业大学(2篇)、南京农业大学(2篇)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目前我国猪肉质性状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发文作者及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资助、下载频次及被引频次等方面对1994~2013年间我国猪肉质性状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文献量及发文刊数在2008年达到峰值后,随年度呈下降趋势;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是猪肉质性状研究的主体;目前猪肉质性状研究热点是基于基因组学技术的分子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领域的发展态势,为今后在该领域研究的决策和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中分别提取发表年份、资源类型分布、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文献来源、学科领域分布、基金项目等字段,利用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012、2013、2014、2016年相关研究论文最多,之后略微下降呈平稳的趋势,总的来说10年内的发文量较多。文献资源类型分布方面,发文量最多的为期刊,达344篇,占73.82%;文献发布机构较多集中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四川农业大学55篇,发表有10篇以上的机构依次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8篇、东北师范大学26篇、西南民族大学21篇。文献来源及学科领域分布方面较多,其中发文最多的学科为农业基础科学392篇,然后依次为农艺学291篇、林业109篇。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在西北地区研究较早,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绩;项目基金方面,在所检索出来的466篇文献中得到基金支持的有418篇占89.69%。[结论]近10年来关于土壤动物方面课题逐步得到重视和广泛关注,土壤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1982-2018 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农产品检测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该领 域的研究概况、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关于农产品检测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 其是2012 年以后发文量明显增多,占比接近70%;农产品检测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产 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药残留等方向;相关报道主要来自农产品检测机构和农业大学;作者 应义斌、郝生宏、关秀杰、武璞珏、祝金等人发文量最多,研究分别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检测 方法和检测流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更深入地了解土壤肥力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97—2017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国内文献期刊论文为对象,选用专业检索方式,以土壤肥力、评价为主题词,探讨近20年来土壤肥力评价的研究状况。从发文量、作者、主要发文机构、被引频次、关键词和主要期刊等方面对近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土壤肥力评价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到与土壤肥力评价相关的文献3 094篇,涉及549种文献来源,累计作者5 701人次,单篇论文作者数为1.84,发文作者来自5 542个机构。共涉及关键词14 577个。年度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居前3名的作者分别是张杨珠、刘国顺、李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表的论文量最多,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说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土壤肥力评价领域关注度较高,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文献发文量、高频关键词、高被引论文综合来看,土壤肥力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CNKI数据库关于土壤肥力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当前土壤肥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可为日后土壤肥力评价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污染是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重要影响。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污染处理技术。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微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室环境下筛选微生物菌株在实际污染土壤环境中不能完全发挥其有效活性;植物修复技术关键是筛选具有增生扩散能力和强力吸收污染物能力的高效修复植物;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应该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念出发,在遵循植物微生物共存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用生态学理念解决石油土壤污染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首先搞清楚遭受石油类物质污染的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及其迁移规律;其次借鉴根际微环境研究的成果,引入自然生态学理念,筛选有效植物和微生物,解决修复的高效性问题;警惕生物修复过程中可能给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目前还无法预测的其他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7.
原生动物是简单的真核单细胞动物,随着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原生动物开始受到国家和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原生动物的发展现状,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83年至今关于我国原生动物的相关文献,利用Excel、Origin等统计软件对检索到的3 872篇原生动物研究文献的年发表数量、学科领域分布、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文献来源以及基金项目分布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原生动物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方向。结果显示,1983年来我国原生动物研究呈上升趋势,之后略微下降,最后呈稳定趋势。原生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技术研究等层次以及涉及生命科学、农业、水产、林业等30个学科,文献发布机构主要集中在研究所、高校等。文献来源分布比较多,发文量最多的为《生物学通报》,共91篇,其次为《水生生物学报》66篇;基金项目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文章数量最多。此外,利用现代分子手段阐述原生动物的微观调控机制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原生动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等人为活动导致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日趋严重。土壤中PAHs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降解是去除土壤中PAHs的最主要途径。[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壤PAHs降解研究近况,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0-2017年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的发文量居第一,美国的发文量其次;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发文量居全球研究机构的前两位;该领域的重要期刊为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tion、Journal of Hazarodous Materials和Chemosphere等;同时,分析了15年间的关键词并指出PAHs降解研究的热点方向。其中中国从事的相关研究十分重要。[结论]本研究描述了世界范围内土壤环境中PAHs降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矿山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了2003—2023年该领域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的发文量、发文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共纳入文献1907篇,结果表明,我国矿山修复领域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发文最高;发文作者形成以张绍良、余振国、李健、涂美义、王志强为代表的5个较大研究合作网络;研究机构形成了以中国地质大学、自然资源部、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为中心的6个较大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及突现表明当下研究热点为生态修复,矿山公园,绿色矿山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为把握2009—2019年间我国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动态、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引用频次、发表刊物、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9年间国内40个研究机构的40位作者在38个刊物上发表了635篇相关期刊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总数为156篇;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最高的研究机构为山东农业大学,高发文量的作者多来自该研究机构,发文量最高的核心期刊为《中国蔬菜》;研究内容涵盖韭菜迟眼蕈蚊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生理生化等研究,以此来探索安全高效的迟眼蕈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