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树花是一种常见的大型食用真菌,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为多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从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多糖分子结构以及灰树花深层发酵现状等几方面论述了灰树花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为综合开发利用灰树花多糖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得出,灰树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灰树花多糖。综述灰树花多糖的提取工艺、预处理方法、分离纯化手段、结构分析及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专利,对多种食药用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从比较不同研究者对食药用菌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结果,认为巴西蘑菇和灰树花的多糖活性较高;对同一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所作的比较,也显示巴西蘑菇和灰树花的多糖在抗肿瘤活性方面和生产实用性方面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4.
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多糖冲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多糖的条件,研究了多糖冲剂制备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对灰树花多糖冲剂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灰树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为80%(全功率为800W),液料比为25:1。灰树花多糖冲剂配方为:灰树花粗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为1:4:0.04,冲剂中多糖含量为6.988%.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深层发酵及菌丝体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灰树花菌丝体的深层发酵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分别从菌丝体及发酵清液中提取得到了灰树花多糖和胞外多糖 ,同时还测定了菌丝体成分 :灰树花多糖 7 82 % ,蛋白质 2 1 7% ,总糖 5 7 2 % ,灰分6 0 5 % ,其中菌丝体灰树花多糖及总糖含量明显多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6.
李晔 《食用菌》2014,(2):61-62,70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灰树花多糖的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工艺,以确定其最佳提取参数。以灰树花多糖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夹带剂、提取压力、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夹带剂40%乙醇,提取温度45℃,提取压力30 MPa,粗多糖得率及多糖纯度分别为7.38%,44.21%。夹带剂浓度对灰树花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多糖纯度有所提高,并为保持灰树花多糖生物活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灰树花菌丝体发酵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清华 《食用菌》2001,23(5):4-5
本文报道了灰树花菌丝体的深层发酵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分别从菌丝体及发酵清液中提取得到了灰树花多糖和胞外多糖,同时还测定了菌丝体成分灰树花多糖7.82%,蛋白质21.7%,总糖57.2%,灰分6.05%,其中菌丝体灰树花多糖及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通过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及香菇复合多糖、灰树花复合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0.5mg·mL-1的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与复合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能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而香菇复合多糖和灰树花复合多糖的总体抗氧化活性优于其组成单糖,其中以灰树花复合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率分别为(89.5±1-3)%、(62.4±0.6)%、(47.9±1.0)%。  相似文献   

9.
以灰树花、鸡腿菇的子实体为原料,提取灰树花多糖、鸡腿菇多糖,并采用超声波水提法进行灰树花、鸡腿菇复合多糖的提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分别选取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设计,优化复合多糖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法选育灰树花多糖高产新菌株,经过大量的诱变筛选试验,获得一株灰树花新菌株,其液体摇甁发酵试验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产量分别达到1.15 g/100 m L和0.78 g/L,在同样条件下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0.2%和37.5%,且遗传性状稳定,有望作为优良菌种应用于液体深层发酵法制备灰树花多糖的工业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灰树花具有益气健脾、润肺保肝、抗肿瘤、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等医疗保健作用,可辅助治疗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综述灰树花的生物学特征,季节性设施栽培、工厂化栽培、液体培养等人工培养技术,育种技术,以及保鲜、开发利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灰树花发酵液提取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灰树花发酵液为原材料,采用酸法、碱法、盐法和中性热水法提取灰树花发酵液纯多糖,提取量分别为0.8%、1.09%、1.96%和1.34%.  相似文献   

13.
灰树花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灰树花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灰树花在马铃薯麸皮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最好,PDA培养基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4.
培养基优化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缩短灰树花菌种扩培的时间,缩短灰树花的培养周期,以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KH2PO4、VB1为因素,设计L16(45)正交实验,对灰树花液体菌种的最优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液体菌种制作的培养基为(g/L):马铃薯200,葡萄糖24,蛋白胨2.5,KH2PO41,VB1 0.005;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灰树花菌丝干重由原始培养基的26 g/L提高到35.4 g/L。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栽培灰树花菌株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研究了11个灰树花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菌丝拮抗性,考察了不同灰树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差异,并以栽培周期、子实体品质及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进行工厂化栽培鉴定,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灰树花菌株。结果表明:11个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菌株G11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适中;栽培周期73 d,为试验菌株中周期最短,子实体品质优良,生物学效率达到35.7%,是适应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李政  王玉  郝利民 《北方园艺》2012,(11):113-116
为了提高灰树花胞外多糖的产量,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灰树花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模型方程的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菌发酵产糖的优化培养基(g/L):KH2PO42、MgSO41、VB10.02、麦麸50、葡萄糖20、玉米浆23.8、玉米粉19.7、豆饼粉5.2。在该培养基下胞外多糖产量为2.44g/L,比优化前的培养基产量提高了75.22%。  相似文献   

17.
以6个灰树花菌株(灰分、灰通、灰怀、灰1、灰4和灰高)为材料,利用酯酶同工酶、RAPD和ISSR 3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酯酶同工酶经聚类分析,可将6个灰树花菌株分为三大类,灰分、灰通、灰怀和灰1为一类,灰4单独为一类,灰高单独为一类;经特异性较好的RAPD和ISSR引物验证,其结果与酯酶同工酶分析的一致。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不同配方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灰树花七种栽培配方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木屑和棉籽壳作为栽培的主要原料,若等比例混合。生物学效率最高;麦麸与玉米粉搭配使用,可以提高灰树花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平菇废料是栽培灰树花较好的原料,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筛选出灰树花高产的三个配方。  相似文献   

19.
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3种草粉按不同配比栽培的灰树花子实体与木屑栽培的灰树花子实体为试材,采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不同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灰树花子实体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柱分别对菌草栽培灰树花粗多糖与木屑栽培灰树花粗多糖进行纯化分级,利用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色谱法对C-GLP1与S-GLP1进行纯度鉴定,为菌草栽培灰树花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灰树花子实体粗多糖时,各因素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菌草栽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1,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2h,浸提次数2次。对菌草及木屑栽培的灰树花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均得2个级分,C-GLP1、C-GLP2和S-GLP1、S-GLP2。纯度鉴定结果表明,C-GLP1与S-GLP1均为单一对称峰。  相似文献   

20.
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营养组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的氨基酸、粗多糖、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的营养组成相近,深层发酵菌丝体中As、Pb的含量大大低于子实体中的含量,而Hg的含量与子实体的相近,表明灰树花深层发酵菌丝体可以替代子实体作为产品深度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