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芹菜、白菜、胡萝卜等柱形蔬菜在真空预冷过程中蔬菜表面温度、内部某一位置温度、中心温度以及真空室的温度、真空室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蔬菜真空预冷后的失水情况。结果表明,对于柱形叶菜类蔬菜真空预冷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冷却方式。实验中使用了罗茨水环机组代替旋片式真空泵来解决真空泵润滑油乳化所带来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盒装荔枝果实降温特性数值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冷库带包装荔枝预冷果实温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建立了基于气调保鲜试验平台的荔枝果实预冷二维数值模型。结合荔枝果实及包装物理特性,对预冷过程中荔枝果实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厢体和包装内流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通风风速可以减少预冷时间,但会增大包装内荔枝果实间的温度差异性;当风速达到6 m/s以上,预冷时间减少放缓,果实温度变异系数趋于稳定,约为0.25;降低隔板空气出口温度可以有效促进荔枝果实降温,但会增加包装内荔枝果实间的温度差异性。经试验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平均误差率为1.91%,均方根误差为2.34%。  相似文献   

3.
真空预冷是通过抽真空、降低冷却介质的压力和相对湿度,促使叶菜表面游离水分快速汽化而迅速降低蔬菜温度的一种预冷方法,菜心、芥兰等叶菜较适合采用这种预冷方式。在预冷过程中需要对预冷室内蔬菜各部分的温度和室内压力进行测定,找出在真空预冷状态下叶菜温度下降和压力、时间的关系,以及叶菜各部位的温度差异,为指导保鲜生产提供依据。 为进行深入的试验研究,测试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真空预冷机理,优化真空预冷设备,需要实时测量真空预冷过程中真空室中的压力、捕水器的温度、果蔬的温度和质量等多个参数的变化。本文简述了自行设计的真空预冷实验装置的组成及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将质量传感器成功地引入真空室,完成了产品质量在真空预冷过程中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5.
龙眼压差通风预冷装置风速控制与能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龙眼的物理特性,设计了一套龙眼压差通风预冷试验装置.根据果蔬压差预冷7/8时间特性,通过试验得到了龙眼包装箱压差与风速关系以及异步电动机频率与风速关系.进一步研究龙眼压差预冷装置能耗与风速关系可知,对于龙眼果实,较小的风速预冷能耗较小,预冷时间较长;当预冷时间按要求设定时,在风机允许范围内控制风速按一定规律递增,直到龙眼终止温度,可以在设定时间内完成龙眼预冷,且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6.
荔枝压差预冷包装箱内气流场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流组织是压差预冷过程中影响预冷时间和效果的重要因素.采用标准k-ε模型和SIMPLE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荔枝压差预冷包装箱内的气体流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包装箱长度与箱内静态压力关系的拟合方程,拟合精度为0.817,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与模拟得到包装箱内部相对压力的大小随包装箱长度的变化规律呈线性正相关趋势,其中进风口压力最大,出风口压力最小.  相似文献   

7.
真空预冷处理对青花菜贮藏期间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真空预冷技术应用于冷藏保鲜青花菜的预处理中,研究了真空预冷处理对青花菜在5℃贮藏期间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进行预冷处理样品相比,真空预冷抑制了青花菜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其中失重率减少了2.18%;改善了青花菜的感官品质,减少了叶绿素和维生素C的损失,并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起到了延缓青花菜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冬季供热温室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FC)的60%、70%、80%)对其根冠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土壤含水率变化得出各处理植株耗水强度变化规律。分析表明,80%FC下限处理结球期白菜株高、冠幅、结球直径以及0~30cm土层内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均要高于中、低水分处理,其冠层发育及根系分生能力较强;高水分下限处理会显著降低白菜还原型Vc含量。温室内蒸发力较强,苗期、莲作期各处理植株耗水强度无明显差异,结球期高水分下限处理植株耗水量总体高于其他处理,生育末期由于停止供热等因素耗水强度均有所下降;70%FC处理白菜水分生产效率最高(79.90kg/m3)。综合考虑产量、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冬季温室供热条件下选择田间持水率70%的水分下限为设施栽培白菜的最优灌溉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型蓄冷式带柄鲜枸杞真空预冷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真空预冷装置体积大、能耗高,且捕水器捕水量不能适应水蒸气蒸发量等,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台基于盐水蓄冷的小型枸杞真空预冷装置。根据技术要求建立了枸杞真空预冷数学模型,对枸杞表面传质边界层进行了理论分析,对真空泵、真空预冷冷负荷、盐水蓄冷系统以及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关键部件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并试制出一台小型蓄冷式带柄鲜枸杞真空预冷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真空预冷装置能够在879s内将8.714kg带柄鲜枸杞的中心温度降至保鲜温度4.0℃,在补水率4.50%情况下鲜枸杞失水率为5.29%;该装置捕水器设计捕水率为75.00%,实际捕水率为79.32%;试验期间盐水箱中盐水温度从-20.1℃升高至-9.8℃,盐水所蓄冷量保证了真空预冷过程的顺利完成,通过调节盐水泵、改变盐水循环速度实现了捕水器捕水量与水蒸气蒸发量的平衡,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果蔬真空预冷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艺原理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在该系统中被小型PLC所取代,通过程序设计和PLC选型的方式保障果蔬真空预冷机自动控制的实现,从而使预冷机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冷凉地区膜下滴灌大白菜耗水规律及节水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冷凉地区露地大白菜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耗水规律与节水潜力,在张家口市灌溉试验站内使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采用灌水下限指标控制灌水的方法,研究了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大白菜生育期内蒸发蒸腾与棵间蒸发规律,并通过与常规滴灌和膜孔畦灌的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对比,揭示了膜下滴灌在该地区节水增产潜力.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大白菜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214.76 mm,其中:幼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4.76,73.56和126.44 mm,日均蒸腾强度为3.64 mm/d;全生育期棵间土壤蒸发量41.10 mm,占总耗水量的19.14%.膜下滴灌相比常规滴灌、膜孔畦灌减少大白菜耗水量14.25,94.17 mm,棵间蒸发与膜孔畦灌相近,相比常规滴灌减少16.18 mm(28.25%),但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可以分别达到80 439.75 kg/hm2,350.24 kg/(hm2·mm),374.56 kg/(hm2·mm),相比常规滴灌提升11 152.65 kg/hm2,18.89 kg/(hm2·mm),72.54 kg/(hm2·mm),相比膜孔畦灌提升14.7 kg/hm2,134.11 kg/(hm2·mm),114.23 kg/(hm2·mm).  相似文献   

12.
预冷可以迅速地排除果蔬采后的田间热,降低呼吸作用,延缓其成熟衰老的速度,提高贮藏寿命。通风预冷因其适应性广、投资和运转费用少,易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是较为实用、有效的预冷方法。为此,利用通风预冷试验台,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通风预冷过程中单颗龙眼的温变特性;同时,研究了冷风温度、通风速度对预冷速度的影响,为开发强制通风预冷设备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龙眼果实差压预冷过程中的阻力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建立了龙眼差压预冷试验台,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龙眼果实的通风阻力特性。结果表明,风速与压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Ramsin方程来描述,压差与风速近似呈平方关系。研究了包装箱的开孔形状与开孔率对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风速和开孔率条件下,圆形开孔的压力损失较小,矩形开孔的压力损失较大,龙眼差压预冷包装箱的开孔率大于15.5%时,压力损失小而且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15.
肉松是我国传统肉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以鸡肉肉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终止温度及环境温度对真空冷却中肉松质量损失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肉松真空冷却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生产的肉松的感官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却肉松的质量损失率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终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肉松真空冷却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含水率15%、终止温度25 ℃和环境温度10 ℃。相较自然冷却工艺,真空冷却工艺生产的肉松在主要营养成分方面没有变化,但在主要的感官评定指标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种子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其大面积、产业化种植使得机械化收获需求日益增长。针对人工收获效率低、常规脱粒方式下种子破碎率高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弹性短纹杆-板齿、柔性圆头钉齿等脱粒元件与圆管凹板组合的大白菜种子脱粒装置。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脱粒滚筒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验证脱粒滚筒结构的合理性。选取喂入量、滚筒转速及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种子损失率和破碎率为试验指标开展了响应面优化及田间对比试验,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并对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滚筒转速为726r/min、脱粒间隙为22.3mm、喂入量为1.73kg/s时,种子损失率为0.68%,破碎率为0.39%。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对收获期大白菜种子的低破碎率机械化脱粒作业。  相似文献   

17.
西兰花压差预冷技术和设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兰花单体与筐装的冷却特性与规律.进行了数学建模,数据采集,对比试验,设计了压差预冷库,总结了技术规范,使西兰花的预冷速度大大加快,西兰花的新鲜度指标大大提高,省时、省电、节本增效显著,提高了出口竞争力,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菜田条件下,选择有代表性的春小麦白菜、芹菜白菜2种轮作体系,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以空白和单施有机肥为对照,研究了2种轮作体系下,不同水氮措施对春小麦白菜、芹菜白菜轮作体系中氮素利用与平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的推荐施氮处理(W2N3)对春小麦、芹菜、白菜的产量、吸氮量与传统灌溉的差异不大。节水灌溉的推荐施氮处理(W2N3)处理与传统灌溉的习惯施氮处理(W1N3)的处理相比,春小麦的产量提高6.7%,芹菜的产量提高12.2%,麦后复种白菜和芹菜复种白菜产量分别高5.9%、22.4%;在氮素平衡方面,氮素输入项中,施氮量和生育期内氮素矿化量占主要比例,氮素输出项中,作物吸收和氮素表观损失占很大比例,春小麦白菜轮作中,推荐施氮处理(N3)氮素损失比传统施氮损失分别低53 kg/hm2(传统灌溉)、47 kg/hm2(节水灌溉),节水条件下的推荐施氮处理(W2N3)比传统灌水的习惯施氮处理的无机氮(Nmin)残留减少了13 kg/hm2,芹菜白菜轮作体中,推荐施氮处理氮素损失比传统施氮损失分别低77 kg/hm2(传统灌溉)、83 kg/hm2(节水灌溉),节水条件下的推荐施氮处理(W2N3)比传统灌水的习惯施氮处理的无机氮(Nmin)残留减少了3 kg/hm2。不同轮作条件下节水的推荐施氮处理和习惯施氮处理均比传统灌溉的土壤残留硝态氮高,而且主要分布在0~60 cm表层。春小麦白菜土壤残留硝态氮均比芹菜白菜低,而且分布规律不一致,尤其是在底层180 cm处土壤残留硝态氮含量芹菜明显高于春小麦。  相似文献   

19.
在大白菜需水量试验成果基础上,继续开展水肥试验,旨在探究冀西北高寒地区水肥作用对大白菜产量、水分生产率及品质的影响。根据大白菜各生育时期需水规律,2018年进行水肥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每次灌水定额分别为210、180和150 m3/hm2,施肥量为100%、85%和55%。2019年试验设置100%、85%、70%及55%共4个施肥量水平,对肥效应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大白菜产量、水分生产率和品质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变化规律一致,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施肥量对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肥量增加,硝酸盐含量增加,呈正相关关系;低灌水水平下,随着施肥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增加,充分灌水条件下随着施肥量降低,维生素C含量增加。在研究区域内,大白菜全生育期适宜的灌溉定额为1 100~1 300 m3/hm2,施肥量为450~5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