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根肿病严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现状,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症状识别、发生特点入手,提出了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目前发生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该病在浦东新区设施大棚和露地屡有发生。设施土壤酸化是诱发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6月,我们在大洪蔬菜园艺场大棚内开展了为期1年的防治根肿病试验研究,以期探索治理途径与方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大白菜、甘蓝、萝卜、菜薹的基地化大规模种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广泛传播。鄂西北长阳高山蔬菜基地因长年种植萝卜、白菜、甘蓝,根肿病灾区面积逐年扩大,普通品种到了无以复种的地步。武汉市文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育种专家通过10 a多的合作,引进、培育、筛选出了一系列抗根肿病大白菜、甘蓝蔬菜新品种,推荐给广大根肿病发生严重地区的菜农朋友,并介绍了根肿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日本十字花科作物的抗根肿病育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由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明起的根肿病,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日本,于1892年首次报道在甘蓝和芜菁上发生,1978年则开始在大白菜上发生。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根肿病在日本发生面积较小,发病也不严重。自1965年以来,若干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区的根肿病,其发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率都在急剧增加,在日本到处可见,特别是中北部地区,更是个棘手的问题。无疑,集约化种植十字花科作物会增加土壤中的菌量,而土壤的高浓度病菌又会降低化防效果,以至于不得不改种别的作物。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经常性威胁,特别是甘蓝、…  相似文献   

5.
试验目的。近年来,上海郊区叶菜类蔬菜的种植面积增长较快,致使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日趋加重。该病的发病盛期不仅从原来的9~10月份提前至6~7月,而且还后延到11月上、中旬。为控制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危害,我们引进了德固萨太平洋有限公司生产的庄伯伯农药进行试验示范,摸索其应用技术与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丁国强 《长江蔬菜》2010,(13):44-44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专门侵染十字花科作物的病害,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芥菜、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一旦发病,防治难度大,损失很严重。因为消费习惯的原因,上海蔬菜生产中十字花科绿叶蔬菜大约占有60%的面积,由于耕作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普遍。  相似文献   

7.
根肿病为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大,防治难。为探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有效的生态防控方法,作者开展了每茬轮作、每2茬轮作、2茬青菜1茬其他作物轮作、周年轮作等4种轮作模式防治小青菜根肿病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轮作模式中当季小青菜均未发生根肿病,说明轮作可有效预防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轮作换茬过程中,将发生根肿病的植株残体带至田外销毁,减少了田间根肿病病菌休眠孢子的数量,降低了蔬菜根肿病的发生几率,从而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呈严重发生趋势,对蔬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己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对新野当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主要症状、为害特点以及主要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详细的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其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措施,现予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3~1/2。一旦土壤受到根肿病菌的污染,将不再适宜种植十字花科蔬菜,严重制约十字花科蔬菜的商品性生产,迫使生产基地不得不向山区或半山区转移。在大理州鹤庆县辛屯镇海拔约2 195 m区域内,连片种植的107 hm2西兰花就属于这一类型农业种植企业的基地转移。辛屯镇是大理州鹤庆县的北大门,与丽江毗邻,距丽江机场2 km。  相似文献   

10.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又称根瘤病,1877 年由俄国学者Worolin 氏发现其病原,并命名为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属真菌之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根肿病为世界性病害,多发生在温带地区。 任何十字花科蔬菜的感病品种都会被这一病原菌侵染。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可导致十字花科蔬菜产量严重下降,甚至绝收,而发生过根肿病的田块,土壤将长期带菌,不再适宜栽培十字花科蔬菜。该病在欧洲各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发生已久,且普遍严重。  相似文献   

11.
闫世江  张继宁  刘洁 《蔬菜》2009,(12):36-39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早在13世纪就有记载。1878年始由俄国学者worolin氏发现其病原,并命名。任何十字花科蔬菜的感病品种都会被这一病原菌侵染。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可导致十字花科蔬菜产量严重下降,甚至绝收,而且发生过根肿病的田间、土壤将长期带菌,不再适宜栽培十字花科蔬菜。因此,该病严重威胁着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蔬菜》2012,1(7):19-21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新进展李金萍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菜蔬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2(8)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山东青岛等地迅速扩大,危害十分严重,制约着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产业的发展。根肿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经过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13.
妙晓莉  孙丙寅 《蔬菜》2017,(9):72-73
针对近年来根肿病已成为制约太白县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突出问题的现状,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探索,掌握了当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病规律,提出了加强检疫、加强管理、以菌治菌,并辅以相应的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妙晓莉  孙丙寅 《蔬菜》2017,(9):72-73
针对近年来根肿病已成为制约太白县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突出问题的现状,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探索,掌握了当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病规律,提出了加强检疫、加强管理、以菌治菌,并辅以相应的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以下简称根肿病)是目前上海绿叶菜生产中最为突出的土传病害,由于防治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根治,严重影响整个种植区域的蔬菜生产。1蔬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根肿病俗称根癌病,由鞭毛菌亚门真菌芸薹属根肿菌侵染所致,属于专性寄生物,一般只危害十字花科作物。发病症状为在病株主根和侧根上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肿瘤,轻则造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株型矮小,叶片颜色变淡,重则整株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湖北西部高山蔬菜优势产业带迅速形成,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十字花科根肿病日益猖獗,恩施、利川、长阳等许多传统高山蔬菜产区普通品种无法种植,笔者从2011年起,在恩施板桥镇和新塘乡固定调查的20家农户中,已有5户因十字花科根肿病危害导致土壤不能耕种传统蔬菜,而改种药材和经济林木、有的甚至荒芜。选用抗病良种是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读了《抗根肿病白菜、甘蓝新品种介绍及根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防治方法,缓解其对蔬菜生产的影响,首次在根肿病发病严重的设施菜田开展碳酸氢铵熏蒸防治不结球白菜根肿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域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碳酸氢铵处理土壤后根肿病发病率明显降低,防效在50%以上;碳酸氢铵处理后土壤pH值显著上升,但仍处于根肿病适宜发病pH值范围,表明碳酸氢铵熏蒸防治白菜根肿病的机理可能为杀灭根肿病菌孢子。  相似文献   

18.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我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可为害大白菜、小白菜、芥菜、萝卜、荠菜等100多种栽培和野生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在我国南方长年连作、排水不良、提早播种栽培的酸性土壤中发病更为严重。浙江省景宁县一般发病株率可达15%~30%,严重的可达40%~50%,已成为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限制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根肿病的发生蔓延,笔者经试验探索,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肿病(clubroot disease)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大面积发生,明确根肿病的侵染途 径和防治方法对于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对育苗基质人工接种芸薹根肿菌,发现基质带菌可导致十字 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且带菌量越多根肿病发生越严重。在基质带菌量(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为3×103 个·mL-1 的条件下, 采用基质拌药法测定7 种药剂消毒育苗基质对大白菜和花椰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 氟啶胺悬浮剂和10% 氰 霜唑悬浮剂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达到100.00%,而且对大白菜和花椰菜幼苗安全,可以作为基质消毒防治根肿 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严重阻碍我国十字花科作物的产业发展.本文综述了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营养元素、微生物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病的影响,以期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