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80年代以来,广东中、南部大面积种植的都是感温型杂交水稻组 合.由于感温型组合感温性强,晚造种植生育期缩短,限制了单产提高. 1987年起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先后组配出了汕优3550、协优3550、Ⅱ优 3550和博优3550等弱感光组合(以下简称3550系列组合,其中博优 3550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与湛江农专共同组配).这些组合在广东中、 南部稻作区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好,其中Ⅱ优3550、协优3550和 博优3550还表现出米质较好,口味较佳,深受农民欢迎.为加速这些组 合的利用,我站组织有关单位在全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利用和大力 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汕优3550、协优3550、Ⅱ优3550和博优3550等3550系列组合,株型好,丰产潜力大,在连续几年的省区试中,均表现出比对照汕优30选和汕优桂44增产,增幅为3.89%~15.6%,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987~1992年,3550系列组合已推广种植500多万亩。由于这些组合均具弱感光性,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三省的中南部和海南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博优36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博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368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丰产性较好等特性,适合广东省中南部杂交稻区晚造种植及海南和广西南部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4.
五优308在广东兴宁市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优30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五丰A与广恢308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中熟三系杂交稻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09年晚季在广东兴宁市高产示范种植7.533 h㎡,表现出稳产高产、生育期适中、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 ,大米市场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弱感光型杂交稻博优 64在生产上已应用多年 ,不仅种性退化 ,抗性衰减 ,而且米质也差 ,满足不了人们需要 ,难于适应市场的要求。海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 1 999年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引进 1 0多个优质杂交晚稻组合 ,在该所的观察圃进行试种观察 ,其中广东湛江海洋大学选育的弱感光型博Ⅱ优 1 5表现突出 ,比博优 64增产。2 0 0 1年晚季参加海南省区试 ,比对照博优 64显著增产 ,2 0 0 2年 1 0月通过海南省审定。1 产量表现1 999年晚季参加水稻所杂交…  相似文献   

6.
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9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博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博A为母本,以新育成的优质抗病广谱恢复系广恢998为父本选配出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抗病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等重要特性,2001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优优998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新育成的优质恢复系广恢998与优IA组配而成的感温型早籼中熟杂交稻组合,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2003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陈友订 《中国稻米》2004,10(5):17-17
粤杂889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长粒优质光温互作型不育系GD-1S与恢复系W889组配育成的感温型中迟熟超级杂交稻组合,在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和超高产示范中,表现出丰产性突出,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好的特点。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协优3550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协青早A与3550组配育成的晚籼中熟新组合,3550是从青四矮16与IR54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与江西矮败质源不育系协青早A组配定型后,“经过三个年次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受到普遍欢迎,1990年种植面积约12万亩。 一、产量表现: 1987年试种,亩产542.5公斤,比汕优30选增产27.65%。1988年参加水稻所杂交稻、常规稻混合比较试验,折亩产494.01公斤,比同熟期对照种钢白矮1增产20.69%,增产极显著,同季参加广东省杂交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8.5公斤,比汕优30选(ck1)增产11.75%,比汕优…  相似文献   

10.
(1)化优128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优IA与广恢128组配成的迟熟早舢杂交稻组合。全生育期130天。分荣力中等,生长壮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1996年、1997年参加省早稻区试,每667m‘产量分别为475.2kg和466.0kg,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8.5%和6.7%,1996年名列第2位,1997年名列第1位。1997年、1998年参加省早稻杂交稻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稻米外观品质鉴定为三级。高抗猪瘟病,全群抗性比98%,其中C群为100%;感白叶枯病(抗性总评为7级)。适宜我省粤北以外地区早稻种植。(2)博优晚3广东省湛江杂化研究中心用博A…  相似文献   

11.
协优3550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3550组配育成的华南晚籼型组合(3550恢复系是青四矮16/IR54杂交选育而成)。1988~1989年晚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弱感光性迟熟组区域试验,亩产386.6和512.35kg,比对照组合汕优桂44分别增产10.8%和15.6%,达极显著值。1992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性晚稻组合.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95~100cm,茎秆坚实、叶片厚直、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每穗粒数120~130粒,后期耐寒…  相似文献   

12.
汕优998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选恢复系广恢998与珍汕97A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父本广恢988的主要特性及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协优52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协青早A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在陕西汉中市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超级杂交稻天优122在梅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优12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在梅州市种植,表现出株叶形态好、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高产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五丰优316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五丰优316系汕头市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五丰A与自育恢复系汕恢316配组育成。该组合在丰产性、适应性、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合华优8830和中九优207,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6.
天优12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的抗稻瘟病恢复系广恢122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强和生态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合华南早晚季种植和南方稻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Ⅱ优H103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杂交中籼稻组合,在湖南省醴陵市种植3 a,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宜,抗性好。介绍了其在醴陵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五丰优2168(五丰刖广恢128)是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感温型优质杂交稻组合,2006年和2007年参加广东省2次晚造区域试验、1次晚造生产试验,表现良好,于2008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广审稻2008048)。该组合在汕头市表证示范,由于农艺性状、丰产性、米质等表现优良,得到当地农业部门的好评、农户的青睐,从而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到2011年晚造,累计种植面积接近3万hm2。  相似文献   

19.
天优826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粤恢826配组选育而成的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的特点,已通过广东、海南2省审定,适宜在广东、海南稻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9,(6):41-43
晶两优534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用晶4155S作母本,R634作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福建省永安市展示示范中,晶两优534表现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高产稳产等特点,总结了其在永安的示范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