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山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山西省食用林产品发展现状及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山西省加快建立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食用林产品检测体系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今后建立山西省食用林检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8月13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社团标准编制和环保政策需求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在讲话中要求,加快林产品标准化建设,适应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为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林产品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封加平指出,加快林产品标准化建设对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没有林产品标准化,就没有林业产业的现代化;没有林产品标准化,就没有市场竞争的公平化;没有林产品标准化,就没有中国优质林产品的国际化。我国林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26-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广西林科院举办2019年林业质检机构培训班。全体学员认真学习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制度改革措施、林业质检机构建设和管理相关要求、2019年林业质检机构能力验证工作总结(木质林产品和食用林产品),并讨论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林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质检机构年度工作报告(模板)》,修订了《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承检工作规范(试行2014版)》。部分学员还参加了食用林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和木质板材表面耐磨检测比赛,评审专家现场打分,均  相似文献   

4.
速生丰产林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的产业工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国家启动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分析了我省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机遇,提出了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四川林业产业发展形势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食用林产品的内涵及分类,并在分析现阶段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对策。食用林产品生产、初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和监管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我国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只有切实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完善食用林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食用林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完善食用林产品污染物监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是维持农民生计和增收的重要手段。欧盟将发展非木质林产品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循环生物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欧洲非木质林产品的发展概况和政策措施,分析其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创新的典型案例,提出对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启示: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协调好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加快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与流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林业产业与其他行业政策融合机制;四是推动非木质林产品制度创新,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林产工业》2012,(3):71
不久前,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全国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关于林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规划,将成为未来几年内规范我国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相似文献   

9.
李吉山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253-255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非木材林产品种类较为丰富,经济价值十分可现.通过对非木材林产品种类、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对加快全省林业两大体系建设,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施林业产业化是加快林业改革,实现林产品商品化和林业现代化,促进生态建设,发展林业经济,摆脱林业困境,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呼和浩特市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林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产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为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河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绿色中原建设规划》,省林业厅制定了《河南省林业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提出了“建绿色中原,创效益林业”的工作方针,2005年省林业厅向社会推荐了“河南省林产品10大品牌”、“河南省林产品知名品牌”,林业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全省有林业用地45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2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9.83%,活立木蓄积量1.34亿立方米;全省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林木种苗、花卉、中药材等总面积122.3万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71万公顷,年产量430万吨;森林公园总数达87处,森林旅游景区达到102处,年接待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贸易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显现,各国在加强环境规制力度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国际竞争力降低的威胁。文中基于HOV模型,以2014年14个国家的林产品为样本,分析环境规制对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IESIN公布的环境绩效指标(EPI)与林产品竞争力的关系衡为负,并且除了纸及纸制品之外,其他关系均显著;EPI对劳动力和森林面积2个指标有一定影响。研究认为,环境规制降低了各国的林产品竞争力。在此基础之上,文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环境认证和互认体系等能力建设、重视科技等要素对林产品竞争力的贡献、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等建议,以减轻现行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提高中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贵州林业科技》2012,(3):67+65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贵阳)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贵阳)于二oo九年九月由国家林业局授权成立,授权证书号:林科许准字[2009]03号。中心具备从事人造板、地板、木制家具、竹木材以及林化产品和食用林产品质量检测的能力;具备涉及无公害林产品认证、有机林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产业》2007,(9):60-64
近年来,全国林业产业界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林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为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日前召开的"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上,云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云南林业产业的发展成效,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要抓好基地建设。把核桃、油茶、竹子等优势林产品基地建设作为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第一车间",不断强化组织实施、技术推广、种苗选择、  相似文献   

16.
林业肩负着改善生态和提供林产品的双重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林业的光荣使命。在坚定不移地搞好生态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抓好林业产业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这既是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对林业的基本要求;既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优化林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营林、林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林…  相似文献   

17.
树木是生产原材料的天然光化学工厂,其产品包括有很大潜在利用价值的纳米级纤维素纤维。由此产生的林产品工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要加强美国林产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提高保护森林的能力,就必须应用新技术,而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林产品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了把临汾市林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今后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当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延长林业产业链条,为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木材及林产品供需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建设、人民生活对木材等林产品需求的日益扩大,人造板、木浆造纸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将更加突出,加快林板(纸)一体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和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林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落后的林业生产力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林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矛盾、林业发展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现阶段林业发展,就是要用现代林业理论去解决这些矛盾,大力加强林业能力建设.林业的能力建设重点应在体制建设、行政能力建设、质量建设和政策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