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4—1995年对参加共同鉴定的4对新蚕品种即春秋用品种“夏协一号”、“57限×782”和夏用高温造品种“东43C×7.2”、“21·伦×65·苏”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和农村鉴定工作。1996年4月29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在广州东方丝绸大夏召开了桑蚕新品种审定会议,审定结果:由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育成的夏用品种“东43C×7·2”获得了审定通过,另外,其他3对蚕品种有待一年后再行缓审。  相似文献   

2.
繁育桑蚕“两广二号”原种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新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自1992年春通过广西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以来,在我区推广很快。仅1992年和1993年两年饲养蚕种量达99.3万张,占全区全年蚕饲养置70%和80%。该品种不仅具有好养、茧质优、产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782·882”、“云·山×东·海”、“501·502×116”等6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央农牧渔业部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的通知,同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新品种的审议意见,我区选育的早秋用蚕品种“群芳×朝霞”(539B×7532),其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供全国试养、推广.同时通知可供全国试养、推广的新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用蚕品种“春蕾×明珠”(春试一号×春试二号)、“菁松×皓月”(春试三号×春试四号)和早秋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5.
2015年-2016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桑蚕新品种锦·苑×绫·州进行了两年实验室鉴定.根据蚕期饲养表现和茧质成绩、丝质成绩以及综合经济性状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锦·苑×绫·州在广东试验点的饲养表现及性状特点,为国家蚕品种审定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荣海(5·4)的选育从1984年开始,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选择培育而成。选育的目标是新品种荣海×锡盛(5·4×24·46)的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目前推广品种苏5×苏6。5·4×24·46先后经两年省实验室共同鉴定(6个单位参加)和两年省农村生产鉴定(5个单位参加),经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1991年、1992年春期参加全国蚕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7.
桑蚕新品种“两广2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配的四元杂交种.该品种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农村饲养、种场繁种及有关缫丝厂测试鉴定.分别比两广当前推广的“桂夏2号”和“两广1号”提高.自治区桑、蚕品种审定小组接受育种单位的申报.依据农业部(80)农业(经)字第9号关于《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于1992年2月29日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8.
家蚕新品种粤枫一号是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育成的适用于华南蚕区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高温造饲养的夏用四元杂交种,其杂交型式为“东43C·芙蓉×7532·2065”(即“C·芙×7·2”),于1997~1998年参加我省新蚕品种共同鉴定,1999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组织的审定,并可  相似文献   

9.
<正> L8081·L8191×L4白朝 92·L4白 82(川蚕11号)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双限性四元中秋用品种。1993~1994年参加全国蚕品种鉴定,认为有龄期经过短,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和茧质优等特点。1995年10月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10.
<正>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应用,日本是在1906年开始的。我国从1927年夏蚕开始推广一代杂交种,到三十年代就全面应用。陕西在五十年代推广和普及了一代杂交种。我国1981年成立了国家桑蚕品种审定组织,先后审定了春蕾×明珠、菁松×皓月、浙蕾×春晓三对春用品种,群芳×朝霞、秋芳×明辉、新杭×科明、芙蓉×湘  相似文献   

11.
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广东省新蚕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8年至1999年对春秋用品种57限·芙蓉×782·湘晖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室内鉴定和农村生  相似文献   

12.
<正> 菁松×皓月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春用多丝量蚕品种。菁松是781×757的杂交固定种,皓月是782×758的杂交固定种。该品种于1973年着于培育,1976—1980年进行实验室鉴定,1980—1981年两年参加了全国鉴定,在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七个共同鉴定点鉴定结果,其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于1982过全国审定,供全国试养推广。该品种先后在浙江、  相似文献   

13.
<正>华·秋×松·白是湖州蚕研所经过多年筛选组配育成的四元夏秋蚕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丝质优、抗氟性强等特点。已于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可作春秋兼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1995—1996年两年桑蚕品种国家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3×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有“绿·萍×晴·光”、“夏7×夏6”、“花·丰×8B·5A”、“秋西×夏D”、“821×854B”等五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15.
家蚕新品种粤枫三号(全称“五·选×28·32”)是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合作承担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第四批项目育成的四元杂交蚕品种,适应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南部等华南蚕区全年饲养。该品种在2004~2006年参加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审定鉴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广东现行生产品种两广二号,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抗氟化物和大气污染、好饲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蚕种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已于2006年12月14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6.
“芙蓉×湘晖”桑蚕新品种是湖南蚕桑科学研究所近年育成的一对优良新品种,1986年通过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经农牧渔业部批准供各蚕区推广。国家审定认为这个新品种孵化、上簇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新品种从育种、鉴定(包括省实验室共鉴、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蚕品种鉴定)、大面积中试到1998年正式推广,长达十几个春秋,跨越三个五年计划.江苏省第五代家蚕品种由5对新品种组成,即本省育成的春用品种苏·海×瑞·春(5·4×24.46)、春·蕾×锡·方和中秋用品种苏·菊×明·虎(9·7×10·14),引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春用品种苏·镇×春·光和中秋用品种871×872.以上5对品种均经过全国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合格,可以在我国主要蚕区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东_(43)”及“东_(43)×7532·湘晖”组合是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选配出来的夏秋用新蚕品种。1988年到1991年,在翁源县由少到多、逐步扩大饲养。几年来,共饲养原种1871张,制得普通种95716张,大田饲养杂种91792张。无论是原种还是普通种都普遍受到欢迎。省蚕桑品种鉴定网点于1990年至1991年,以现行蚕品种“新九×7532”为对照,对“东_(43)×7532·湘晖”组合进行了两年实验室,一年农村的品比鉴定。1992年1月27日,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举行二届二次会议,按《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条例(草案)》对两年来的饲养鉴定成绩与丝质鉴定  相似文献   

19.
一、群芳朝霞在湖南引进、推广及经济效益群芳、朝霞是广西蚕业指导所于1977年选育成功的2化性白茧中中、日日杂交固定种.其中群芳系[753×新九(九白海×苏17×中华)]×龙白,原名"539B";朝霞由[(苏16×658)×东肥]×782选育而成原名"7532".1982年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供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0.
“桂蚕一号”(9·10×7·10)新品种今年已通过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即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其与“两广二号”品种比较,具有强健、高产、茧大、丝长、质优的特点,单产增长超过10%以上。笔者凭多年工作经验,桑蚕新品种推广应注意以下几点,新品种推广才能顺利进行。1 先搞好新品种示范点,以点带面桑蚕新品种在全面推广应用前,应认真选择好基地进行示范,每一个新蚕品种都有其自身的长处,也有相对的不足,桑蚕新品种的应用推广不能光靠单方面或行政命令说推广就推广,简单行事,其结果多半事与愿违。要想成功地在农村推广应用,最好是县(市)蚕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