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籼粳杂交组合亚优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钵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了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优2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籼粳交F1的农艺性状,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2.
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及其在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桂权  卢永根 《杂交水稻》1999,14(6):3-5,11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作为超高产杂交水稻的强优恢复系,粳型亲灿系的育种目标是:1)对籼稻具有很高的亲和性;2)基因组属于粳型或偏粳型;3)与籼稻具有遗传协调性;4)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5)带有一些重要基因,对通过利用粳型亲灿系建立超高产要交水稻的育种体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东北稻区黑龙江省:龙粳1号、松粳2号、龙粳4号、粳8号、五优稻1号。吉林省:农大7号、珍富10号、通88—7、选89—181、吉粳64、超产1号、吉69、超产2号、吉粳70(雪峰)、吉73(吉96—16)、农大3号。辽宁省:辽粳294、珍珠粳2号、辽盐9号、粳1号、辽盐糯、营8433、铁粳5号、盐粳48、辽优7号、屉优418。2、华北稻区河北省:冀粳8号、冀粳13号、花87—7、垦优94—7。中国农科院:京越1号、中花10号、中花11号、中作321、中花12号、中农稻1号。天津市:天津124…  相似文献   

4.
1990年宁乡县示范种植杂交晚粳76优312和台杂2号,面积为809亩,平均亩产529.1公斤,高产丘亩产达624.7公斤。平均产量比同季种植的常规晚籼湘晚籼1号,常规晚粳盐粳2号、H808及杂交晚籼成优64亩增86~48.8公斤,纯收入亩增68,33~40.4元。发展杂交晚粳除选用高产抗病组合外,还必须注意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及科学运筹肥水。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9至2010年对云南省主要育种单位新育成的9个新品种(系)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认为云资粳41号、岫粳16号:云昌粳1号三个新品种,产量较高,群体生长整齐,后期转色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外观品质优。这三个品种可在保山适宜区域进行试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9至2010年对云南省主要育种单位新育成的9个新品种(系)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认为云资粳41号、岫粳16号:云昌粳1号三个新品种,产量较高,群体生长整齐,后期转色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外观品质优。这三个品种可在保山适宜区域进行试种。  相似文献   

7.
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能力及品种间差异。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连续强光和遮荫条件下,测定了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及其亲本粳稻02428,籼稻3O37和籼型杂交稻汕优63的光合速率,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在强光和弱光下光合速率和C3光合酶RuBPC活性比籼型杂交稻汕优63抑制较少,表现有比较稳定的光合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光抑制条件下,耐光抑制水稻品种的C4光合酶PEPC有诱导增加活性的现象。与其两个亲本相比较,籼粳杂交稻亚优2号的光合特性更相似于粳稻02428。因此,在配组具有优良光合性状的籼粳杂交稻品种时,广亲和高光效种质02428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徐优3—2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45.0kg,比对照盐粳2号增产16.2%。1992年江苏省杂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2kg,较盐优57(CK1)增产4.7%,较汕优63(CK2)增产0.9%,较泗稻9号(CK3)增产15.4%。1991~1992年徐州市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亩…  相似文献   

9.
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为指导,通过应用仲元公司技术体系和公司生产的土壤调理剂、植物氨基酸肥料和营养调理剂,旨在研究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粳6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常优粳6号的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鄂粳糯437(原名粳糯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鄂糯8号与94114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中熟偏迟的晚梗糯新品种。该品种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熟期适宜,糯性强,米质优。  相似文献   

11.
对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华粳6号的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农艺性状优、抗性好等特点。通过种植实践,提出适期播种育壮秧、扩行稀植控制基本苗、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精确湿润水分管理、精确控制病虫害等关键技术环节,从而实现华粳6号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2.
泗优422     
泗优422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新育成的中粳不育系泗稻8号A引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粳稻恢复系轮回422测配选育而成。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列入江苏省晚粳地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1991~1992年江苏省杂交晚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11.12kg,比对照武育粳2号和秀水04,分别增产8.2%和9.6%、在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单季组)区试中,6个点两年平均亩产534.01kg,比对照秀水04增产12.3%。1992年在江苏省杂交晚粳生产试验结果,3个点平均亩产52…  相似文献   

13.
水稻籽粒灌浆期间茎鞘贮存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以库限制型水稻品种盐粳235和源限制型水稻品种汕优63和亚优2号进行研究,水稻籽粒的灌浆因品种源库关系而有很大差异,剪叶或疏花对强势粒的灌浆影响不大,但显著地延缓或加速弱势粒的灌浆进程,库限制型品种盐粳235抽穗前叶鞘和茎秆中临时性贮存物质积累高峰出现迟,单位库容占有贮存性物质比例低,两类型品种茎鞘中贮存物质均在籽粒发育早期输出,但盐粳135的输出持续时间长于汕优63和亚优2号的。疏花、剪叶和激素处理主要通过改变库源大小,增加或减少单位库容占有光合同化物比例及改变茎鞘贮存物质在整个籽粒灌浆物质中的比例来影响籽粒生长和发育。还就茎鞘贮存物质在籽粒早期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粳杂组合盐优57高产的密度,基肥、分蘖肥、保花肥、粒肥5项农艺措施间的关系,提出了亩产600公斤以上的生态模型和最优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子粒建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于7展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激动素和烯效唑,以清水为对照,研究调节剂对玉米子粒建成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喷施调节剂后第30~39 d,两个处理均显著增加子粒的鲜重、干重、体积和可溶性糖含量。喷药后第48 d,不同品种子粒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量呈不同的变化规律,德美亚1号激动素处理和德美亚2号烯效唑处理的调控效果较好。喷药后第30~48 d,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两个品种子粒转化酶活性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间呈相同的变化趋势。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显著改善子粒的形态,加快子粒的新陈代谢,扩充子粒库容量,进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糯性位点对稻米粒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兴友  张正根 《杂交水稻》1995,(6):31-32,39
试验测得灿粘 /籼糯、粳糯、粳粘/梗糯和梗粘/灿糯4类共135个组合F1植物上糯与非糯糙米平均粒重的盯对差异分别为9.83%/10.42%、6.63% 和7.33%。通过对部分组合F2杂合单上糯与非糯平均粒重的跟踪调查,证明上述差异来自wx坏愕亩嘈裕彝蛔榈任换蚨粤V氐淖饔么笮≡谏舷率来湎喽晕榷ǖ摹8萆鲜觯蠢嘧楹? 表现型差异推测wx位点上很可能存在复等位基因的分化,其中籼稻的非糯等  相似文献   

17.
云粳48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高产中间材料云粳14号/云粳优3号为母本、优质中间材料云粳优3号//云粳优4号/云粳优1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11代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从F3代集团单株选拔开始,同步进行稻米品质、丰产性、抗病性、耐寒性等特性鉴定,育成的云粳48号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综合优良性状。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50~1 85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992~1993年于哈尔滨采用四单19号玉米杂交种,进行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南方杂交晚粳秀优5号和常规晚粳秀水110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N、P、K的积累和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晚粳秀优5号在齐穗期-黄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倒三叶面积增大,倒三叶干物质运转量和总干物质的运转量明显高于秀水110,穗部增重较多,且收获指数较高,最终粒重和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晚粳秀水110;杂交晚粳秀优5号稻株在全生育期内均比常规晚粳秀水110有较高的K含量,在孕穗期也具有较高的N、P含量,需肥的关键时期集中在分蘖盛期至齐穗期之间;从养分的需求看,杂交晚粳秀优5号吸收P、K的比例明显较高。在保证N、P、K供给的前提下,适时适量施肥对促进杂交晚粳秀优5号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 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7年3月审定通过了七个水稻新品种,并命名推广。这些品种有:秀优57、盐粳1号、铁粳2号、中花9号、丹粳1号、抚粳2号、辽糯一号,现分别介绍如下:高产、优质、耐旱水稻新品种"秀优57" "秀优57"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