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普罗帕酮、西地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普罗帕酮、西地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7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n=26)、普罗帕酮组(n=20)、西地兰组(n=24),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150~600mg、普罗帕酮70~210mg、西地兰0.2~0.6mg,观察各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心室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优于普罗帕酮组和西地兰组(P〈0.05或0,01)。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转复成功时间短于西地兰组(P〈0.01),其中普罗帕酮组最短。每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心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治疗后的平均心室率优于西地兰组(P〈0.01)。结论胺碘酮转复心律的效果优于普罗帕酮和西地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无痛病房"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3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77)和对照组(n=173)。治疗组实施"无痛病房"镇痛方案,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骨科实施"无痛病房"模式,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奇正消痛贴膏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在肩周局部穴位进行封闭,24h后开始使用奇正消痛贴膏穴位外敷;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穴位封闭的治疗方法.按照1997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判定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循证护理在预防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2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按入院时间分为循证护理组(n=130)和传统护理组(n=130),循证护理组对术后出现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定干预措施。传统护理组则按照传统护理习惯进行护理。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而传统护理组则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协助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促进愈合,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射频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CA患者随机分为A(n=23)、B(n=22)、C(n=21)3组,A组进行射频治疗彻底清除疣体,待患处愈合后按每周3次涂布5%咪喹莫特乳膏,连续12周为1疗程;B组单纯进行射频治疗;C组直接进行5%咪喹莫特乳膏,疗程同A组。各组患者于治疗的1、2周和1、3、6月后进行随诊,统计痊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痊愈率为82.6%,复发率17.4%,不良反应率43.5%;B组则分别为45.5%、54.5%、27.3%;C组分别为61.9%、38.1%、42.9%。3组痊愈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最高复发率最低,C组次之,B组痊愈最低、复发率最高,但A、C组不良反应较B组高。结论射频联合咪喹莫特治疗CA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但要注意减少咪喹莫特外用时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6例LN分为西医组(n=24)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试验组,n=32),西医组用激素标准疗程、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有效搴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有效、无效、死亡的例数分别为16、12、2、2例,西医组则为6、10、4、4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Hc=4.808,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4%,明显低于西医组的75.0%(P〈0.01);试验组并发感染率为28.1%,西医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可提高疗效,使狼疮活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及降低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副作用,减少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及实验组(n=42),分别行传统气管切开及经皮气管切开术。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瘢痕面积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气管狭窄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4.8%vs 23.8%,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欣母沛组(n=38),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欣母沛组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产后24 h出血量欣母沛组为(453.5±172.4)m L,对照组为(562.3±243.6)m L。欣母沛组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路径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1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临床路径组(简称临床组,n=600)和传统护理组(简称传统组,n=600)。临床组从入院到出院应用临床路径,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细则,并以单病种核算住院费;传统组按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治疗护理,通过统计分析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应用临床路径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达到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撵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9例.随机采用臂丛颈丛联合阻滞(n=25)、肌间沟臂丛阻滞(n=21)、颈丛阻滞(n=23)。麻醉阻滞使用局麻药均为1%盐酸利多卡因+0.25%盐酸布比卡因混合液。局麻药中常规加入1:20万的肾上腺素。记录各组麻醉敢果以及有无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78.26%)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66.67%)(P〈0.05)。而3组不良反应对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阻滞效果满意.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GS)口服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纳入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19)、西药组(n=22)、综合治疗组(n=21),中药组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西药组口服西药硫酸氨基葡萄糖,综合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与GS,3组疗程均为1月,随访3个月.结果 治疗后,3组的WOMAC关节炎指数和肿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且以综合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并配合口服GS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0.75%布比卡因1.8ml组(单药组,n=32)和0.75%布比卡因0.9ml加0.1%吗啡0.9ml组(复合组,n=32)。观察用药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运动阻滞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平均动脉压(MAP)比复合组下降更明显,2组分别有8例和2例需麻黄碱处理(P〈0.05);单药组Bromage评分集中在3~4分,而复合组大部分病例为2~3分;2组恶心呕吐和尿滞留病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运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综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例患者(30处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处压疮。观察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外敷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消毒换药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4.972,P〈0.01)。观察组、对照组的创面结痂时间分别为(8.2±2.1)、(14.3±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外敷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治疗压疮,具有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苯那普利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胺碘酮联合苯那普利组(Ⅱ组,n=46),治疗随访时间为1a,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效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后第8个月,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7.4%,Ⅱ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8.1%;试验终点时,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53.4%,Ⅱ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匀气散加减治疗小儿重症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63例患耍随机分成为中药组(n=68)、西药镇静组(n=49)和西药解痉组(n=46)。中药组采用匀气散加减治疗,西药镇静组采用苯巴比妥或氯丙嗪治疗,西药解痉组采用颠茄合剂治疗。结果:中药组的疗效与西药镇静组、西药解痉组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而西药镇静组、西药解痉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的疗效以中药组为最优。结论:婴儿在重症感染后出现的面色自壳白、形寒气怯、泄泻、夜啼、舌淡苔白为特征的“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以匀气散加减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60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组),另一组采用高频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观察两组病例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操作时间较短,起效时间较快,麻醉效果较好(P〈0.01或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68),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配合中药熏蒸腰部以及做好熏蒸前、中、后的护理;对照组采用药物及干扰电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7、42、1,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治愈、显效、无效的例数则分别为11、26、31,总有效率为54.4%。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29.36,P〈0.01)。结论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做相关护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贴脐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合农村家庭使用。实施时,按下列药方将中药制成膏、散、糊、丸等剂型,贴敷于肚脐(神阙穴),以医用胶布或纱布封盖固定即可。敷药前,宜用75%医用酒精涂搽肚脐消毒。每个疗程之间休息(停用)3~5天。个别病例如发生水泡,可用消毒针挑破,外搽紫药水。以下介绍常见妇科病症的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63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2)和参心胶囊组(n=31),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转复房颤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在心房纤颤的转复率上胺碘酮组明显优于参心胶囊组,而参心胶囊组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对转复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均具有较好疗效,但胺碘酮疗效明显优于参松养心胶囊,而参松养心胶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外敷联合臭氧、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早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行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25例行玻璃酸钠、臭氧关节腔注射,并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根据治疗前、治疗后1周、5周及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对比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Mazur评分均比治疗前高,且治疗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8%(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封包配合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臭氧治疗和单纯玻璃酸钠踝关节注射治疗对早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均可取得一定疗效,且前者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能更好地改善早期症状及巩固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