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药在生产中.经常发生山药炭疽病、山药茎腐病、山药叶斑病、山药根结线虫病等。主要靠种子、土壤、粪肥等进行传播。以上病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山药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效益减少。  相似文献   

2.
山药在栽培过程中,因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各种奇形怪状,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权、下端分权、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这些统称为畸形山药。  相似文献   

3.
山药为薯蓣科形成根状块茎的藤本植物,块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省兖州市山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山药栽培过程中,常因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畸形,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权,下端分权、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严重影响了山药的商品性能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4.
山药在生产中,经常发生山药炭疽病、山药茎腐病、山药叶斑病、山药根结线虫病等.主要靠种子、土壤、粪肥等进行传播.以上病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山药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效益减少.  相似文献   

5.
畸形山药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为薯芋科根状茎组植物,块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兖州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山药栽培过程中,常因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畸形,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权、下端分权、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严重影响了山药的商品性能和内在品质,造成产量降低效益下滑,挫伤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为此,我们通过广泛的深入实地调查、大田试验,查资料、作分析,基本弄清了鲁西南地区山药畸形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药近几年在鄂西南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常年栽培2700多公顷。2003年达到3300多公顷.产值过亿元.已成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的发生逐年加剧.特别是山药炭疽的为害更加突出,常年减产20%左右.严重年份达到50%,给广大种植山药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山药炭疽病在鄂西南地区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初步摸清了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粘多糖等,还含有尿囊素、山药素、皂苷、胆碱、盐酸多巴胺等药用成分,是药食同源的食品,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功效,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因此,利用山药研制的山药保健果冻,既改善了山药的口味,又增加了果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吉金金 《河南农业》2011,(10):21-21
山药又称薯蓣,为药食兼用草本植物,其块根和零余子可入药或食用,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等多种功效。武陟县自古以“怀”相称,盛产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号称四大怀药,所产怀山药的主要品种为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本文主要介绍铁棍山药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笔者简要介绍了铁棍山药的特征特性及适宜铁棍山药生长的自然条件,对铁棍山药的炭疽病、枯萎病、褐斑病、根腐病、线虫病、蛴螬、叶蜂等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论述,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铁棍山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方式栽培山药,容易出现多毛、表皮粗糙、弯曲和分叉等现象,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商品性。而采用塑料套管栽培山药,不仅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山药的商品性,而且山药伤损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省工省时、收获方便、一次投资多次使用等优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富民县山药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准备、中耕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及山药采收等,在山药整个栽培过程中,注重从根本上减轻山药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以农业防治为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对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选对品种。选好种苗1、选对品种。选择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少药等品种。细毛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的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2、选好种苗。种苗的使用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栽子(即山药块茎上端有芽的一节,一般长3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其性平、凉润、健脾补肺为上品药材,在浙江省温州等地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山药供不应求,在温州、台州等浙南山区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发展山区经济的主导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是山药的炭疽病严重发生。山药炭疽病有性态是由子囊菌亚门围小丛壳属侵染引起,无性态属半知菌亚门盘长孢状刺盘孢^[1]。侵染后叶片病斑圆形至椭圆形,湿度高、光照弱时,病斑中间灰白色至暗灰色,边缘深绿色,病健界限明显。后期病部两面生出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叶枕发病整叶枯死;叶柄基部发病后,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期病部呈褐色干缩,使叶片脱落。  相似文献   

14.
鄂西以种植细毛红皮山药为主,山药品质好,营养丰富,棒长个大,商品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和外商欢迎,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但是,由于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种植年代的延长,各种病害已呈严重发生趋势,特别是山药的地下害虫已  相似文献   

15.
勤耕 《油气储运》2006,(12):29-29
山药,别名鲜山药(江苏)、怀山药(河南)、山薯(福建、广西)、理毛条(云南)、山药薯(湖南)等,以根茎入药或食用,具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系药食之佳品。全国年正常销售量为600万千克。山药可加工成毛山药、光山药和出口山药,其经济价值相差较大。山药每年12月至翌年1月采收,现将其科学贮藏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药中含有大量的黏蛋白、薯蓣多糖、皂苷、尿囊素、各种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皮下脂肪堆积;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等功效。福建山药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山药主要原产地及重要生产地之一,我省山药种植面积近3万  相似文献   

17.
山药为薯芋科根状茎植物.块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山药的栽培过程中,因栽子质量、栽培措施、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烂种、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单产降低,效益下滑,个别地块甚至绝产.严重伤害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此.我们通过广泛的深入实地调查、大田试验,查资料、作分析,基本弄清了鲁西南地区山药发生烂种死苗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药又名薯蓣、脚板苕、白苕、山薯等,可作粮、菜、草药用,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十多种营养成分,干制入药为滋补强壮剂.由于山药具有这些优点,所以在山东济宁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各种名贵山药,如:济宁的米山药,每年大量向外出口.但是山药的病虫害发生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山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每千克山药售价达到18元,每667平方米扣除种苗、肥料、人工等成本6000元,纯收入1.2万元,我种植了1.33公顷山药,收入24万元。”山东省定陶县陈集镇陈楼村的陈海福,谈起山药面露喜色。和他一样兴奋的山药种植户在陈集镇已有2000多户,  相似文献   

20.
山药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测定结果表明,山药含蛋白质、油脂和淀粉三的总含量占73.4%,此外,还含有比较丰富的胡萝卜素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山药还含有粘液质等活性成分,粘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全面,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比较高。温度对山药营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