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碎石桩与CFG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用于沿海软土地基的处理,探讨了其加固机理。通过多桩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测定了不同桩型及桩间土上的应力,分析了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为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实践表明,将碎石桩与CFG桩2种方法联合处理软土地基,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这2种方法的优点,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展开半径的关系,在基于碎石桩与桩周土的竖向位移相等、侧向变形协调与连续的条件下,利用弹塑性理论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推导出了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的系列解析算式.算例表明,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几乎是线性的.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将模型试验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加固区压缩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未超过5%.  相似文献   

3.
林明安  王士革  卢铖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50-10252
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在四川省黑水县某建设用地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根据工程实际,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对地基的加固效果最好,该工法可在地基加固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的大小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大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很多试验实测结果表明:在复合地基中,单桩承载力发挥值均没有达到理论计算值.因此有必要对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对某道路工程水泥搅拌桩钻芯取样试验研究.结果 总结出钻芯取样扰动、桩距大小、场地地质差异等因素均影响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结论 :针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改进意见,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鉴于软土路基承载能力弱,难以达到工程标准,本文针对遂资高速公路的具体软土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研究了碎石桩加固的软土路基承载特性,分析了碎石桩加固前后软土路基的位移沉降规律和路堤填筑过程中碎石桩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特征。结果表明:1)碎石桩加固可以有效降低软土路基的位移和沉降;2)碎石桩的竖向应力为周围土体的2~3倍,应力集中系数约为3.1;3)路基桩体最大沉降值和水平位移随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呈现出线性变化关系;4)碎石桩加固后成为软土路基主要的承载体,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路基承载能力,减轻其屈服破坏面积。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桩体复合地基在成桩过程中柱土接触处的相互作用,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实际情况,采用弹塑本构模型并考虑能够反应土体与桩体相互作用的接触单元,分析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桩体与土体间的位移和受力情况,其力学性能得到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检验,结果表明:在竖直方向上,应力最大的点在桩顶附近,应力最小的点在中性点附近.  相似文献   

7.
通过江苏省建湖地区应用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试验,进行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重度试验,并采取了钻探取芯、静载试验等手段,论证了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建湖地区加固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午建民 《现代农业》2012,(5):204-205
承包商应按图纸或合同要求采用静荷载法试验检测单桩或复合桩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规定。一、前言水泥搅拌桩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它是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层深部就地将软土和水泥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弱地基的处理,对于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及饱和性土等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CFG桩和夯实水泥土桩联合复合地基的特点,论述了复合地基方案选择、地基设计和施工技术,并使用该复合地基处理饱和软土地基工程。现场施工检验结果表明,本项目具有很好的地基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FLAC3D软件的弹塑性有限差分分析,提出了大型储罐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空间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可使复合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研究了垫层模量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桩体与桩周土间差异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垫层模量的增大,桩土应力比增大,而桩体与桩周土间的差异沉降减小。并揭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竖向变形的相对关系:桩顶附近桩的沉降稍小于土的沉降,桩底附近桩的沉降稍大于土的沉降,桩体大部分范围内,桩、土等沉。  相似文献   

11.
在碎石桩顶部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预制混凝土套筒,可有效改善其承载特性.为研究加箍段对碎石桩承载力的影响,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将考虑土体自重效应影响的圆孔扩张理论引入到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中,分析了塑性区半径随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得到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扩张重叠作用产生的影响,建立了群桩计算模型,推导出群桩作用下加箍碎石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工程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场载荷实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本文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对2个大型原油罐的沿海软弱地基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碎石桩对砂质粘性土层的压缩性降低较为显著,而对粉质黏土层的压缩性降低作用不大;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在2~3之间变化;在碎石桩处理深度范围内,处理后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可提高至原天然土层的1.5倍以上;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较天然地基提高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CFG桩材质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将其固结过程分为初期与后期2个阶段,并分别按碎石桩、水泥土桩进行了固结分析,由此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固结度统一计算公式.结合某工程实例的实测沉降数据进行了固结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介于碎石桩和水泥土桩两者之间,固结过程基本与沉降同步,且桩周土的竖向固结是引起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主要因素,而桩周土的径向固结作用一般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以同抚公路青龙山农场支线试验路段为对象,研究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季节冻土地区沼泽软土地基的应用效果。采用现场钻探得到试验路段沼泽软土的分布厚度,并对在不同深度取得土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采用动力触探仪测试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前后的试验路段地基土的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散体桩施工后,动力触探锥头阻力由0.5~5.0 MPa提升到5~10 MPa,复合地基桩间土的软土地基强度有了明显提升。在试验路段选择2个监测断面,在每个断面两侧路肩、中线位置设置沉降标,监测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处理和路基填筑前后测点地基沉降量。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沉降量发生在土工织物散体桩施工过程中和路基填土施工过程中,在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并经历一个冻融循环后,地基沉降量明显减小,说明试验路段所采用的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处理地基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刚芯水泥土搅拌桩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相同规格刚芯水泥土搅拌桩和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 ,并研究了芯桩长度对刚芯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刚芯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力是钻孔灌注桩的 1.36~ 1.5 4倍 ,而价格仅为钻孔灌注桩的 2 6 %~ 31% ;提高芯桩长度比可提高单桩承载力 ,但长度比超过 0 .6后 ,承载力增长缓慢 ;相同长度的刚芯水泥土搅拌桩 ,芯桩越长 ,单桩承载力越高。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疆奎屯至赛里木湖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盐渍土软弱地基处理实例,研究了盐渍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挤密砂砾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机理,对振动挤密砂砾桩处理盐渍土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工程完工后的地基承载力试验及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7.
韩胜利  姜龙 《甘肃农业》2005,(7):119-120
本文结合不同的桩复合地基,通过实际工程和试验对桩复合地基进行不同的分析。对CFG桩,结合具体工程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用实地载荷试验进行了验证,肯定了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灰土桩单桩,通过有限元计算,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对粉喷桩,以ANSYS为工具,对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试验。通过本文对各种桩复合地基分析整理,为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在不同地基土的地质环境中合理应用各方法提供依据和宝贵经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应用于碎石桩的质量检测,判定碎石桩的桩身完整性,具有快捷、准确和实时处理及显示的优点。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提供大量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合理地确定CFG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客观评价桩的承载能力,依托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呼和浩特市绕城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对CFG单桩进行静载荷现场试验.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情况,通过对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抗力分项系数和极限值承载力标准值折减系数的选取对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探讨软基处理碎石桩径向变形机理 ,提出碎石桩体变形模式的纵横向异性 ,并根据桩土变形协调引入魏西克圆孔扩张理论和 p- y曲线法得出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