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当板栗进入结果期后,少量金龟子的存在(危害程度30%以下)对板栗当年产量和单果重并不产生显著影响,一般不需对其进行药物防治;当金龟子危害程度超过30%时,可采取相应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方法,而建园当年和幼龄期板栗,金龟子危害会严重影响板栗早期丰产树冠的形成,应及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龟子对果树特别是幼龄果树为害相当严重,本项目对白城市幼龄果树所发生的黑绒鳃金龟子和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采用六六六加敌敌畏按3∶1混合剂进行化学防治,防治效果达98.6%。  相似文献   

3.
板栗矢尖蚧、梨圆蚧在禄劝县海拔1500~2000m的板栗种植园内混合发生,两种虫害1年均发生3代,其中较低海拔栗林梨圆蚧发生严重,矢尖蚧发生较轻;阳坡栗林矢尖蚧危害严重,阴坡栗林梨圆蚧危害严重.对板栗物候和两种蚧虫生活史的观察得出,药物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板栗抽梢现蕾期(4月上旬)及落叶期(11月上旬).防治试验表明利用速扑杀和氧化乐果喷雾防治两种蚧虫效果良好,其中速扑杀1000倍液防治这两种蚧虫效果最佳,矢尖蚧的虫口减退率达99%,梨圆蚧的虫口减退率达95%.  相似文献   

4.
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板栗树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板栗红蜘蛛、桃蛀螟、板栗透翅蛾、舟型毛虫、栗毒蛾、金龟子类、刺蛾类等20多种,其中以板栗红蜘蛛、桃蛀螟、发生最普遍,对板栗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最大,现将其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景宁县鹤溪林场板栗林遭金龟子危害严重。1998年以来,对板栗林金龟子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21种,并对金龟子成虫危害板栗部位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果园害虫--铜绿金龟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金龟子是果园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危害植物根系,使寄主植物叶子萎黄甚至整株枯死,而成虫主要群集危害植物叶片,喜食柿子叶、葡萄叶、板栗叶等。同时也危害大豆、花生、甘薯、苜蓿等其他农作物。如果防治不及时,可导致危害成灾,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此简介铜绿金龟子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章古台地区引栽平欧杂种榛过程中出现的金龟子严重危害进行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化学防治、无公害防治以及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防治喷施乐斯本乳油防效可达98.3%,但对益虫和天敌均有毒杀效果,故化学防治方法应慎用;无公害防治通过对灯光诱杀和糖醋酒液2种方法的比较,考虑防虫效果及投入成本等多因素,认为高效宽谱诱虫灯不失为一种控制金龟子虫口密度的有效手段;生物防治将在未来害虫防治技术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对蓖麻杀虫效果的观察和记录,证实了蓖麻对金龟子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8.
控制金龟子危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压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9.
沙地榛园金龟子防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章古台地区引栽平欧杂种榛过程中出现的金龟子危害突出的现象进行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化学防治、无公害防治以及生物防治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防治中喷施乐斯本乳油效果可达到98.3%,但药物防治对益虫和天敌均有毒杀效果,故化学防治方法慎用;通过对灯光诱杀和糖醋酒液2种无公害防治方法比较,考虑防虫效果及投入成本等多因素后得出高效宽谱诱虫灯可作为一种控制虫口密度的有效手段;生物防治将在未来害虫防治技术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对蓖麻杀虫效果的观察和记录,证实了蓖麻对金龟子有效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栗链蚧 (AsterolecaniumcastaneaeRussell)是东海县板栗生产上的一种主要虫害 ,发生面积大、程度重 ,严重威胁板栗的发展。 1997~ 2 0 0 1年 ,我们在东海县的山左口乡、房山镇两地 ,对该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摸清了栗链蚧在当地的发生规律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1 危 害栗链蚧的雌成虫和若虫主要危害板栗的枝干。枝干受害后表皮下陷 ,凹凸不平 ;当年生新梢受害后 ,表皮皱缩、干裂 ,秋后干枯而死。越冬成虫的形状、颜色、大小均和栗树枝条表皮的皮孔相似 ,在低虫口时极易混淆 …  相似文献   

11.
通过3年的调查研究,弄清了为害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I.)的主要病虫种类及危害特性,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板栗物候的相关关系,编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年历,对一年中板栗病虫害何时发生及如何防治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尹淑艳  孙绪艮 《林业科学》2002,38(4):105-110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板栗加工现状及剩余物利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我国板栗年总产量达46.98万t,占世界板栗总产量的60%,板栗产量增加,板栗制品日益丰富,笔者从板栗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板栗制品加工的现状、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板栗剩余物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板栗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及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引进的云栗15、云栗22、云栗44及昭通大板栗等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板栗早实丰产试验。探讨了板栗园的整地和建植方式、授粉树种的合理配置、整形修剪、适时摘心等种植技术措施以及优良种与合理密植对早实丰产的影响。进一步阐述适时适当合理施肥、林地水肥管理、管抚、林农间种、环割和倒贴皮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板栗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板栗巢沫蝉Taihorina sp.属同翅目Homoptera,沫蝉科Cercopidae,是危害板栗的重要枝梢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危害。采用定点观察法对其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涂干包膜法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湖北恩施每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每年5、7月是若虫的孵化盛期。采用氧化乐果2~5倍液在树干基部涂药液包扎法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昆明地区板栗产量和质量,就不同提质增效措施对板栗丰产的重要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提质增效措施对板栗丰产的重要程度排序为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在昆明市宜良县20 hm^2实验地上通过实施2年多的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提质增效技术措施,使板栗平均产量提高到4718.32 kg/hm^2,是改造前的1.59倍,丰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打孔塞药防治板栗栗红蚧雌成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红蚧(Kermes nawae Kuwana)是板栗主要害虫之一,采用不同浓度的6种农药对板栗栗红雌成虫进行打孔塞药防治试验,结果显示,40%氧乐果乳油防治效果达88%。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板栗病虫害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近5a浙江省主要板栗病虫害发生危害基本情况及其与预测预报的关系,分析了目前预测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应建立预测预报系统进行科学监测。  相似文献   

19.
对桐庐板栗病虫发生的主要种类和为害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当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板栗绛蚧是板栗枝干上主要的刺吸性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江西等省的板栗产区。此虫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3 975粒。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好。黑缘红瓢虫、寄生蜂和芽枝状芽孢霉菌是显著控制虫口密度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