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鹅群免疫程序一、雏鹅群1.小鹅瘟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后的种鹅的后代,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活苗进行皮下注射。免疫后7天需隔离饲养,防止其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发病,7天后雏鹅即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  相似文献   

2.
一、雏鹅群1、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7天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3.
挑选雏鹅可以通过问、看、摸、试的方法进行。问了解孵化雏鹅的种蛋来源,2-3年龄种鹅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鹅一般都比较健壮,当年或上年新鹅或4年龄以上的老鹅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鹅质量差。还要问种鹅是否进行过小鹅瘟疫苗免疫等。看观察雏鹅,个体大、绒毛长而密,富有光泽者是壮雏,个体小、绒毛短稀无光泽者是弱雏。应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以出现消化道和神经症状为特征.雏鹅群感染小鹅瘟后,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新疫区往往高达100%.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以出现消化道和神经症状为特征。雏鹅群感染小鹅瘟后,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新疫区往往高达100%。  相似文献   

6.
一、小鹅瘟的紧急防治雏鹅群一旦发生小鹅瘟,应立即将其中未出现发病症状的个体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场地饲养,每只雏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企图用鸭胚致弱的小鹅瘟弱毒苗直接免疫雏鹅以防止小鹅瘟的流行。材料和方法种毒:采用我院1961年分离的小鹅瘟疫苗毒株YG_(25),即扬州株小鹅瘟病毒鹅胚继代第25次的毒株。鸭胚:健康邵鸭或麻鸭蛋,孵化10—12天,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8.
储金保 《当代农业》2010,(23):47-47
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病鹅及带病鹅群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小鹅瘟在华东地区流行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7月。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5日龄的雏鹅,个别1个月以上的小鹅也时有发生.雏鹅的日龄愈小,对本病的易感性愈高,成年鹅未发现有自然感染的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感染雏鹅的日龄,以及母鹅群受感染状况和免疫的程度.通常经过1次大流行之后,当年剩下来的鹅都是患病后痊愈或是经过隐性感染的鹅,因而获得了免疫力,这种鹅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被动免疫力,能抵抗小鹅瘟病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因此,本病的流行常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1次大流行后的1年或数年中,往往不见或少见发病,但以后又会暴发.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04,(12):29-29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小鹅病毒性肠炎。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此病治疗均无效。预防措施是①病雏鹅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污染环境。②母鹅在开产前1个月.每只注射1毫升小鹅瘟疫苗.注射2周后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孵雏鹅是从立冬前后开始孵化雏鹅,冬雏鹅在春节育肥上市,肥仔鹅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欢迎。规模化孵化冬雏鹅的关键技术如下。1种蛋的选择和保存的条件严把种蛋关,既要注意种蛋来自健康无病、生产力好的种鹅,又要用光线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份,诏安县一鹅场孵化了3批种蛋,发现种蛋孵化率极低,仅为41.2%-50.8%,尤其是胚胎后期和雏鹅早期出现大批死亡,出蛋壳5天以内,雏鹅死亡率达56%。根据供种蛋鹅群状况和种蛋孵化、雏鹅发病等临床症状,经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认该病是鹅胚、雏鹅大肠杆菌病。现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小鹅瘟又叫德舍氏病、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一、流行病学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并能经卵垂直传播。在高密度的孵化地区,该病流  相似文献   

14.
1小鹅瘟小鹅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症状常伴有严重下痢,典型病变为小肠粘膜出现渗出性炎症,有大片坏死、脱落和凝固物,在小肠中段或后段肠腔形成"腊肠状"的栓子,堵塞肠道。雏鹅群感染小鹅瘟后,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达40~80%,新疫区往往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初.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大利村一养鹅户饲养的3000只雏鹅,从18日龄起出现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并出现大批死亡。该鹅群未注射小鹅瘟疫苗,故当地兽医疑为小鹅瘟或细菌性传染病。后注射了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并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饮水.均未见疗效。后到蛟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诊治,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小鹅的一种高发病,对养鹅生产危害很大.所以.针对该病必须做好全面的预防工作.注意观察鹅群.发现异常务必尽早确诊,以减少损失。现就接诊的一例小鹅瘟病例总结介绍如下.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病原体是小鹅瘟病毒。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传染快、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可传至下一代。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凤台县39户7776羽雏鹅疑似小鹅瘟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10日龄以内的雏鹅最易感染,其发病率达81.13%(1720/2120),病死率达93.26%(1604/1720);规模养殖鹅群发病率36.68%(2014/5490)较农户散养鹅群发病率30.45%(696/2286)高,而其病死率79.54%(1602/2014)则较农户散养鹅群95.55%(665/696)低。  相似文献   

19.
正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以及5~25日龄的雏番鸭,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及雏番鸭业的重要传染病。本文重点介绍鹅的小鹅瘟。1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鹅与带毒鹅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与病鹅接触传播或经消化道传播(如接触被病鹅排泄物污染的饲料与饮水等)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也可以经种蛋垂直传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养鹅业威胁极大。近几年来随着养鹅业的不断发展,小鹅瘟在很多地区呈现流行和传播趋势。文中就小鹅瘟的发病、诊断、防控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