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04034、A04008和嘧菌酯等药剂在盆栽试验中对水稻稻瘟病表现出很高的杀菌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三环唑。其中A04034的活性最高,EC50仅为2.12μg/mL。10%A04034悬浮剂有效成分40、60、80 g/hm2防治水稻稻瘟病,第2次施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0.50%、94.20%、95.42%。25%嘧菌酯乳油有效成分60 g/hm2的防效为92.82%。10%A04034悬浮剂有效成分60 g/hm2的防效与用25%嘧菌酯乳油有效成分的60 g/hm2的防效无显著差异。10%A04008悬浮剂有效成分40、60、80 g/hm2,第2次施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68.25%、74.98%、76.43%,60 g/hm2的防效低于嘧菌酯。3种药剂的防效均高于三环唑。  相似文献   

2.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禾谷类作物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小麦、谷子、高粱4种禾本科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玉农乐悬浮剂苗后茎叶处理,有效成份推荐量40g/hm2对玉米安全,2倍量80g/hm2对玉米有轻微药害,3倍量120g/hm2对玉米药害严重,植株矮化穗小。推荐量对小麦、谷子、高粱药害严重,苗期死亡;75%宝收干悬浮剂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有效成分推荐量25g/hm2、2倍量50g/hm2和3倍量75g/hm2对4种作物均安全。苗后茎叶处理,3个剂量对小麦均无明显药害。推荐量对玉米安全,高粱有轻度药害,谷子药害严重,苗期死亡。2倍量玉米有轻度药害,高粱药害严重,部分苗期死亡。3倍量玉米和高粱药害严重,玉米不能恢复正常生长,高粱大部分苗期枯死;25%宝成干悬浮剂苗后茎叶处理,有效成分推荐量18.75g/hm2推荐量对玉米安全,2倍量37.5g/hm2对玉米有轻微药害,7d左右恢复正常生长。推荐量对小麦、谷子、高粱均有药害,2倍量药害严重,苗期死亡;20%豆磺隆可溶性粉剂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有效成份推荐量15g/hm2下对4种作物均安全,2倍量30g/hm2和3倍量45g/hm2下对玉米、小麦、谷子安全,高粱有轻度药害。苗后茎叶处理,推荐量、2倍量和3倍量对小麦均安全。推荐量对谷子安全,2倍量和3倍量谷子有轻度药害。推荐量下玉米、高粱均有药害,2倍量和3倍量药害严重,不能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陈文瑞 《植物保护》2003,29(2):53-54
用 50%杀螺胺乙醇胺粉剂600、900、1200g/hm2、6 %密达颗粒剂 7500g/hm2和 2 %灭旱螺颗粒剂 7500g/hm2防治蛞蝓 ,以 50%杀螺胺乙醇胺粉剂 1200g/hm2和 6%密达颗粒剂 7500g/hm2防效最好 ,药后 3d和 7d防效都达 90%以上 ,但药后 14d防效下降 ,仅为 80%左右。建议蛞蝓发生严重田块在药后 10~15d施第 2次药 ,可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安全、高效的胡萝卜田苗后杂草化学防除技术,采用盆钵法研究了13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胡萝卜的室内安全性,并对筛选得到的苗后除草剂进行了初步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3种除草剂中扑草净对胡萝卜的安全性较好,在225 g(a.i.)/hm2剂量下,胡萝卜苗的鲜重为53.61 g,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未出现药害反应;在450、750 g(a.i.)/hm2剂量下分别出现了1级和2级的低级别药害反应;而噁草酮、氰草津、嘧啶肟草醚、双草醚、辛酰溴苯腈、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咪唑乙烟酸、灭草松、噻吩磺隆、双氟磺草胺和氯吡嘧磺隆在推荐剂量下,对胡萝卜鲜重抑制率为19.30%~100.00%,出现了3~5级的药害反应。扑草净对胡萝卜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在剂量为450~600 g(a.i.)/hm2时对胡萝卜田杂草总体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80.56%以上,且对胡萝卜安全,无药害反应。胡萝卜田苗后杂草化学防除建议使用450~600 g(a.i.)/hm2扑草净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可达到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有效防除,且对胡萝卜安全。  相似文献   

5.
降解菌2N3对被氯嘧磺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高效降解菌2N3(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对被氯嘧磺隆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当土壤中氯嘧磺隆的添加浓度为20 mg/kg,每 1克土壤中2N3的接菌量为1×106个菌体时,第30 d时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率为84.6%,对照仅为13.4%;相同2N3接菌浓度下,当土壤中氯嘧磺隆浓度为100 mg/kg时,其降解率为31.1%。以小麦、玉米、黄瓜为供试作物,在土壤中施加 20 mg/kg的氯嘧磺隆, 当每 1克土壤中2N3的接菌量为1×106个 菌体时,小麦、玉米、黄瓜的出苗率分别为85%,82%和79%,且处理组株高高于对照,表明降解菌2N3具有明显减轻氯嘧磺隆药害的作用。研究表明,人工接种降解菌2N3可提高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率,有效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6.
6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40 g/hm2、50%醚菌酯干悬浮剂40 g/hm2、15%氯啶菌酯乳油60 g/hm2、12.5%腈菌唑乳油50 g/hm24个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7.5%、83.6%、82.8%、和81.7%,优于常用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 g/hm2的防效74.8%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防效68.0%。结果说明,氯啶菌酯、烯唑醇、醚菌酯和腈菌唑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几种药剂防治三化螟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年在三化螟重发区安徽省庐江县进行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 2代三化螟药剂和剂量为40%氟虫腈·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1350g/hm2、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45%杀虫双可溶性粉剂喷雾和毒土撒施各1650g/hm2、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g/hm2,各施药 2次 ,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100.0%、100.0%、95.0%、78.2%和 92.9%。防治3代三化螟喷雾 1次 ,设 30%杀·锐可湿性粉剂 750、1050、1350g/hm2,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81.3%、85.4%和 89.4% ,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药剂 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900g/hm2。各处理保苗效果与虫口减退率趋势一致 ,未发现对水稻有药害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品系958R和335R在大田条件下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表现,利用甲咪唑烟酸、砜嘧磺隆、唑嘧磺草胺3种除草剂对郑单958、958R、先玉335、335R共4种玉米杂交种进行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每种除草剂设3个处理剂量(1、3、9倍推荐剂量),并于施药2周和4周后进行株高测定,于收获晾干后测产。结果表明,在甲咪唑烟酸216、648 g(a.i.)/hm2处理下,郑单958和先玉335均已绝产,而958R和335R产量均未受影响;在砜嘧磺隆或唑嘧磺草胺高剂量处理下,常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株高的最高降幅分别为25.7%和35.2%,田间药害反应显著,而958R和335R则抗性反应显著。研究表明,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杂交种具有良好的田间抗性,不仅能有效解决玉米田砜嘧磺隆和唑嘧磺草胺等ALS除草剂的药害问题,还能够通过引入甲咪唑烟酸等新的ALS除草剂更好地防除玉米田的杂草。  相似文献   

9.
2005-2006年在小麦苗期至拔节期分别进行了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的最佳施药剂量、施药适期、作物安全性、不同喷雾器类型等施用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在120~240 g/hm2剂量下,冬前施药90 d后的鲜重防效为77.7%~90.2%;200 g/hm2株防效约95%。春后施药150~360 g/hm290 d后的鲜重防效为79.6%~91.0%;300 g/hm260 d后的株防效为84.1%~91.4%。  相似文献   

10.
安全剂R-28725保护玉米免受氯嘧磺隆药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安全剂R-28725对玉米的保护作用及对氯嘧磺隆的解毒机理。当氯嘧磺隆的使用量为5、10、15 g/hm2时,加入R-28725能够明显提高玉米株高、株鲜重和产量,直接增加玉米体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氯嘧磺隆与谷胱甘肽的轭合,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