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前,制约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增收的因素有: 第一,全国50%的劳动力以18.7%的产值养活着70%的人口。这给农业带来了两种不正常的负担,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是农业承担了过多的劳动力,实际上成为容纳潜在失业人口的重要领域。1997年,我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产值比重为18.7%,49.2%、32.1%,而相应的就业比重为49.9%、23.3%、26.4%。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比重比其产值比重高出3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国50%的劳动力在不足20%的产值中取得收入,这种状况决定了农村人均收入必然是低的。二是农业养活了过多的人口。目前,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的70%,与农业18.7%的产值比重相比高出51个百分点。用这么低的产出养活比例如此悬殊的庞大人  相似文献   

2.
<正> 1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粮食保持着7%的年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年增长率的一倍;以世界耕地的7%生产了占世界2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人口多,农业底子薄,与现代农业的差距甚远。我国农业的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56%,是发达国家的十多倍;基层生产组织的规模是美国的300分之一,法国的60分之一;人均产粮产肉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一,法国的50分之一。 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以占世界9.1%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8%人口,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由27%提高到了45%。分析吉林省在全国减产、干旱的情况下,2003年增产7.5亿公斤粮食,2004年增加25亿公斤粮食,农民人均增收400元的技术原因,在增产的技术性限制因素中,品种贡献率、耕作栽培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分别占40%、30%、20%、10%。因此,农业科学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举民瞩目的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国的粮食生产也面临着因人口增加、可耕地减少...  相似文献   

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供给,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1%的人口,  相似文献   

6.
范先鹏 《农家顾问》2011,(11):29-31
1.如何认识科学施肥科学施肥不仅是农户的经济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粮食生产与环境安全。中国农民最了不起的成就,是用世界上7%的耕地生产粮食,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当然也付出很大的代价,其一就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全国差不多5亿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印度人口为6.84亿人,农业人口占80%,农业占国民收入的40%以上,农产品占出口的1/3。全国耕地面积的82%种植粮食,然而五十、六十年代,印度是世界上闻名的“饥荒之国”。自六十年代后期推广“绿色革命”以来,粮食生产形势显著好转。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价格政策的变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丹麦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788年农民第一次从地主庄园解放出来,至今已有二百年。二百年来,丹麦已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农牧业的高度发达。1950年,一个农民一年生产的食品可供养27人,现在则可供养150人。目前丹麦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力的6%,而农牧业产品的出口却占国家总出口的30—40%。1984年,农业出口值为(不包括工业加工的农产品)36亿美元。丹麦是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她的人口占共同体总人口的2%,农业土地占3%,可她的粮食和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蕴  石媛媛 《北京农业》2006,(11):41-41
以色列是一个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但农业的发展却令人称奇:占总劳动力4%的农业人口创造了10%的国民生产总值,农民年均收入1.8万美元。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3倍于现在的人口。  相似文献   

10.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我国目前人口已达13亿,预计到2025年人口将达到16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能否养活这么多人,曾经让世界上许多人为中国担忧。但我国不断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农作物育种创新功不可没。对于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要用占全球7%的土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粮食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耕地面积不能增加甚至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只能依靠提高粮食品质和单产来实现。0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我国能以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一半功劳归功于化肥。我国1996年化肥产量已达2719万吨(折纯,下同),占世界总产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化肥的投入费用目前已占我国农业生产费用的一半左右。我国农民每年为购买化肥,要花费1400亿人民币;国家和地方为进口化肥,要支付35亿美元外汇;全国为增加化肥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任务艰巨,因而大力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棉、油等农产品的需要,除了保证耕地面积外,主要是要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谷物产量占全球的20%,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目前,我国农业户口的人数为9.34亿,农业从业人员达3.24亿,而农业生产总值却只占GDP的15.2%。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亿,并且每年增加1000万。吉林省是产粮大省,连续多年保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全国第一。2003年吉林省农民  相似文献   

17.
亚太发展中国家推进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区域是世界人口密集的农业生产区,其土地27亿多公顷,占世界的22.9%,耕地4600多万公顷,古世界的1/3,人口31亿,占世界的56%,农业人口约18亿,占世界的73%,农业劳动力8.5亿人,约占世界农业劳动力80%。亚太区域农业状况直接影响到世界农业形势。  相似文献   

18.
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石田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1990年全世界农业人口23.89亿人,占总人口52.94亿人的45.1%;从事农业劳力11.01亿人,占农业人口的46.6%。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美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总的说来,为世界第一。但是人们往往忽视农业为美国最大的企业,全部农业生产投资占其全国企业投资总额的88%;美国虽然只有230万农户、370万农业劳动力,而每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和纤维等平均可供68个人吃穿之用。1981年粮食出口一亿吨,农产品出口值达400亿美元以上,为世界第一农产品出口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以占世界7%的可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因此粮食生产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1998年间经历了两个飞跃时期,1998年是中国粮食产量的高峰,达到5.1亿吨.但跨世纪后,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却首次大幅度减产,这对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农业形势甚至国民经济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