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乌塘鳢(Bostrichys sinesls)俗称鲲鱼,属于塘鳢科塘鳢属。中华乌塘鳢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具有使伤口加快愈合的功效,另外,该鱼最大特点为离水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不死亡,是一种活运远销和出口创汇的良好海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华乌塘鳢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为我国东南沿海习见的地方性优良品种。作者在1991年起进行的中华乌塘鳢工厂化育苗中对中华乌塘鳢受精卵的胚胎、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仔稚幼鱼的生活习性进行连续观察,为中华乌塘鳢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3.
中华乌塘鳢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乌塘鳢属鲈形目、塘鳢科、塘鳢属,俗称土鱼、鲲鱼,为近内海暖水一性小型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海水比重低的河口浅水域,喜钻洞,有穴居的习惯。中华乌塘鳢的表皮有丰富的血管,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因而离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湿润,仍可存活十多天,是一种适合活运输远销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华乌塘鳢俗称鲟虎、土鱼、鲳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暖水性浅海咸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宾馆、酒楼和出口创汇的名贵鱼类。由于市场对中华乌塘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价格达70~80元/千克,且供不应求。因此,开展中华乌塘鳢人工养殖,对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现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我县养殖实践将中华乌塘鳢养殖技术作如下简要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中华乌塘鳢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对盐度适应范围广,但最佳生长发育的盐度范围为5‰~15…  相似文献   

5.
中华乌塘鳢人工养殖技术中华乌塘鳢俗称虾虎、涂鱼、涂鳗、月亮鱼,为虎鱼科,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暖水性小型鱼类,多生长于浅海滩涂的洞穴中,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颇高,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属高档食用鱼。并有较强的耐于性,易于长途运输。目前,市场价格昂贵,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6.
中华乌塘鳢栖息于内河入海口水域,喜在滩涂钻洞生活与繁殖,主食小鱼虾。中华乌塘醴营养价值高,享有“一鱼顶三鸡”的美名。长期以来,深受福建、两广、港澳地区消费者的青睐。 江苏启东产中华鸟塘鳢主要是通过浙江、福建驻启的鱼贩收购点,经空运南销,尽管鱼贩在启重金收购中华乌塘鳢,但因该鱼  相似文献   

7.
我县沿海各岛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乌塘鳢鱼苗,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苗种,应该引起我们水产工作者的重视。中华乌塘鳢隶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大多数栖息在海草丛生的高潮区。越冬时行穴居生活,洞深60cm左右,清明后出洞,它肉味鲜美,深受广东、港澳客商青睐。我站1991年6月立项试养,通过140天的养殖,中华乌塘鳢平均体重达66.5克,净增重50.9克,成活率达52.08%,亩产366.25公斤,创产值11872元。除去生产性开支(包括苗种费、饲料费、机械折旧费及其他费用),净收入6202元,投入产出比为1:2.094,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Sinensis(Lacepede)]属鲈形目,塘鳢种,塘鳢属,在我国分布于江苏南部至海南、广西沿海及其河口区。作者根据养殖经验将中华身塘鳗的半咸水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半咸水中生物学特性1.1生活习性中华乌塘鳢生活在饵料丰富的浅海内湾和入海的成淡水汇合处,喜暗怕光,昼伏夜出,直居于洞穴之中。它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可以从盐度1%o的水中直接放人盐度为30%。的海水中而不死亡,且能正常生长。经驯化后,还可以移回淡水中养殖。适宜水温为10'C~30C,最适水温为22"C~26"C。中华身塘因能用皮肤协…  相似文献   

9.
中华乌塘鳢精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江世贵 《水产学报》2000,24(2):119-122
对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适宜盐度为5-15;其精子的激活不仅与激活溶溶盐度有关,而且与激活溶液的离子成份有关,激活溶液中K^+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精子的活动有抑帛和;中华乌塘鳢精子对PH的适应性强,在PH5.5-9.5范围内,激活率均在709%以上,尤以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的激活率最高,在PH6.0时精子活力最好。使用筛选出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技术扩增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及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的线粒体D-loop区并测序,获得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中华沙塘鳢、葛氏鲈塘鳢及尖头塘鳢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分别为853bp、853bp、1028bp、852bp、848bp,结合GenBank中平头沙塘鳢(Odontobutis platycephala)、刺盖塘鳢(Eleotris acanthopoma)、黑体塘鳢(Eleotris melanosoma)、褐塘鳢(Eleotris fusca)、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sinensi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溪鳢(Rhyacichthys aspro))等7种虾虎鱼类同源的D-loop区序列,分析了这12种虾虎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所使用的同源序列长度为832~846bp,其中保守位点452个,变异位点405个,简约信息位点258个,单态位点145个,转换/颠换平均值为0.8。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的12种虾虎鱼类遗传距离范围为0.043~0.312,在Kimura2-parameter模型构建的邻接树和非加权配对法系统树中,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中华沙塘鳢、平头沙塘鳢聚为一大支,刺盖塘鳢、黑体塘鳢、褐塘鳢、尖头塘鳢、溪鳢、葛氏鲈塘鳢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乌塘鳢隶属脊椎动物门、鱼纲、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属暖水性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海水比重低的河口区的浅水区域。喜欢生活在有红树林的滩涂和浅海,有穴居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乌塘鳢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隶属于虾虎鱼科塘鳢属。目前已有一些个体经营者进行小规模养殖。为适应发展生产,我们进行了人工育苗的试验,并获成功。现将有关育苗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繁殖习性中华乌塘鳢为雌雄异体,喜在滩涂钻洞生活。具雌雄配对现象,即在同一洞穴中,只生活着雌雄两条鱼,未发现集群行为。在繁殖季节,雌雄同时成熟,雌鱼产卵附于洞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épède)]感受性信息素(17α-P和17α,20β-P)的作用机制,以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进行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孕酮受体的免疫定位和数量分析。结果显示,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在性成熟中华乌塘鳢的嗅上皮、嗅神经和嗅球上均有分布,免疫阳性细胞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嗅上皮、嗅球、嗅神经。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的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其性腺发育程度有关。性成熟雄鱼和雌鱼嗅上皮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性未成熟雄鱼和雌鱼;性未成熟鱼嗅神经上未发现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性成熟雌鱼嗅球上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性未成熟雌鱼(P<0.05)。本研究证实了硬骨鱼类嗅觉系统中存在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4.
塘鳢俗称虎头鲨、莆鱼,又称菜花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塘鳢属,是长江中下游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为了增加新的养殖品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的试验,现将塘鳢土池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隶属塘鳢科塘鳢属,为近岸暖水、小型、动物食性鱼类、营穴居生活,喜钻洞栖息于中低潮区浅海滩涂的咸淡水水域中。乌塘鳢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是经济价值甚高的地方性养殖品种。中华乌塘鳢的人工育苗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李慧梅首先进行乌塘鳢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的观察,陈兴乾、张维翥、钟田仁、苏跃中、陈波、肖东江等均先后进行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6.
广东近年来笋壳鱼养殖业发展较快一笋壳鱼是尖塘鳢的俗称,目前广东养殖品种有云斑尖塘鳢(泰国笋壳鱼)、线纹尖塘鳢(澳洲笋壳鱼)和杂交尖塘鳢(即云斑尖塘鳢与线纹尖塘鳢种的杂交种)。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套养和笼箱养殖等,广东目前以池塘主养为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中华乌塘鳢对有关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及其生物学特性。中华乌塘鳢耐干露能力强,20h干露不死亡,耐温范为60.~35.0℃,耐盐范围为0~35‰,耐pH范围为6.5~9.0。中华乌鳢营穴居生活,体表能分泌很多粘液,繁殖季节雌雄配对,并具护卵行为。中华乌塘鳢是喜食鱼、虾、蟹、贝的肉食性鱼类,其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0098L~(3.136082)。  相似文献   

18.
本针对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大堤附近大片面积的红树林滩涂的利用,对在该地区利用围网养殖的模式养殖中华乌塘鳢的设想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5月,笔者利用15亩旧虾池改造,进行中华乌塘鳢养殖试验,冬季进行温棚保温养殖,经过245天养殖,共分批捕捞中华乌塘鳢6150千克,每亩平均产中华乌塘鳢410千克,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江河入海交汇的河岸边,泥沙质,水源充足,无污染,盐度周年变化在4‰~10‰之间,p H值7.0~7.8,为江河咸淡水交汇处水源。堤埂坚实不漏水,池溏建独立的进排水设施。试验池3口,长方形,长宽比4︰3,每口池面积5亩,共15亩,相连成排,东西走向。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乌塘鳢养殖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cSinensis)俗称鱼,乌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暖水性浅海咸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河口、港湾,栖息于泥孔或洞穴中。该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类,也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而且该鱼离水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内不死亡,是一种活运远销和出口创汇的良好海鲜品之一。目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已初成规模,但是饲料加工及鱼病防治技术还不够齐全,适养海域不广。近年来该鱼养殖的效益较好,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风险不大,深受沿海群众的欢迎。本人在防城港茅岭乡沿海建塘面积667m2,于1997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