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银杏、莲子、蔓越莓为主要原料,添加山梨糖醇、硬脂酸镁、麦芽糊精等辅料,采用湿法压片工艺研制银杏压片糖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得到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银杏压片糖果最佳配方为山梨糖醇添加量35%,甜菊糖苷添加量0.5%,硬脂酸镁添加量0.9%,脱脂奶粉添加量10%,麦芽糊精添加量8%,原料粉配比(白果粉∶莲子粉∶蔓越莓粉=5∶3∶2) 40%,压片水分含量5%,白果片烘干温度50℃。制得的白果片具有银杏香味和良好的口感风味,并且保持了银杏的营养物质,能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成麦芽原醋,再调配成麦芽果醋饮料。以麦芽原醋添加量、麦芽汁添加量、蜂蜜添加量、果葡糖浆添加量为单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得出麦芽醋饮的配方和调配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麦芽醋饮的最佳配方为麦芽原醋10%,麦芽汁25%,蜂蜜6%,果葡糖浆18%。在此条件下,所生产的麦芽醋饮色泽金黄、澄清透明、酸甜爽口、醋香和麦芽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3.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糖化酶、木瓜蛋白酶、乌衣红曲等为辅助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酒精度及糊精、蛋白质含量为指标,研究浙南米醋酿造过程中酒精发酵工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糖化酶添加量为1.0%,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5%,乌衣红曲添加量为10%时,酒精产量较高,糊精和蛋白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以安化黑茶和恒顺9度米醋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黑茶醋饮料的主要因素(黑茶醋浸提液添加量、异麦芽酮糖添加量、柠檬汁添加量、菠萝汁添加量、维C添加量)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黑茶醋提液添加量为0.4%,异麦芽酮糖添加量为6%,柠檬汁添加量为0.2%,菠萝汁添加量为12%,维C添加量为0.02%时,黑茶醋的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优质小麦芽为主要原料,大麦芽为辅料制备小麦啤酒麦芽汁,为了提高麦芽汁的理化指标,在麦汁的制备中加入了木聚糖酶,通过试验确定木聚糖酶的最适添加阶段、最适添加量、以及辅料添加量、料液比,从而确定木聚糖酶在小麦啤酒麦芽汁制备中的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聚糖酶添加阶段为低温浸渍阶段;木聚糖酶添加量为54 U/g原料;辅料(大麦芽)添加量为50%;料液比为1∶7。  相似文献   

6.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加工薏苡仁多糖咀嚼片,优化薏苡仁多糖咀嚼片中辅料配比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辅料(乳糖、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的添加量对咀嚼片成品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3个对咀嚼片成品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咀嚼片成品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构建数学回归模型。优化后成品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薏苡仁粗多糖粉添加量55%,食用淀粉添加量25%,乳糖添加量9%,微晶纤维素添加量9.98%,硬脂酸镁添加量0.67%,微粉硅胶添加量0.75%;此条件下得到咀嚼片成品率为91.78%。结果表明,直接压片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等优点,为进一步综合利用薏苡仁资源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花椒叶为研究对象,花椒叶复合调味膏的感官评分为指标,花椒叶微粉添加量、花椒精油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变性淀粉添加量和麦芽糊精添加量为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基于响应面法分析,对复合调味膏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叶复合调味膏的最佳配方为:在白砂糖14%、食盐15%、呈味核苷酸二钠(I+G)2%、香精(鸡肉膏状香精、酵母抽提物、水解植物蛋白粉)10%、适量水的基础上,花椒叶微粉添加量4.94%,黄原胶添加量0.60%,变性淀粉添加量3.91%,花椒精油添加量6.00%,麦芽糊精添加量5.06%时,复合调味膏的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8.
广佛手保健含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佛手保健含片的研制工艺,结果表明,新鲜广佛手切片后,经过70℃热水热烫3min,榨汁后静置过滤,加入1%的β-环状糊精,1%甘草,75%甜味剂,17%麦芽糊精和2.5%润湿剂,搅拌均匀并制成软材,然后在温度40℃下干燥20min,再添加0.5%硬脂酸镁,在压片机上压片,包装即得到成品。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出一种健康营养、无人工色素及香精的新型无糖凝胶糖果,以卡拉胶、魔芋胶、木糖醇、山梨糖醇、芒果汁为主要原料制备凝胶糖果,采取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卡拉胶添加量0.4%,魔芋胶添加量0.4%,糖醇添加量17.5%(木糖醇∶山梨糖醇=1∶1),芒果汁添加量8%。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口感柔软、有嚼劲、有弹性、色泽鲜艳、外形良好,富有芒果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以麦芽汁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制作一款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保质期长的面包,研究麦芽汁面包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香花添加量、麦芽汁体积、砂糖添加量、醒发时间对面包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面包的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芽汁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如下:以100 g高筋粉为基重,香花添加量为77%(占酒花总量的百分比),麦芽汁体积为42 mL,砂糖添加量13 g。其他条件如下:黄油8%,奶粉8%,鸡蛋12%,盐1%,酵母1.5%,糖8%,面包改良剂0.8%,水/麦芽汁50%,醒发时间60 min,酒花添加比例0.3%,上火温度180℃,下火温度150℃,烘烤时间20 min。该工艺制得的面包具有独特的麦芽汁香味和色泽,组织细腻、蓬松柔软、含有清爽的酒花香味,口味独特,可以应用到实际。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拐枣与新鲜雪莲果为原料研制一种低糖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拐枣雪莲果添加比例,木糖醇、柠檬酸添加量,以及单一增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进行筛选。通过感官评分和正交试验,得到低糖果酱的最佳配方为拐枣与雪莲果配比1∶4,木糖醇添加量7%,柠檬酸添加量0.9%,增稠剂低甲氧基果胶添加量0.5%。  相似文献   

12.
以芒果果皮、果肉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山梨糖醇、甘露醇、柠檬酸等辅料,采用湿法压片工艺研制芒果压片糖,以感官评定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得到最佳添加量分别为芒果皮纤维粉5%,果肉粉20%,山梨糖醇48%,甘露醇25%,柠檬酸0.6%,微晶纤维素1%,硬脂酸镁0.4%。  相似文献   

13.
以聚葡萄糖和山楂为原料,研制一款具有独特口感、细腻质地和降低热量功效的低糖牛轧糖。以聚葡萄糖、山楂替代部分蔗糖和花生,降低原先的牛轧糖热量。以色泽、质地、口感、形态为指标,采用感官评判法评价聚葡萄糖山楂牛轧糖品质。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获得最佳聚葡萄糖与糖浆比例、山楂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参数,按糖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价其微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最佳聚葡萄糖与糖浆比例为4∶6,每份产品最佳配方为聚葡萄糖添加量7.0%,糖浆添加量53%,奶粉添加量21.0%,山楂添加量5.0%,黄油添加量7.0%,鸡蛋白添加量5.0%,饮用水添加量2.0%,配料加热在140~145℃下熬煮并搅拌15 min。按此配方及工艺制成的牛轧糖符合糖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采用聚葡萄糖和山楂配制牛轧糖的糖体软硬适中、咀嚼性好,具有山楂独特的酸味和清香,同时富含膳食纤维,热量低并含有有一定减脂作用成分,该产品的研制为低糖保健糖果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戊聚糖和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新型的戊聚糖奶片。以感官评定作为主要的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戊聚糖奶片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戊聚糖奶片的最佳配方为戊聚糖添加量14.5%,全脂奶粉添加量43.5%,麦芽糊精添加量20%,葡萄糖添加量20%,硬脂酸镁添加量2%。该新型奶片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细腻,同时丰富了奶片的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一种新型香菇调味料产品,以香菇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优化了香菇调味料的配方。结果表明,香菇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谷氨酸钠添加量6.5%,食盐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3.0%,麦芽糊精添加量5.0%,呈味核苷酸二钠添加量0.5%。在此配方条件下,所制得的香菇调味料味道鲜美、味觉丰富,具有香菇典型的特殊鲜香味感。  相似文献   

16.
以豆渣为原料,对豆渣干燥处理后,通过粉碎、过筛、造粒、干燥、压片等工序,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制成低热量、富含膳食纤维的咀嚼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豆渣添加量40%,黏合剂(微晶纤维素)添加量15%,润滑剂(硬脂酸镁)添加量1%,木糖醇添加量11%,与奶片对比,豆渣口嚼片中膳食纤维含量多于奶片,而蛋白质、多糖和水分活度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香蕉皮中提取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脱脂奶粉、植脂末、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作膳食纤维奶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膳食纤维、植脂末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奶片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膳食纤维奶片配方。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奶片的最优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10%,植脂末添加量16%,葡萄糖添加量15%,奶粉添加量59%,制得奶片质量为0.32 g,硬度为4 489 N,水分为1.73%,该配方下产品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芫根粉和藜麦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款芫根藜麦营养代餐粉。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芫根藜麦营养代餐粉配方。结果表明,芫根藜麦营养代餐粉的最优配方为:以成品计,芫根粉添加量25%,藜麦粉添加量20%,奶粉添加量19%,白砂糖添加量13%,红枣粉添加量10%,麦芽糊精添加量10%,黄原胶添加量2%,黄瓜香精添加量1%。此配方条件下制备的芫根藜麦营养代餐粉蛋白质含量5.9%,脂肪含量1.6%,水分含量4.8%,黏度116mPa·s,产品口感细腻、气味协调、质地稳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小麦芽粉中的醛脱氢酶(ALDH)对大豆进行脱腥处理,使大豆中的腥味物质转变为酸,从而有效消除大豆中的豆腥味。通过测定总醛含量(以己醛计),结合感官评定,研究了作用温度、作用时间、ALDH添加量对豆腥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芽最佳作用温度为45℃;最佳作用时间为2.5h;最佳添加量为大豆干质量的2%,对豆腥味及适口性影响的因素大小依次为: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添加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制备高DE值麦芽糊精的工艺,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及淀粉乳浓度对DE值的影响,得出制备高DE值麦芽糊精的最优条件为:时间25 min,加酶量48 U/g,温度95℃,底物质量分数为20%,DE值为19%~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