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耐草甘膦作物的环境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每年因草害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达950亿美元,为了简便有效地防除多种杂草,农民希望喷施杀草谱广的除草剂。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除草剂选择,在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增加作物安全性、改善环境、简化栽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也引起了全球对其环境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耐草甘膦作物为例,对国内外环境安全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及耐草甘膦作物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草甘膦国内外发展分析及反倾销运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上因杂草危害减产由20世纪40年代的8%上升为12%.因此世界农药市场中.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就是除草剂。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大部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而其中尤以草甘膦最为活跃。在世界农药市场历经数度洗礼之后.很多品种被淘汰.而草甘膦经受住了市场的大风大浪.成为市场常青树,是全球销售额最大、最为成功的除草剂,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品种。据美国《农场化学品》通过对20世纪全球农药市场调查.有22种农药品种是应用最广和对全球农业影响最大的,其中草甘膦被排在首位。随着免耕技术的推广、非农业用途的扩大、耐草甘膦转基因系列作物在全球的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草甘膦钾盐为供试除草剂,设计其不同用量以及与不同助剂配套的处理,以当地常规除草剂为药剂对照,在内蒙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开展了化学除草试验,调查草甘膦不同处理对试验田种植的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田间主要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以对照药剂硝·烟·莠去津+松·喹·氟磺胺对作物的药害最大,药后7 d在大豆、玉米上的药害分别达3级、1级;草甘膦处理对作物的药害较轻,低剂量处理区未见药害,高剂量处理区药后7 d在大豆上产生2级药害,药后15 d降至1级,药后30 d药害消失,作物恢复正常生长。草甘膦钾盐低剂量+甲基化植物油助剂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藜、反枝苋、稗的整体防效最高,药后45 d的株防效为94.12%~95.40%,鲜重防效为94.71%~98.83%,相应处理区玉米、大豆的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农药,因为在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田中过度依赖其除草,耐草甘膦杂草将演替成优势种群。耐受性杂草不但增加了杂草防除难度和成本,而且还会导致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因过量使用草甘膦而出现一系列生态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对草甘膦特性、耐草甘膦杂草现状和耐受机制等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未来抗除草剂作物商业化种植后制定杂草治理策略奠定基础,也为草甘膦在转基因作物田高效安全地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除草剂草甘膦的最终临时再评价决定,重申草甘膦不是致癌物可以安全使用,并允许草甘膦继续大范围使用。EPA发现,按照法定标签规定使用草甘膦,“没有需要令人关注的风险”,并扩大了其在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甜菜等100多种食品作物上的登记使用,这些作物已通过耐除草剂基因改造。EPA估计,农民每年使用约2.81亿磅(12.7万吨)草甘膦,另外有2400万磅用于非农业场所,其中500万磅由消费者喷洒。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根除检疫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对我国农业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为彻底灭除该有害杂草,尽快复耕,江苏如皋市采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与磺酰脲类除草剂麦草灵混配后,处理杂草茎叶,一次性灭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年后使荒地变粮田。试验表明,于4月中下旬用草甘膦加麦草灵茎叶处理防效最佳,达到根除的目的。防除后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草甘膦药害的检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草甘膦作为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已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草甘膦药液的飘移往往会使作物受到伤害。作物中毒后其症状发展缓慢 ,且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外观与灭草喹和拿捕净等的中毒症状相同 ,即都在用药几天后才出现反映 ,表现为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变褐 ,最后全株死亡 ,因此常有将灭草喹或拿捕净造成的药害误认为是由草甘膦引起的。另外 ,由于草甘膦中毒后症状表现缓慢 ,作物是否已受伤害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判断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能快速检测草甘膦药害的方法。草甘膦药害的检测可从其对植物的直接影响来考虑。草甘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进境粮食中常见苋属杂草的抗草甘膦水平,采用整株检测法检测了主要进口粮谷携带的和广西境内的刺苋、反枝苋的草甘膦抗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外来杂草的对比中,巴西大豆中的刺苋以及加拿大油菜籽中的反枝苋对草甘膦抗性强;大部分外来苋属杂草比国内苋属杂草对草甘膦的抗性强。  相似文献   

9.
科健 《江西植保》2004,27(2):73-73
使用安全保护剂如25788可以防止和解除酰胺类除草剂的药害。BNA-80能有效抑制杀草丹的脱氯,避免水稻矮化。激素型除草剂造成的药害,可喷施赤霉素或撒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缓解。光合作用抑制剂和某些触杀型除草剂的药害,可施用速效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土壤处理剂的药害可通过翻耕、泡田和反复冲洗土壤,尽量减少残留。当然,有些除草剂的药害是可以恢复的,如野燕枯喷药后,小麦叶片短时期变黄;草甘膦作为定向喷雾剂用于棉田,施用后,短时间内也会造成棉苗叶子发黄;都是属于可恢复的药害症状,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苏州市迅速扩展蔓延。调查结果表明,非耕旱地、道路两旁、河岸渠边、宅前屋后、小山坡等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分布区域。非耕作区化除宜用草甘膦+磺酰脲类除草剂、耕作区宜用草甘膦和使它隆(或塔隆)复配剂。  相似文献   

11.
《杂草科学》2011,(2):39-39
Kumiai Chemical和Ihara Chemical两家日本公司同巴斯夫公司签署了除草剂产品pyroxasulfone的授权协议,授予巴斯夫公司独家经营权,允许其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销售这个产品的玉米、大豆、小麦和向日葵作物用的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12.
草甘膦作用机制和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甘膦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应用最广泛和最优秀的除草剂之一。然而,由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商业化导致草甘膦使用量迅速增长,杂草抗药性发生,这不仅对草甘膦的药效发挥和未来可持续应用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现代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了威胁。本文通过对草甘膦的作用机理、草甘膦抗性杂草发展现状和抗性机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草甘膦的抗性研究和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湖北植保》2008,(2):56-56
氨基酸类除草剂主要有草甘膦、草铵膦、双丙氨膦及草硫膦4个品种。由于它们都含有膦酸结构,也有将它们归为有机磷类除草剂的结构类别。生1996年以来,由于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崛起,此类除草剂得以飞速发展,成为18类除草剂中甚至所有农药类别之首。  相似文献   

14.
<正>1草甘膦抗性现状及面临的其他问题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物死亡。由于草甘膦优异的杀草活性、广泛的杀草谱、较低的土壤残留、较长的控草时间,加上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其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除草剂品种。然而由于长时间大量单一连续使用草甘膦,杂草的抗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到目前已经公布了有31种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一枝黄花人工拔除需与春季化除结合起来配套实施。耕翻复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防除措施,可有效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再生。草甘膦+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期内使用,对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状茎都有很好的杀伤效果,但需注意的是,这类除草剂仅限在非耕地使用。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研制的NJW001抑制剂能明显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花序的伸展和花蕾的开放,同时对株高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用草甘膦防治茶园杂草咸宁地区植保站(437100)洪海林草甘膦为内吸型灭生性茎叶除草剂,其杀草谱广,很容易经杂草叶片吸收而传导至杂草的其它部位,为茶园化学除草较理想的除草剂之一。经近几年的试验、推广、应用效果考查,尚未发现对草甘磷完全具有抗性或...  相似文献   

17.
《杂草科学》2011,(1):58-58
爱利思达公司的混配谷物除草剂Supremacy在美国登记获批。这个除草剂中有3个活性成分:氟草烟、赛酚磺隆和苯磺隆,它用于防控小麦,大麦,黑小麦作物的70多种阔叶杂草,公司称,这个除草剂还极其适合和公司的另一个添加了安全剂的除草剂Everest 2.0(氟酮磺隆)混配施用。  相似文献   

18.
化学他感作用在杂草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与作物之间存在着化学他感作用,在杂草科学管理中利用化学他感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杂草对作物的异毒作用,另一方面是利用作物对杂草的异毒作用。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利用基因工程和育种技术可提高作物的异毒作用。控制杂草的异毒作用,进行抗杂草基因的转移和物种选育,可培育抗杂草作物品种和开发生物除草剂。利用化学他感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3化学除草剂应用特点和施用办法经几年来多种除草剂筛选试验证明,草甘膦、克无踪、磺草膦是适合桑园使用的化学除草剂。应用实践证明,该3种除草剂具有广谱、高效、使用方便的特点。草甘膦:是一种内吸输导强、杀草范围广、持效期长的除草剂,药剂接触茎叶后,能内吸输导到根、茎部,使根系枯萎而导致杂草茎叶逐渐枯黄并倒伏死亡。对禾本科的狗尾草、蟋蟀草、马唐草等,茄科的龙葵,石竹科、蓼科、大卓戈科等杂草效果好,对鸡儿肠、藜等杂草效果差。一般用10%草甘膦水剂500ml/667m2即可达到90%以上的除草效果。用药量应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免耕技术以及大田定向喷雾等技术在国内的推广,草甘膦、百草枯等灭生型除草剂由于其具有杀草谱广、防效突出的优点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多年连续使用这些除草剂造成草相在人为压力下加速演替过程,致使多种抗性杂草的泛滥。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的马齿苋与铁苋菜在连年使用草甘膦的地块已经成为优势草种。而二苯醚类除草剂普遍对马齿苋和铁苋菜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践中大家开始摸索着推广草甘膦与乙羧氟草醚的混用技术。而且在实践中有人注意到一个问题,铁苋菜某些亚种使用草甘膦效果很不理想,在铁苋菜较大时单用乙羧氟草醚也难收到较好效果,但是在两者混用时却收到了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在荆州公安地区有人用乳氟禾草灵与草甘膦混配发现对铁苋菜(当地称”茶叶草”)效果更优。也有人认为草甘膦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吸收需要一定时间,而二苯醚类除草剂如乙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氟磺胺草醚等都是触杀作用为主的除草剂,光照下迅速起效,破坏和杀死植物组织,不利于草甘膦的吸收和传导,两者混用应当降低了草甘膦的防治效果。与实践经验相悖。我们用药时又应当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