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山地主要造林树种生长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省喀斯特山地临时性干旱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问题,分别测定了花椒、香椿等24个主要造林树种水分耗损量,根据不同树种3、4、5、6月份生长所需水量,为喀斯特山地造林树种和造林季节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皖东、皖南、皖北的典型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调查、更新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徽省石灰岩山地的适生树种.结果表明青檀、榉树、朴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榆科树种为皖东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最适树种;麻栎、枫香、黄连木、马尾松、湿地松、侧柏、刺柏、青檀为皖南石灰岩山地造林宜选树种;栓皮栎、板栗、麻栎、青檀、侧柏、杜梨、泡桐等树种为皖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该研究将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绿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高原寒旱山地进行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以及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方式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选择抗旱树种、采用汇集径流提前整地、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措施,以及选择阴坡地春季造林,可以提高寒旱山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从林冠截留、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水文性质等方面,研究了石质山区花岗片麻岩山地不同的造林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试验林的涵养水源作用。同时提出了花岗片麻岩山地造林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为刺槐、五角枫、山槐、车梁木和臭椿。  相似文献   

5.
沙地和丘陵山地樟子松造林技术默青樟子松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优良针叶造林树种,是解决“三北”防护林体系中造林树种单调,针叶树种比例过小的理想树种,1986年由自治区林业局三北站下达任务,敖汉旗林业局承担了樟子松沙地和丘陵山地造林技术的中间试验项目。在认...  相似文献   

6.
乌江流域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措施制订应以围绕树种水分平衡,即解决土壤与苗木间水分供需矛盾为核心,在基础研究和试验研究结果基础 ,制订出适宜喀斯特石质山地人工造林的配套技术,包括树种选择,育苗,整地,造林方法,林分结构和幼林抚育等。按此配套技术实施,可取得较高的造林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相思类树种造林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适生树种稀少的现状,开展了相思类树种的引种造林试验。10a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丘陵山地引种保存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3种相思对贫瘠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这3种相思是沿海丘陵山地较为理想的造林改土树种。  相似文献   

8.
贵池石灰岩山地生态型经济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池州市贵池区石灰岩山地生态型经济林多年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石灰岩山地造林规划、树种选择、整地方式及造林季节等生产经验。并简要介绍了贵池区在石灰岩山地栽培枣树、石榴、青檀的技术要点,为相关地区推广和经营生态型经济林提供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棕南进行山乌桕等24个乡土阔叶树种山地造林对比试验,4年生结果显示,24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山地造林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树种选择。24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高生长与胸径(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01)。根据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山乌桕、枫香、山杜英、拟赤杨、石栎、木荷、杨梅在山地造林表现较优,可作为当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0.
提高干旱山地针叶树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汪民(河北林校)目前,我省尚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大部分在石质山地阳坡,上层薄、植被少、蒸发量大、降水少,造林很难成活,已成为林业“啃骨头”的艰巨任务。油松、侧柏等针叶树种虽然适应性强,是比较好的山地造林树种。但是...  相似文献   

11.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皖东石灰岩山地次生林演替趋势与树种的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研究分析琅琊山天然森林群落演替趋势、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皖东石灰岩地区立地分类的基础上 ,探讨了皖东石灰岩山地的适宜造林树种 ,从而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的绿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青檀、榉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榆科树种 ,由于在生理上对高钙、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较好适应性 ,同时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而是皖东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乐昌龙山林场进行山乌桕等43个乡土阔叶树种山地造林对比试验,4年生结果显示,43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北江流域山地造林成功的技术关键之一是树种选择.43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高生长与胸径(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0 1).根据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山乌桕、黎蒴、冬桃杜英、枫香、山杜英、拟赤杨、网脉山龙眼、石栎、荷木、杨梅、拐枣在北江流域山地造林表现较优,可作为当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4.
日本扁柏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日本扁柏在新宁高海拔山地、低山丘陵及石灰岩地区引种造林的经验,对采种、育苗,造林等应用和物候期、生长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为我省高海拔山区与石灰岩地区造林树种选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北省山地造林成活率低、成林难的2个主要问题,从合理规划、慎选树种、提高造林技术、加强栽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厦门同安祥溪林场位于闽南沿海地区,由于历史上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原有天然阔叶林几乎被砍殆尽。建场初期,造林树种以杉木、马尾松为主,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杉木生产缓慢,马尾松则易受松毛虫等为害,为改变造林树种较为单一局面,探寻适合林场及闽南沿海山地发展的造林树种提供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17.
山杏是喜光、抗寒、耐旱、深根、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是北方瘠薄山地、沙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孟滦林管局孟滦林场在滦河两岸洽沙造林、瘠薄山地造林中有很多成功实例,为了总结经验,提高造林效果,达到一次成林的目的,我们认为山杏育苗的关键是抓好育苗技术,提高苗木质量,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人工混播造林试验,于1991~1992年在永胜大龙潭、猫猫山和水平水泄3个造林困难的地区进行。选用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等树种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还分别进行了云南松与车桑子、银荆、黑荆、滇合欢、红木荷、金合欢的混播造林试验。经3、4年的试验,通过对各参试树种的种质评价,落种状况、出苗率、成苗率和各成苗期,苗木生长状况的观测。得出以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作为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混播造林种较好。可在今后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环境。  相似文献   

19.
珍贵树种山地造林新技术——丛植混交林营造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珍贵树种用材林经营周期长、良种使用率低、培育及经营技术欠缺,较多树种尚无法大面积山地造林的现状,本文在借鉴丛植造林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应用目标树经营法等森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出了适合珍贵树种大面积山地造林的丛植混交林法,包括"针阔同丛混交法"、"阔丛针单混交法"和"阔叶异丛混交法",并介绍了此3种丛植混交法的树种配置技术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竹柏在目前主要作为园林树种栽培,除20世纪70年代福建林学院在西芹镇山地造林一片外,其他地方罕见山地造林报道。竹柏种粒大,种子含油率高,是优良的油料能源树种之一。为此,总结了多年的造林经验,开展了竹柏山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竹柏能源林的纯林造林关键技术,为竹柏能源林的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