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掌楸抗氧化物质提取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鹅掌楸的抗氧化活性,为开发有应用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奠定基础,以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参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鹅掌楸抗氧化物质的最优提取条件,以及pH值和热处理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鹅掌楸抗氧化物质对油脂抗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鹅掌楸抗氧化物质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5 min,微波功率210 W。热处理对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pH值的影响不显著;鹅掌楸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明显,且随着鹅掌楸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抑制猪油生成氢过氧化物的能力增强。VE和柠檬酸对鹅掌楸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有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的强弱顺序为:柠檬酸>VE,而VC没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温脱脂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提酸沉法,进行低温脱脂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一次碱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为10∶1,碱提pH值为9.0,碱提温度为50℃,碱提时间为50min;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适的酸沉温度为45℃,酸沉pH值为4.6。最终蛋白提取率可达79.36%,蛋白含量为90.1%。  相似文献   

3.

采用测定过氧化值(POV)的方法对添加至猪油、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的紫甘薯多酚提取物和其他抗氧化剂作用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紫甘薯提取物与它们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紫甘薯提取物对猪油、花生油和大豆油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在添加量为0~0.2%的范围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最佳添加量为0.2%。不同抗氧化剂在猪油和花生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表现为:THBQ>BHT>Vc>提取物>柠檬酸,在大豆油中,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THBQ>BHT>提取物>Vc>柠檬酸。Vc和柠檬酸对紫甘薯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在紫甘薯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机制研究中,测出紫甘薯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8%,大于Vc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刺槐叶中总黄酮,选取芦丁作为标准品做定量分析,得到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是槐叶粗粉60目、固液比1∶20、饱和氢氧化钙调节pH值为9、温度95℃~100℃、时间30min、提取2次、结晶用盐酸调节pH值为3、静置4h、总黄酮含量为1.059%。  相似文献   

5.
傣族药竹叶兰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竹叶兰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法将竹叶兰提取物分为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分别测定其活性物质多酚、黄酮、皂苷含量,考察其对羟自由基(?OH)和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抑制活性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与芦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竹叶兰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稍微有点差异。相同质量浓度的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与芦丁相比略高于芦丁对照,水相则低于相同质量浓度的对照。竹叶兰提取物的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用0.01%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作为增效剂,分别与0.2%的金钱草粉末和0.02%金钱草提取物混合使用。在对精炼棉籽油,菜籽油和猪油的绝大多数试验中证实,金钱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效能超过相同浓度的合成抗氧化剂 BHT,不同的增效剂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其结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为主要考查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20,在80℃水浴条件下提取3h。通过定期测定猪油样品过氧化值(POV)的变化,研究了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甘草的抗氧化性能及其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庆慈 《粮食储藏》1991,20(1):44-52
经筛选试验,发现我国甘草对食用油脂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甘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效能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乙醚提取物0.1%、乙醇提取物0.3%时,有优于合成抗氧化剂BHT最大限制用量的作用.甘草的酸性丙酮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能,经硅胶薄层分离纯化得到的甘草酸,抗氧化效能不及粗提物.经试验发现甘草酸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其效能接近大豆磷脂,而在其他一些性能方面则优于大豆磷脂.  相似文献   

9.
根据结槐米的营养价值,以槐米为原料,配合其他辅料研究了一种槐米速溶饮料的工艺;主要采用焙烤的方式,使芦丁释放,然后采用水浸提的方式获得槐米浸提物,整个过程处理最佳条件的确定根据芦丁的提取率;槐米饮料最佳工艺条件:槐米在250℃焙烤后粉碎30℃浸提30min后减压蒸干,获得槐米提取物。将该提取物与阿斯巴甜、安赛蜜、莜麦提取物以3:0.009:0.009:2混合均匀后可制作成的固体饮料。确立了最佳的速溶槐米保健饮品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溶剂对高粱米糠提取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80%的乙醇、甲醇、丙酮为溶剂在60℃水浴条件下分别提取高粱米糠提取物,并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活性与体积分数呈正相关;3个品种对Fe3+的还原能力、OH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乙醇甲醇丙酮。  相似文献   

11.
甘草醇提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草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回馏法提取制得甘草醇提物。比较甘草醇提物在棕榈油、猪油和菜籽油等不同油脂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甘草对多种油脂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甘草醇提物0.02%的添加量有优于BHT在最大限制用量时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不同提取方法对生物质炭来源可溶性有机物(DOM)性质的影响,以生物质炭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提取剂、提取方式提取生物质炭DOM,分析其碳含量及化学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低温生物质炭中碱提取物DOC含量较高(15.6~40.0 g/kg),而高温生物质炭中盐提取物较高(0.27~7.04 g/kg)。酸提取物DOM化学组成较为简单,表现为SUVA254、SUVA280值较低,且玉米秆生物质炭中酸提取物亲水性DOM比例(44.6%~73.6%)显著高于水和碱提取物(11.0%~53.2%、0.30%~31.4%)。碱提取物DOM化学组成较复杂,其SUVA254、SUVA280值较高,同时玉米秆生物质炭中碱提取物疏水性DOM比例(68.6%~99.7%)显著高于酸和盐提取物(26.4%~55.4%、0%~46.9%)。该研究揭示了提取剂在生物质炭DOM提取方法中的重要性,而提取方式对其性质影响不显著,可为生物质炭DOM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本实验对七种藤黄科植物树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游离型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4种化学方法对样品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评估;采用福林一酚试剂法和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植物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四种溶剂中,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效果最佳;七种植物树皮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均表现出量效关系,同时热稳定性比较好。然而,七种植物树皮的抗氧化活性在4个测定指标上存在差异,但是整体而言,红厚壳属和黄牛木属植物的抗氧化效果相对藤黄属植物较好。七种藤黄科植物树皮中游离型总黄酮的含量在0.71%~5.05%之间,游离型总多酚的含量在3.52%~4.00%之间。但两者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效果并未表现出一致的相关性。因此,七种藤黄科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C、维E及柠檬酸为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筛选出对人造肉抗氧化性能显著的单体,利用协同效应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出性能最优的抗氧化剂。结果表明,当迷迭香提取物添加量0.4%,茶多酚添加量0.03%,维C添加量0.02%,柠檬酸0.02%时复配出的天然抗氧化剂性能最为优异,其抗氧化性能比TBHQ略好。其中各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组分中的主次因素为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C柠檬酸。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预测添加最优组抗氧化剂的人造肉在20℃条件下货架期可达576 d。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乙醇溶液提取法、热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对小叶锦鸡儿叶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发现乙醇提取法得率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选了乙醇提取小叶锦鸡儿叶总黄酮的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组合为:乙醇质量分数60%,液固比40∶1,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5h。  相似文献   

16.
以碎粳米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碎粳米中蛋白质,研究碎粳米蛋白质提取用于制作大米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0.10 mol/L,料液比1∶10,温度20℃,提取5 h的条件下,碎粳米蛋白质提取率可达77.30%。  相似文献   

17.
以碎粳米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碎粳米中蛋白质,研究碎粳米蛋白质提取用于制作大米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0.10 mol/L,料液比1∶10,温度20℃,提取5 h的条件下,碎粳米蛋白质提取率可达77.30%。  相似文献   

18.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米根霉、黑曲霉等对蒲公英的粗提液进行发酵,研究了微生物发酵对蒲公英粗提液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黑曲霉发酵后,蒲公英粗提液中的总黄酮含量是其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2~3倍;采用质量分数9%氨基乙酸为碳源,1.5%尿素为氮源,加入0.5%CaCl2,0.5%(NH4)2SO4,pH值为6时,为最适培养基;测得发酵液中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097±0.004)mg/mL,是蒲公英水提液中总黄酮质量浓度(0.025±0.003)mg/mL的近5倍。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酵后黄酮类物质芦丁的含量为蒲公英水提液中的3.5倍。  相似文献   

19.
芜菁种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芜菁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浸提提取的最佳条件是50 ml 70%乙醇在70℃下提取2 h。本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标准品测定芜菁种子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2.01%.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检测芜菁种子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处理的金银花水提醇沉剂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药理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器官法,利用BL—New century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记录不同处理的金银花水提醇沉剂对离体小肠作用前后的张力值。结果:乙醇体积分数为50、70和90%,药液浓度为0.1、0.5和1.0g/ml的金银花水提醇沉剂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处理间比较,以乙醇体积分数为70%,浓度为1.0g/ml的金银花水提醇沉剂作用最强(P<0.01);乙醇体积分数相同时,随着金银花浓度的增大,其对小肠运动的抑制作用加强。结论:金银花水提醇沉剂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生药含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