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18m2,小区长6 m,宽3 m,5行区,行距0.6 m,株距0.25 m,密度4 500株/667m2,四周设4行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冬油菜陇油7号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试验目的为准确把握油菜生产技术关键点,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确定冬油菜科学种植密度,特设置本试验。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冬油菜,品种为陇油7号。2.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8米2。处理1,667米2保苗2万株,株距为13.4厘米;处理2,667米2保苗3万株,株距为9.0厘米;处理3,667米2保苗4万株,株距为6.5厘米;处理  相似文献   

3.
吴强 《农村科技》2008,(8):20-21
试验采用自治区土肥站确定的试验方案,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两个处理,重复3次。处理1,康坦一亩灵;处理2(CK)为习惯施肥。小区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2:1,小区面积为32米^2,共设6个小区,小区四周场设保护行5米,小区与小区、重复与重复间是田埂,距离为0.5米。  相似文献   

4.
试验设置3次重复,4个处理(4个不施肥水平),按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净面积20m~2,即小区宽3m,长6.66m,窝播,四周设置保护行,小区间设置30cm过道。4个处理种植密度4500窝/667m~2。每小区5行,行距0.6m,窝距24.67cm,每行栽27窝,每小区栽135窝。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产量结果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为大面积推广水稻免耕、少耕抛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数据,我们进行了水稻免耕抛秧、少耕抛秧与翻耕手插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地点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龙村坡上组许培根责任田,面积2.5亩,前茬为水稻,田面平整,排灌方便。供试品种为金优463。1.2试验设计试验设免耕抛秧、少耕抛秧与翻耕手插3个处理,3次重复,9个小区,各小区土壤肥力中等均匀一致。水稻种植密度每亩2万蔸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棉花新品种的抗虫性、丰产性、抗病性及纤维品质,为引种提供可靠依据,铜陵县种子公司于2002年安排了棉花品种对比试验。1参试品种南抗3号、泗棉3号(CK)。2试验方法2.1试验设计不设重复,随机排列,每品种小区净面积0.5亩,行长25m,宽13.35m,2个小区并列。密度2500株/亩。2.2  相似文献   

7.
正1试验目的大麻是高杆作物,其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麻籽产量的高低和麻皮品质的形成,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清水县大麻的产量,确定最佳种植密度,从而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2供试材料供试品种为当地的大麻种子。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32m~2(22m×6m),试验总面积660m~2。处理(1)22.5万株/hm~2(CK);处理(2)30万株/  相似文献   

8.
大蒜越冬播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1年设在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验站,供试大蒜品种为呼兰大蒜,覆盖物为豆秸和马粪,覆盖厚度5~10cm。试验为单因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设21个小区,每小区3垄,垄长5m,垄宽0.7m,每小区面积10.5m2。试验共设7个不同播期的处理,处理1~6播期分  相似文献   

9.
<正>1试验方案设计本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2 m2。具体设计如下:处理1:全量施肥,不施硼肥(0水平),二铵5 kg/667 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6 kg/667 m2。处理2:全量施肥,每亩施硼肥0.5 kg(1水平),二铵5 kg/667 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6 kg/667 m2。处理3:全量施肥,每亩施硼肥0.75 kg(2水平),二铵5 kg/667 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正>探讨玉米品种垦单13号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的适宜栽培密度以及增产效果,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于2013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旱田科技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整地方法:伏翻,秋耙,秋起空垄,春施肥。1.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行长10m,4行区,垄距65cm,每小区面积26m2。1.3试验方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1~3每公顷种植密度分别为7.5、7.95、8.4万株。供试玉米品种选择垦单13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种植密度肥料水平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y-1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小区设计,设4个播期处理、5个种植密度处理和包括3个肥料因素4个肥料水平14个处理,每组试验重复3次。结果表明:14月25日至5月5日期间播种,基本能满足Hy-1品系生长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及日照时数,产量能达到600kg以上。2每亩种植0.9万~1.1万穴时,产量水平较高。3钾肥对Hy-1的增产效果大于磷肥,而氮肥效果最不明显。N2P2K2水平处理的荚果产量最高,超过未施肥对照区产量的3倍,单一肥料因素减少或超标施用,产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一)试验设计 该试验采用随机设计,小区面积42m2,设7个处理,重复3次.小麦品种为当地推广面积较大的半冬性品种豫麦49和弱春性品种豫麦18号.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新引进(选育)的食用葵花在新疆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和适用范围,2006年我们在特克斯县进行了食用葵花品种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1试验设计食用葵花品种10个,分别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提供的AR4—9292、AR4—9496;内蒙古天葵种子科技提供的L808、TK929;北京凯福瑞提供的KA757、K668;西安莱德农业科技提供的LD5009、LD1693;华西种业提供的HK306、HK302;设新食用葵花3号为对照。试验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行长6m,行宽3.6m,小区面积21、6m2,播种行距60cm,每小区6行,保苗4400株/667m^2,人工点播,每穴2~3粒,四周设保护带。  相似文献   

14.
1基本情况 1.1参试品种(组合)"86优8"、"常优99-1"、"30优917","3A2/K2040"、"E32"、"泗优418"(CK).1.2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3.2m2,四周设1m宽保护行.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1.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设3个处理。处理1,7月12日施用棉花打顶剂;处理2,7月18日施用棉花打顶剂;处理3,人工打顶为对照,打顶时间7月12日。小区面积42米2。  相似文献   

16.
1试验目的比较石化复合肥、棉花专用肥、常规化肥(尿素与二铵)在棉花生产上等量施用的增产效果,为大田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12个小区,随机排列。采用1.8m宽膜覆盖栽培,一膜六行种植,行距为(10 60 10 60 10)cm,膜间距50cm,株距10cm。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鉴定出适合南乐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综合性状好的玉米新品种,为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和搞好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提供理论依据。二、参试品种与试验设计本试验参试的玉米品种有伟科702、先玉738、俊达001、浚单20(CK)等10个紧凑型品种(见附表)。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6.0m×3.35m=20.1m2。每小区均种植5行,行距67cm,株距25cm,每行种植24穴,定苗后每小区留苗120株,折合4000株/667m2。等行距种植,南北行向,四周设保护区4行,区组间  相似文献   

18.
<正>1试验目的本试验主要目的是测定生物菌肥对燕麦生长的影响。2试验设计2.1参试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坝莜8号;当地化肥施肥量:二铵10kg/亩。2.2试验处理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m2,株行距33cm,区播种量0.40kg。  相似文献   

19.
氟节胺田间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了解氟节胺对塑造辣椒株型、生长发育及提高产量的影响,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设计2.1供试材料氟节胺:农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试验作物:韩国甜椒(铁皮椒)防治作用:调节辣椒生长2.2田间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宽2.6米(2膜),长15米。小区面积为39平方,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之间做好标识。  相似文献   

20.
汕优63是珍汕97×明恢63配组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丰产潜力大、米质好的特点,在我县已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了探求汕优63经济有效的栽培措施,1985年在司徒乡进行了肥料密度试验。 肥料试验设三个水平:每亩纯氮12.5公斤(A_1)、15公斤(A_2)、17.5公斤(A_3);密度设三个水平:每亩1.8万穴(B_1)、2.2万穴(B_2)、2.6万穴(B_3)。田间排列以肥料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的二因素裂区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20平方米(4×5米)。5月10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