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转基因植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转Bt基因和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喂4~5龄舞毒蛾幼虫,对其中肠几种重要解毒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幼虫中肠酯酶的比活力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24 h后达到高峰,而在48 h后,比活力明显下降;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是一直在升高。取食抗虫杨Pb1、Pb33和Pb47叶片48 h后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的比活力分别为取食CK幼虫酯酶比活力的62.9%、70.7%和74.5%;24 h后的幼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分别比取食CK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下降了25.7%、27.7%和17.9%。[结论]导致幼虫中肠解毒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转基因叶片毒杀害虫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转Bt基因欧洲黑杨叶片饲喂4-5龄美国白蛾幼虫,对其中肠几种重要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肠多功能氧化酶受到强烈抑制,饲喂4h后,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比对照降低50.89%,48h后,该酶活性仅为对照的1/6,酯酶及羟酸酯酶的活性也受到明显抑制,饲喂48h后,上述两种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73.58%和56.55%,谷胱甘肽S-转移酶变化比较复杂,饲喂24h后其活性出现峰值;48h后与对照持平,中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转基因叶片对幼虫中肠解毒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毒杀害虫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系号转基因741杨叶片饲养杨扇舟蛾、舞毒蛾和美国白蛾4~6龄幼虫,测定其中肠重要的两种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研究转基因741杨对靶标害虫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显著抑制了羧酸酯酶、谷胱苷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其中PB11和PB29的抑制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转基因741杨抗虫性的生测结果一致。转基因741杨对靶标害虫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抑制作用是其抗虫性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PtrSPI的抗虫功能,为开发新型林木抗虫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通过研究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PtrSPI的启动子及其在舞毒蛾幼虫取食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PtrSPI基因功能;利用真核重组蛋白PtrSPI饲喂舞毒蛾幼虫,观察记录幼虫的取食量、体质量和死亡率,并测定取食后的幼虫体内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探讨PtrSPI蛋白的抗虫能力。  结果  结果表明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PtrSPI的启动子区域共包含5个与植物抗病虫相关的元件;经舞毒蛾幼虫取食后,毛果杨叶片的PtrSPI基因呈先降后升的表达模式,且在取食30 h达到峰值,为空白对照的2.03倍;高质量浓度重组蛋白PtrSPI(300和500 mg/mL)对舞毒蛾幼虫的取食量和体质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分别在取食4和6 d后舞毒蛾幼虫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而幼虫体内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在取食初期显著上升。  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PtrSPI的抗虫能力,可为进一步研发新型无公害抗虫生物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转CpTI基因毛白杨回交杂种 [(Populustomentosa×Populusbolleana)×Populustomentosa]叶片饲喂 4~ 5龄美国白蛾 (HyphantriacuneaDrury)幼虫 ,对其中肠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酯酶、羧酸酯酶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 ,且随时间的延长抑制强度增加 ,饲喂 48h后 ,上述两种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 76 .42 %和 73.91% ;多功能氧化酶在饲喂的前 12h ,表现为受到抑制 ,最大抑制率为 35 .78% ,2 4h后酶活力反而高于对照 ;谷胱甘肽S -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受到抑制 ,而且两者表现极为相似 ,均在饲喂后 4h抑制作用最强 ,酶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 5 1.40 %和 40 .5 7% ,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均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加杨(Populus canadensis)、旱柳(Salix matsudana)、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和家榆(Ulmus pumi-酶活性及寄主的蛋白质量分数无相关性,取食加杨的舞毒蛾幼虫发育最快,虫体最重,旱柳次之;取食兴安落叶松和家榆的幼虫在3龄以后发育历期延长,虫体质量较轻。幼虫中肠总蛋白酶活性在3龄期因取食不同寄主存在明显差异,4龄后酶活性显著降低,不同寄主间的差异减少。la)饲养舞毒蛾幼虫,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的蛋白营养差异性对幼虫生长发育和中肠总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寄主植物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为旱柳、兴安落叶松、加杨和家榆。幼虫生长发育与中肠总蛋白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741杨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群体和单体饲养的方法,用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叶片饲养舞毒蛾和美国白蛾幼虫,测定其死亡率、各龄期的发育速率、体重增加速率和取食效率。结果表明:4个转双抗虫基因的741杨株系对舞毒蛾和美国白蛾均有明显抗虫效果,主要表现为对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和对高龄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用转抗虫基因杨树叶片饲养的昆虫幼虫死亡率均高于对照,最高可达100%,而且,可导致存活幼虫的不正常的发育,使其发育历期明显延迟,发育速率、体重增加速率和取食增长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系统溶剂法对北乌头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用饲料混药法测定4种萃取物对舞毒蛾的胃毒毒力,测定了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幼虫体内解毒酶、保护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杀虫作用显著,为主要杀虫活性物质;舞毒蛾幼虫经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亚致死浓度(LC_(20))处理后,其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表现为持续抑制,处理72 h,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为对照的50.6%,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处理24 h,过氧化氢酶活力为对照的1.613倍,激活作用极显著(P0.01),处理72 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为对照的84.2%,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表现为持续抑制,处理72 h,脂肪酶活力为对照的53.9%,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处理24 h,蛋白酶活力为对照的1.431倍,激活作用极显著(P0.01),处理72 h,蛋白酶活力为对照的90.4%,抑制作用显著(P0.05)。综上,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可影响舞毒蛾幼虫的解毒酶、保护酶及消化酶,扰乱其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绿薄荷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作用机制,采用浸叶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茎叶提取物处理甘蓝叶片后喂食小菜蛾3龄幼虫,在12、24、36、48 h后测定其体内解毒酶系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小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 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均为先激活后抑制,处理组的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绿薄荷叶提取物对小菜蛾体内解毒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茎。研究可为应用绿薄荷提取物防治小菜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烟碱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植食性昆虫与植物次生物质的关系,以检疫性害虫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为研究对象,连续5代用含有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烟碱的人工饲料喂养幼虫,自2龄幼虫饲养至5龄,测定烟碱对幼虫解毒酶系和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5龄幼虫中肠内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提高,在第3代时达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1.86倍和1.59倍;烟碱可明显抑制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抑制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烟碱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马铃薯块茎蛾在取食含有植物次生物质烟碱后能启动自身的解毒酶系统并通过调节保护酶系统,逐步适应植物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于磊  王丽艳  张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523-11525
[目的]研究不同杀虫剂对水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体内解毒酶的影响。[方法]以水稻负泥虫为研究对象,分析幼虫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3种杀虫剂处理1、4、9和15d后,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变化。[结果]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3种药剂处理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均较对照增高,且差异明显;而3种药剂处理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明显。[结论]解毒酶的变化在害虫抵抗杀虫剂处理过程中起到指示作用,该研究可为水稻负泥虫抗药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讨杠柳新苷类化合物在昆虫体内的代谢机制。比较研究高活性杠柳新苷P(Periploca sepium P,PSP)和无杀虫活性的杠柳新苷E(Periploca sepium E,PSE)对6龄粘虫幼虫(Mythimna separata)与小地老虎幼虫(Agrotis ypsilon)中肠3种代谢酶[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8h,PSP和PSE使粘虫幼虫GST活性增加,但PSP上升趋势比PSE更高。而2种化合物对试虫CarE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药后12h,PSP和PSE使粘虫中肠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酶比活力显著下降,而小地老虎中该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可推测GST可能参与昆虫对杠柳毒素的解毒作用,而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活性被杠柳毒素抑制可能是造成粘虫中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甲素对粘虫中肠消化酶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测试雷公藤甲素对粘虫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并对中毒试虫的中肠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 ,处理试虫脂肪酶活性在痉挛期和麻痹期分别下降 2 6 .0 %和 39.1% ,达极显著水平 ;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均不显著 ;中肠细胞变厚且混乱变形 ,组织许多部位呈消融状 ,肠壁细胞层排列不规则 ,柱状细胞与杯状细胞排列不整齐 ,并有纵肌、微绒毛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柳蓝叶甲体内3种保护酶(CAT、POD和SOD)的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供试的生物碱单体中,保护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其耐药性有一定的关系。结果还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淀粉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柳蓝叶甲幼虫取食毒性最强的槐胺碱处理的杨树叶片1 h后,幼虫体内酯酶活性显著升高,随后酶活性迅速下降到低于对照的水平。相反,幼虫取食毒性较弱的槐定碱后,其体内酯酶活性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幼虫的解毒能力与酯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Larvae of the woodwasp, Sirex cyaneus, contain midgut digestive enzymes that enable them to utilize the major fungal and plant polysaccharides found in their food. At least two classes of enzymes, the C(chi)-cellulases and the xylanases, are not produced by the larvae. Instead, larvae acquire these enzymes while ingesting tissue of Amylostereum chailletii, the fungal symbiont that occurs in the wood on which the larvae feed.  相似文献   

16.
昆虫中肠生理与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虫中肠作为分泌消化酶和其它酶类的主要部位,起着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重要艇,也是病原微生物,农药和各种毒素的作用靶标,其生理与病理研究日渐广泛和深入。就昆虫中肠部分酶类的主要特性及有关物质的代谢特点、昆虫中肠病变的多种致病因素及昆虫中肠分泌物与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柚皮粗提物对松梢螟幼虫的拒食活性、生长发育影响和毒杀活性,研究其对松梢螟幼虫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显示:100 mg/mL的柚皮粗提物生物毒性最强,处理24、48 h后的松梢螟幼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99.28% 、94.23%,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7.61、9.28 mg/mL;对松梢螟四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在处理后24、48、96 h分别为96.32% 、95.44%和93.19%,LC50分别为9.56、13.52、8.38 mg/mL;三龄幼虫、五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80.00%,与对照药剂噻虫啉的效果处于同一显著水平.柚皮粗提物对三龄幼虫毒杀作用效果优于五龄幼虫,LD50分别为18.46、25.99 mg/mL.说明柚皮粗提物对松梢螟幼虫生物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