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笋中营养元素含量丰富,曹县芦笋因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广受关注。通过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芦笋中18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对曹县芦笋中营养元素的本底值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体系微波消解处理后,选择合适的内标元素改善基体效应及干扰,同时测定曹县芦笋中的18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钠、镁、钾在质量浓度范围0~20000μg/L,铝、钙、矾、铬、猛、铁、钴、镍、铜、锌、砷、硒、镉、钡、铅在质量浓度范围0~500μg/L内,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方法精密度集中在0.34%~3.41%,加标回收率在88.35%~105.36%。样品中钠、镁、钾、钙含量较高,且富硒能力强。该方法操作简单、数据准确、检出限低,可同时测定芦笋中18种元素含量,并能为曹县芦笋中营养元素本底含量的监测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杨梅果实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拟从浙江省杨梅主产区采集杨梅果实样本进行测试分析,以期了解果实中铅、镉、砷和汞4种元素的污染水平,为杨梅的质量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重金属污染途径及其进行人工控制的基础。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128个杨梅果实样品中铅、镉元素含量采用湿法消解,使用Thermo Solar S4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砷、汞元素含量采用压力消解罐消解,使用AFS-93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显示:杨梅果实中汞、砷、铅和镉元素的检出率均达到100%,平均含量分别为0.0036、0.0290、0.1400和0.0120 mg/kg;除2个样品中铅含量超标外,98.43%的样品符合规定标准;杨梅果实中4种元素占各自标准值的比例分别为:铅(70%)、镉(40%)、汞(35.8%)、砷(5.8%);不同产地的果实中汞、砷、铅和镉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所测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铅>镉>汞>砷,综合污染指数除了青田果实有轻污染以外(0.85  相似文献   

3.
陈伟珍 《保鲜与加工》2016,16(4):118-122
以湛江市售的5种食用菌(新鲜黑木耳、香菇、茶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食用菌中锌、镍、铜、铁、锰、砷、铅、镉、钙和镁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消解液选择、消解条件、分析谱线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结合ICP-AES测定食用菌中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8.7%之间,检出限在0.37~2.5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1.0%~108.5%。该方法快速、稳定、试剂用量少、精确度高,适合食用菌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
ICP-MS测定蜂花粉中12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蜂花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了解蜂花粉作为营养品的使用价值,采用ICP-MS测定浙江市场收集到的4种蜂花粉中钙、锰、铜、铁、锌、钼、硒等7种微量元素和铅、镉、铬、汞、砷等5种有害元素。运用SPSS 18.0软件对7种微量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钙、锰、铁这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性比较大,可以作为不同品种花粉之间区别的标志元素。有害元素铅的含量略高于或低于国家标准限量,镉、铬、汞、砷等4种有害元素含量比较低,有待安全限量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苹果干制品中铅、镉、砷的含量。经试验优化而确定的微波消化条件为加入2 m L浓硝酸,电热板温度86℃,预消化30 min,放冷至室温后加入1 m L双氧水,盖好盖子,装好罐,微波消化,定容后用ICP-AES检测。经分析,该方法回收率好,为93%~104%。从测定的结果可看出,苹果干制品中重金属含量为Pb0.2 mg/kg,Cd0.1 mg/kg,As0.2 mg/kg,为苹果干制品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消解过程繁琐且不能统一制备消解液的问题,采用硝酸、硝酸-氢氟酸和硝酸-氢氟酸-双氧水3种体系分别对国家土壤标准样品GSS-3和GSS-9进行微波消解,优化其消解方法及消解条件。结果表明:方法4-HNO3(5)-HF(2)不仅耗酸量少且消解完全,所检测的8种重金属元素均在标示值范围以内;而赶酸温度从140~170℃,土样消解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值均在标示值范围内,但当温度升为180℃时,Hg的测定值低于标示值的1/2。因此,最佳的赶酸温度选为170℃,不仅赶酸时间短,而且各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值均在标示值范围内。为了进一步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测定其精密度和准确度表明:本方法完成了同时消解土壤样品中铜、锌、镍、镉、铬、铅、汞、砷等8种重金属元素,测定值均在标示值的范围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因此该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消解和测定8种重金属元素,而且适用于大批土壤样品的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干扰少等优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福建水产饲料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福建主要水产饲料及原料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产饲料样品中铅含量在0.05 ~3.52 mg/kg;汞含量在<0.00~0.912 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5.40 mg/kg;镉含量在0.08~3.05 mg/kg;铬含量在1.28~20.46 mg/kg。原料样品中的铅含量在<0.01~7.51mg/kg,汞含量在<0.001~0.476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1.43mg/kg,镉含量在<0.01~1.39mg/kg;福建部分水产饲料中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重金属污染和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热板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铍、铋、镉、钴、钼、铅、锡、铊8种重金属元素,以HNO3-HCl O4-HF-HCl法消解,确定了最佳消解条件,以~(186)Re,~(115)In,~(72)Ge作为内标,用ICP-MS定量分析,精密度1.5%,加标回收率81.9%~91.8%,用土壤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该分析方法快速简单、线性范围宽、分析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大批土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湿法消解(电热板消解法)、干式消解法(灰发化)和微波消解法对婴幼儿乳粉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同时测定待测样品中8种常微量元素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婴幼儿乳粉样品中8种常微量元素的方法各元素的平均含量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SD)最小,且小于2.05%。该方法对质控样品中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回收率在84.6%~103.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硒的测定,两种方法测得枣园乡魏家寨村红薯中硒含量分别为0.0235±0.00609μg/g,0.01μg/g,对比京津冀区域及市售富硒红薯中硒含量,河北邢台威县枣园乡魏家寨村红薯硒含量不低于海南澄迈县桥头镇。  相似文献   

11.
按8km×8km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相结合的综合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并以此判断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并对8种重金属进行各样点的含量差异分析;最后,应用ArcGIS8.3,以污染评价结果为数据支持,进行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研究。新的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聊城市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Hg>Cu>Cd>Zn>Cr>Pb>As>Ni;各元素总体平均变异程度为:Zn> As>Hg>Cr>Ni>Cu>Pb>Cd;土壤各重金属污染分布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区域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2.
选择籽粒Cd、Cr、As、Ni和Pb等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的12个晚粳稻基因型,种植于浙江省晚粳稻主产区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市的6个试点,研究籽粒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变异及其稳定性、籽粒和土壤有效态(DTPA提取态)Cd、Cr、As、Ni和Pb等重金属含量之间及与Fe、Zn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pH对籽粒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效应对籽粒重金属含量的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筛选和选育籽粒重金属含量低的品种以及通过农艺措施减少籽粒重金属含量是可能的。同时,籽粒中这5种重金属含量的稳定性因环境、基因型而有较大差异,且亦因重金属种类而异。因此,为降低籽粒重金属含量,应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的环境进行基因型选择,并同时考虑基因型籽粒重金属含量的稳定性。土壤pH不仅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积累量,还影响籽粒重金属积累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即积累稳定性)。此外,土壤中一些重金属常发生复合污染,如Cd和Cr、As或Ni,Cr和As,Pb和As间表现为协同消长,Cd含量较高的稻米往往As和Pb含量也高,Cr和Ni含量以及As和Pb含量之间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小俸  唐嶷  胡玉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358-361
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统计,掌握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和综合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八种重金属Cd、Hg、As、Cu、Pb、Cr、Zn、Ni,除Hg和 Cr未受污染外,其余六种均受到轻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s> Ni >Pb> Cu >Cd、Zn> Cr> Hg,空间分布不均匀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 As >Pb> Zn> Cu> Cr> Ni> Hg。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不同产地三七的重金属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是我国传统珍贵中草药植物,其在云南种植区域不断北移和扩大,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却非常有限。[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分布于云南三州七县27个三七样品,并采用湿法消解前处理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MS) 测定其4种重金属元素Pb、Cd、As、Cu 的含量,揭示云南不同产地三七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及转运规律,并对不同产地三七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人体健康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三七块根中Pb、Cd、As、Cu的超标率为0%、62.96%、37.04%和0%,对应叶片中的超标率分别为37.04%、33.33%、48.15%、3.70%,应加强Cd、As的安全性关注。三七块根中Cd的富集系数最大,As和Cu相近,Pb最小。叶片中Pb、As、Cu富集系数变化较小,与三七块根相似,而Cd不同产地富集系数变异较大,最大的建水是最小的师宗的8.3倍。聚类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的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差异较大。不同产地三七Pb、Cd、Cr、Cu 对人体的摄入风险贡献依次为4.91%~10.00%、3.83~10.50%、7.34~23.28%、0.40~0.61%,所占比例较小。[结论]云南部分三七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本研究可为三七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安全评价及三七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宁夏黄河流域湖泊湿地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潜在生态危险,笔者调查了该流域9个湿地底泥中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与富集情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自然背景值为参比值,对湿地底泥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探讨,并利用Lars 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湿地底泥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宁夏黄河流域湖泊湿地重金属富集顺序为:Cr>Pb>Zn>Cu>As>Cd>Hg,各重金属单因子生态危害程度为:Cd>As>Hg>Pb>Cu>Cr>Zn,鹤泉湖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最高,其他湖泊重金属生态危害都比较轻。总体而言,宁夏黄河流域湖泊底泥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还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measure the heavy metals and trace elements in 11 Rhizoma chuanxiong samples collected from 5 representative producing areas and perform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The contents of the heavy metals including Hg,Cd,Pb,As,Cu,Zn,Se,Mn and Fe and the trace elements in the Rhizoma chuanxiong samples tested were measur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vy metals,trace elements and producing region was analyzed by partial least squares using software simca- P +. [Results]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for each element detected by ICP-OES all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0. 999 7- 1,and recovery of 90. 02%- 108. 02%. [Conclusions]The microwave digestion-ICP-OE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is simple,efficient and accurate,and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and trace elements in Rhizoma chuanxiong.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and trace elements are to some extent correlated with producing regions,in detail,the content of Fe, Mn,Zn and Cu showed an ascending trend in traditional Rhizoma chuanxiong producing regions. To conclude,it is suggested to periodically monitor the soil condition in traditional Rhizoma chuanxiong producing regions,and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caused by climate.  相似文献   

17.
长期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摘 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对孝义市污灌区土壤中Ni、Cr、Pb、Cu、Zn、Cd 6种重金属的含量、形态分布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孝义市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都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但Ni、Cr、Pb比当地背景值都有所增加。土壤中重金属各形态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Ni、Cr、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Pb主要以残渣态和铁猛氧化态存在。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Cd在残留态中比例最小,碳酸盐结合态和交换态含量比例很高。与对照相比,污灌降低了重金属残留态所占比例,改变了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提高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能力。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活性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d>Pb> Cu >Cr >Zn >Ni;迁移系数的大小顺序是:Pb >Cd> Cu >Cr >Zn>Ni,土壤中Cd 、Pb的生物活性最高, 生态污染风险最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以武定县为例,探明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分析了武定县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深层土壤具一致性。除Cd、Pb、Zn外,表层与深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差异。受区内断裂带控制,重金属主要富集在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在垂向分布上,Cd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Cr、Ni受自身理化性质的控制,As、Cu、Hg、Pb、Zn可能由地质背景控制。8种重金属均来源于成土母质,Cd、Pb、Zn受矿产开采的影响较大,Cr、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As、Cd、Cu、Hg、Pb、Zn来源于多金属成矿带高背景值成土母质与矿产开采的共同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中重金属含量不同,土壤重金属含量也与有机碳、铁锰氧化物、粘土矿物、养分元素、pH具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研究哈尔滨市东南效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土壤样本的重金属元素Cu、Zn、Pb、Ni、Cd、Cr、As和Hg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松嫩平原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对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作出评价。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Zn>Hg>Cd>Pb>Cu>Ni>Cr>As,Zn达到中等污染-强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Hg是菜地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Cu、Pb、Zn、Ni、Cr、Cd、As均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RI为169.565,说明重金属污染已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已受到污染,污染等级为中污染,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污泥在土地利用中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笔者对比分析了污泥施用区和对照区土壤样品中As、Cd、Cr、Cu、Ni、Pb、Zn共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泥施用区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除Ni和Pb外,其他重金属平均含量较背景值均有所增加;污泥施用区重金属含量与对照区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平均值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II级范围内;从平均地积累指数来看,土壤环境总体上处于无污染状态;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除Cd外均处于低度污染,元素Cd有部分处于中度以上污染。可得出结论: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由于考虑外源重金属富集和不同重金属生物毒性系数的影响,其评价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