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拥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净化空气等诸多功能,人工造林作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大森林的面积,提高森林的质量,实现对水、土、气的改善,为人类营造宜人宜居、生态优美的环境。但是在人工造林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导致人工造林的保存率下降,本文结合玛纳斯南山分局林区人工造林现状,分析了影响人工造林面积保存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提高该林区的人工造林面积保存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森林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提出了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点。并对天然林资源保护与人工造林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人工造林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环境生态建设、天然林费源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温室气体,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的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防治污染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人工造林营林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然而营造林质量方面的参差不齐,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养林护林方面措施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人工造林的发展仍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林建设主要是指人们按照生态发展规律要求,运用现代造林技术和生态学理论知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工造林,逐渐恢复被人类破坏的森林系统,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活环境改善奠定坚实基础。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生态园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进一步促进生态园林自身生态调节等综合能力提升,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环境。1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借助很多工具,而这些工具大多都以木材为主要原料,所以,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始加大对森林的开垦力度,大量地砍伐森林树木,但是这种不加节制地开发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差,出现荒漠化、盐碱化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项问题,我们提出了用人工造林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改善我们的环境。但是现阶段,在人工造林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人工造林的树木的成活率问题,所以提高人工造林中树木的成活率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分亏缺一直影响着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工造林。近年来的研究和初中表明;提高整地质量、通过降低造林密度和拉大行距汇集地表径流、采用壮苗是该地区人工造林成活、速生的三项基本技术措施。严格实验这三项基本技术措施,是取得人工造林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7.
建瓯市杉木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为炳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57-258,263
建瓯市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杉木是建瓯市速生丰产先峰造林树种,在人工造林中占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杉木多代连栽造成地力衰退、造林树种单一、针叶化严重、经营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杉木林分的质量。分析了杉木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为杉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持合理的杉木群体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开展山区人工造林是扩大林业资源数量、提高森林面积、丰富林木种质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实施人工造林,不仅能有效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可以促进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从造林前准备、人工造林措施、人工造林后期管理方面总结山区人工造林技术要求及措施,为科学进行山区造林、提升山区人工造林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树木,对于人类生活的环境而言,其具有保持水土,减少风沙等许多功能,同时,树木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能源及原料,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向前推进,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树木资源被破坏,越来越多的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越来越频繁,因此,人工造林,提高林木的覆盖率已是迫在眉睫,但由于土地已经沙化,对于林木的成功存活有着很大的阻碍,因此,对人工造林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提高人工造林的存活率,才能达到进行人工造林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生态污染问题,不同程度上危及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造林建设是当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社会生存条件的主要措施。在造林建设中,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众多因素直接决定造林成活率,应高度重视和关注,提升造林质量和成活率,确保造林成效。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造林质量确保造林成活率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对造林地块局部(栽植穴内)微地形立地条件的改善,是提高干旱山区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尤其在条件恶劣、常规造林不易成功的地段造林,效果明显,是今后西北干旱地区进行人工造林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采用不同覆盖物等局部立地条件控制的造林试验,选择出适宜于祁连山东端山区造林的造林方式、方法和措施,为今后采取抗旱造林技术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林建设主要是指人们按照生态发展规律要求,运用现代造林技术和生态学理论知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工造林,逐渐恢复被人类破坏的森林系统,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活环境改善奠定坚实基础。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生态园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进一步促进生态园林自身生态调节等综合能力提升,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造林能有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具有极大影响。但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和经济环境不同,造林工作的全面展开难度较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造林质量管理。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造林质量管理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作为原料,因此对森林的开垦程度越来越大,然而过度的开发使得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所以提出了人工造林的解决办法[1],然而,目前的人工造林技术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人工造林的成活率问题,如何有效的提高成活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工造林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绿化事业之一,西北是我国造林的重点区域,其中青海地区的樟子松人工幼林规模较大,但是鼠害猖獗,严重影响着其生长质量。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樟子松人工幼林鼠害概况,并提出了樟子松人工幼林鼠害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樟子松人工幼林健康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森林的支撑,人类过度的对大自然进行开发,已经让生态出现亏空。杨树造林好栽易种,在大量人工营林的同时,生物虫害也成为严重影响着杨树造林的后续发展。本文就杨树造林技术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的建设发展,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现代生活的同时面临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加强生态保护工作也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人工造林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绿化事业之一,西北是我国造林的重点区域,其中青海地区的樟子松人工幼林规模较大,但是伴随而来的鼠害严重影响着其生长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樟子松人工幼林鼠害防治实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人工造林是迅速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方式,是满足改善水、气、土并创造优美生态环境、营造宜居家园社会的社会需求的主要手段。造林质量直接影响造林成效,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人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提高人工造林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林业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林业工程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仍是重点工作,要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圈,就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症下药,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1林业病虫害原因分析1.1人工造林面积增加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是导致林业病虫害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20.
石质山地人工造林用水量大,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始终是困扰石质山地人工造林的主要矛盾.在石质山地人工造林上应用SAP吸水剂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