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华坝水库座落在昆明市区北部,是昆明主城区280万人生产生活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松华坝水库径流区面积593 km^2,库区总人口近12万人,耕地7 866.7hm^2。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农业面源污染和村镇生活污染成为水库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松华坝水库氮、磷主要来源的间接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华坝水库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饮用水源的水质变化直接关系到昆明市市民的身体健康。1996~2005年来,松华坝水库的水质由“九五”期间的Ⅲ类,在“十五”后期变为令人担忧的Ⅳ类,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为有效防治松华坝水库水质污染,针对主要污染源,采取措施开展有效防治,从水质-水文相关分析和保护区产业发展的角度,对松华坝水库以及入库主要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总氮、总磷变化做了分析,间接证明了松华坝水库的氮、磷主要来源于面源(非点源)。  相似文献   

3.
何承刚  冯彦  李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68-13771
使用USLE模型作为识别松华坝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方法,利用DEM、土地利用、降雨和土壤类型数据库计算出USLE模型中的各影响因子及年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在牧羊河、冷水河和松华坝水库集水区中,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牧羊河集水区,占其控制面积的1.61%;而在冷水河与松华坝水库集水区所占比例则较小,分别占其控制面积的0.39%和0.19%。在松华坝流域的水质治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关键源区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4.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人口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松华坝水源区人口容量进行分析,提出松华坝水源区合适的人口容量为55683人;结合目前实际人口为79548人,发现松华坝水源区实际人口超出容量有23000人左右,从而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松江浦南地区是指松江区在黄浦江以南的叶榭镇、泖港镇、新浜镇、石湖荡镇和五厍农业示范区,其区域面积220km^2,占松江区总面积的36.4%;2003年末耕地面积为14.36万亩,占松江区耕地总面积的48%。现辖63个村,农业人口12.88万人,占松江区农业人口的47.3%。该地区属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长期受水源保护条例影响,畜禽养殖业和工业发展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关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涵养林贮水功能的实际调查和测定,并对它的综合贮水能力和实际贮水能力作了分析,对实际贮水中的扣除负功能法和理水指数法作了比较,最后对松华坝水源保护涵养林实际贮水效益进行初步评价。这些结果表明,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涵养林贮水能力的计量监测,为昆明市能长期稳定地供水,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大吾川位于平山县岗南水库坝下,滹沱河南岸,地形开阔,辖区内有23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39.19km^2,其中耕地面积1740.27hm^2,农业人口2.09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12亩,土地垦殖率为44.41%。  相似文献   

8.
余锋 《甘肃农业》2008,(11):75-76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在全县土地总面积8661.3km^2中水土流失面积达7128.2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2.3%,其中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面积1361.1km^2,中、北部干旱草原风沙区水土流失面积5767.1km^2。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干旱的气候条件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天然草场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日趋上升,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盐池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南治土,中治水,北治沙”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千岛湖地区封山育林水源涵养效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经采用面上样地调查和设置迳流观测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定量评估千岛湖地区封山育林水源涵养效益。结果表明:1.有林地比无林地年有效持水量大30%,20年累计10亿m~3,起到削减洪峰及调节水源的巨大作用。2.有林地比开垦地地表迳流系数小53%,输沙率减少99.1%,起到明显的保持水土作用,减缓水库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年限。3.封山育林提高了水库水质的纯洁度和透明度,防止水库污染,提高了千岛湖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昆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当前保护区生产、消费量的增加和其中不合理的生产、消费方式影响了水源的有效保护。依据超循环理论、人地相关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分析保护区居民生产、消费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循环;对水源保护与居民生产、消费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解读;提出全面协调松华坝水源保护与居民生产、消费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草甸草原植被利用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和2000年5月-9月在锡林郭勒盟东乌旗贺斯格乌拉牧场进行了被不同利用强度对水尘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表明,草原植被的利用强度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例如2000年9月12日的降雨量为17.5mm,对照区的清水径流量为8427.70m^3/km^2,土壤侵蚀量为8.03t/km^2;轻度利用区分别为9426.41m^3/km^2和24.42t/km^2;中度利用区分别为1262.59m^3/km^2和63.88t/km^2;重度利用区分别为13649.22m^3/km^2和160.04t/km^2。除植被因素外,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地形都影响水土流失的多少。  相似文献   

12.
思南县地处黔东北,乌江中游,全县现有国土总面积2230.5km^2,其中:山地i081.71km2,占48.5%,丘陵887.55km^2,占39.79%,平坝261.24km^2,占11.71%,2009年末全县农业人口61.5万人,占总人口的91.68%,  相似文献   

13.
平山县地处冀西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中上游,全县总面积2648km^2。其中,耕地305.1km^2,林地1133-3km^2,荒坡414.7km^2,荒地266.7km^2,水面80km^2。2007年平山县委、县政府在考察、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把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产业来抓,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核桃产业步入快速发展、产业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农业面源污染对松华坝水源区的影响,以期为有效解决水体污染、科学保护水源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松华坝水源区的主要河流牧羊河、冷水河以及附近的水田(茭白地)进行布点,采集水样,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分析水质污染情况,确定水质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的联系,找出污染的主要因素。[结果]牧羊河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冷水河水体中氮、磷含量高;农田(以茭白为例)水体中所测指标均严重超标。[结论]对农田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成为松华坝水源区主要污染来源之一。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5.
渭源县总土地面积2065km^2,水土流失面积1718.30km^2。截止2008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4.30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66%。多年的水土治理与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九都镇位于福建省南安市东北部,北与永春东关镇相连,南与罗东镇相隔,西与码头镇毗邻,辖区面积102km^2,境内山美水库是泉州市的“大水缸”,水域面积23km^2,它担负着晋江中下游沿海鲤城、丰泽、洛江、晋江、惠安等8个县(市、区)的生活、工业用水和近4.3万hm^2农田的灌溉补给任务,年供水量近20亿m^3,是泉州人民的“生命库”。全镇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16050多人,农业人口14000多人。  相似文献   

17.
水源区是重要的供水地,关系着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但对水源区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对松华坝水源区的调查,分析该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从农村生产方式、农户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农户增收中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基础上,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概况入手,分析其生态补偿现状,研究其生态补偿原则及补偿方式,从制订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开展水源保护区整体规划、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加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等方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6座水源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辽宁省主要水源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利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方法,研究了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汤河水库、碧流河水库、柴河水库、观音阁水库和桓仁水库6座水源水库在2008—2009年期间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除碧流河水库外,其他5座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状态;按聚类分析,6座水库共分为3类,碧流河水库单独为一类,水质最好,柴河水库单独为一类,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水质较差,其余水库为一类,水质状况相对较好;主成分分析显示,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大的水化学因子是氨态氮、硝酸氮、总磷。根据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质状况的调研结果,作者提出了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治理的建议:(1)成立水源地保护组织,对水源水库进行综合治理;(2)禁止网箱养鱼,大力发展保水渔业;(3)规范水利工程,投入人力和物力对水源水库加强生物和化学监测,对潜在的生态风险及时预警或预报;(4)对已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库应考虑采取生态学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20.
宁夏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阳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水土流失较另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334.00km^2,占土地总面积2528.65km^2的92.31%,年均土壤侵蚀模数6000t/km^2·a。经过大规模、持续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至2007年底,治理度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6元,初步实现了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文章介绍了彭阳县20多年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成效和成功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解决贫困山区群众温饱和脱贫的基础工程.其成功经验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