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鲜香菇为主要原料,切丁后进行卤煮和调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卤香菇丁、香菇精、食盐、白砂糖为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确定香菇粥伴侣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香菇粥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卤香菇丁添加量食盐添加量香菇精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该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为卤香菇丁10%,香菇精0.04%,食盐0.20%,白砂糖0.1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香菇粥伴侣配方清洁、口感鲜美、风味突出,既有香菇原有的风味,又有卤制的滋味,且产品真空包装于105℃,30 min的高压灭菌后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香菇0912为材料,进行不同麸皮添加量培养料栽培试验,以筛选出最适麸皮添加量。结果表明:香菇0912采用麸皮添加量13%的配方,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菇质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以香菇和木耳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木耳复合饮料配方。结果表明,香菇木耳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香菇木耳复合提取液添加量40%,白砂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10%,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88.6分;按照最佳配方制得的香菇木耳复合饮料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体积分数为100%时,清除率分别为71.49%和64.82%;制备的香菇木耳复合饮料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植物饮料国家标准(GB/T 31326—2014)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香菇粉、黄油、绵白糖、小苏打的添加量对香菇饼干的口感、色泽及状态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确定香菇饼干的加工工艺及配方。香菇饼干制作的各因素最佳配比为面粉(普面∶低筋=3∶1),再以面粉为基准,香菇粉添加量4%,黄油添加量50%,绵白糖添加量20%,蛋液添加量25%,小苏打添加量0.7%,食盐添加量0.5%。此方案切实可行,所制产品口感酥脆、色泽优良、甜度适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香菇红枣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麦芽糖添加量、香菇与红枣比例和琼脂添加量对香菇红枣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香菇红枣糕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麦芽糖添加量50%,香菇与红枣质量比2∶1,琼脂添加量3.2%,葡萄干、花生碎、核桃仁碎均为6.7%。此条件下生产的香菇红枣糕质地均匀、香味协调、硬度适宜,与市售的相似产品品质相近。同时,通过对比真空包装、直接包装确定了充氮包装为香菇红枣糕的最佳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复合调味料的种类,提高黑胡椒的附加值,以黑胡椒、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焦糖色以及黄原胶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黑椒酱配方。结果表明,黑椒酱的最佳配方为: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添加量3%,焦糖色添加量0.6%,黑胡椒添加量2.5%,黄原胶添加量0.20%,其中对黑椒酱的感官评分影响最大的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其次是黑胡椒和黄原胶,最小的是焦糖色。此条件下生产的黑椒酱色泽为棕褐色,口感醇香浓郁,咸甜适宜,流动性良好,有饱满的黑椒香气,综合评分为84.94分。该研究可为黑椒酱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牛肉酱的基础上加入香菇、葛根粉制作香菇葛根牛肉酱。研究豆瓣酱、牛肉、葛根、香菇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豆瓣酱添加量35%,牛肉添加量20%,香菇添加量8%,葛根添加量1.5%,产品的感官评价最优。按此添加量制作出的香菇葛根牛肉酱,不仅提高牛肉酱的营养保健价值,色泽、口感、风味都优于传统的牛肉酱。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香菇、胡萝卜、菠菜、食盐、淀粉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影响产品品质、风味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到速食菌汤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各成分的最佳添加量为香菇20.2%,胡萝卜9.6%,菠菜7.6%,食盐2.5%,淀粉3.3%,鸡蛋55.6%,味精0.1%,鸡精0.2%,白砂糖0.8%,干姜粉0.1%。  相似文献   

9.
以枸杞鸡蛋为原料,生产卤味枸杞鸡蛋。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卤味枸杞鸡蛋的最终配方为食盐添加量3.0%,酱油添加量4.5%,白砂糖添加量1.5%,花椒添加量0.1%,八角添加量0.08%,干姜添加量0.02%,茴香添加量0.04%,桂皮添加量0.03%,陈皮添加量0.02%,料酒添加量1.0%。用该配方生产出来的卤味"枸杞"鸡蛋呈棕黄色,卤香浓郁,咸淡适宜。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馒头配方及工艺为基础,将黑木耳作为原料添加到馒头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黑木耳多糖馒头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影响黑木耳多糖馒头品质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为黑木耳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加水量。黑木耳多糖馒头最佳配方为黑木耳浆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0.7%,加水量50%,白砂糖添加量10%。该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黑木耳多糖馒头感官评分最高,馒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戊聚糖和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新型的戊聚糖奶片。以感官评定作为主要的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戊聚糖奶片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戊聚糖奶片的最佳配方为戊聚糖添加量14.5%,全脂奶粉添加量43.5%,麦芽糊精添加量20%,葡萄糖添加量20%,硬脂酸镁添加量2%。该新型奶片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细腻,同时丰富了奶片的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添加燕麦颗粒牛奶饮品的配方及加工工艺。以感官评定作为判断指标,确定选用的燕麦品种为坝燕6号和坝燕13号,燕麦颗粒预处理方式为常温复水30 min,90℃蒸煮40 min。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基础配方为脂肪添加量3.5%,蛋白质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5.5%,燕麦粉添加量0.83%,燕麦颗粒添加量1.67%,卡拉胶添加量0.03%。按照此配方和工艺制得的燕麦牛奶颗粒饱满、口味纯正、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山药和葡萄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山药与水的最佳配比为1∶6(g∶g);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经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最终确定山药葡萄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5.17%,柠檬酸添加量0.16%,山药汁∶葡萄汁配比值0.59,在此配方下山药葡萄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92.10分。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产品的最佳稳定剂配方,即黄原胶添加量0.15%,CMC添加量0.30%,海藻酸钠添加量0.10%。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一种蜂蜜银耳茶饮料,以银耳、绿茶和蜂蜜等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优化了蜂蜜银耳茶饮料的配方为蜂蜜添加量1.5%,银耳添加量2.5%,茶提取液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3.5%,CMC-Na添加量0.10%,琼脂添加量0.15%。在此配方条件下制得的蜂蜜银耳茶饮料味觉丰富、润滑爽口,具有蜂蜜和绿茶特有的香味。  相似文献   

15.
以低甲氧果胶、黄原胶、聚葡萄糖为复配增稠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增稠剂配方进行优化,以蓝莓、胡萝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低糖蓝莓胡萝卜复合果酱的制作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稠剂最佳配方为:低甲氧果胶添加量0.5%,黄原胶添加量0.2%,聚葡萄糖添加量4%,复合果酱制作工艺的最佳配方为:蓝莓、胡萝卜质量比3.2∶1,白砂糖添加量24%,柠檬酸添加量0.2%,按照以上最佳工艺研制出的复合果酱色泽自然、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苏绿2号”绿豆为原料,以产品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绿豆沙的配方。结果表明,“苏绿2号”绿豆沙最优配方为:以绿豆质量为基准(100%),绵白糖添加量40%,玉米油添加量30%,面粉添加量40%。该配方制成的绿豆沙口感细腻、色泽均匀,无明显走油现象,具有绿豆沙独特的色泽和香味。  相似文献   

17.
以大米和大豆为主要原料,采用感官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米添加量、大豆添加量、果蔬添加量及生石灰添加量对米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配方为大米添加量60%,生石灰添加量1.2%,大豆添加量25%,果蔬添加量9%。  相似文献   

18.
以紫薯全粉、小麦胚芽粉为主要原料,辅以大麦嫩叶粉和木糖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大麦嫩叶紫薯复合代餐粉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复合代餐粉感官品质影响大小顺序为:紫薯全粉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大麦嫩叶粉添加量>小麦胚芽粉添加量;最佳配方为:紫薯全粉添加量32.3%,小麦胚芽粉添加量38.7%,大麦嫩叶粉添加量6.5%,木糖醇添加量22.6%;以该配方制备的大麦嫩叶紫薯复合代餐粉水分含量5.5%,溶解度20.4%,结块率19.8%,黏度387 mPa·s,口感适宜、色泽状态良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9.
以绿豆为主要原料,对甘草绿豆糕点的加工配方进行优化。研究了低筋面粉、白砂糖、植物油、甘草添加量对甘草绿豆糕色泽、表现状态、口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甘草绿豆糕点的最佳配方为绿豆糊用量1 kg,白砂糖添加量16%,低筋面粉添加量24%,植物油添加量4%,甘草粉添加量1.6%,在此条件下加工的甘草绿豆糕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蒲公英汁及复原乳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凝固型蒲公英酸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蒲公英凝固型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8%,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3%,在该配方下制得的酸奶产品风味独特,组织均匀,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