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花糯331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属的北京中农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以WZ3310为母本、以中玉1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早熟糯玉米杂交种,2014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中花糯3318.  相似文献   

2.
张胜 《种子世界》2006,(10):45-45
中棉49号(原系名中287)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多亲本聚合杂交及生态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成功的优质高产广适棉花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4年008号),2004年7月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4003)。  相似文献   

3.
中香黄占是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以鄂香 1 号为母本、黄华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经海南与湖南两地来回加代培育而成。该品种适宜在华南区域作早稻种植,在长江中下游作晚稻种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及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8 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 2018015),2020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 20201055),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 20210306)。  相似文献   

4.
中98-1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2001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乡县1999年引进,经试种、多点示范,2002年被定为宁乡县重点推广品种。1产量表现2000年在“跨越计划”宁乡基点示范,667m2产量455.8kg,比主栽  相似文献   

5.
连粳9号系以连嘉粳1号为母本,以“日本晴丰×早丰9号”F。为父本杂交,经连续8代系统选择,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集丰产、稳产、优质及综抗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205。  相似文献   

6.
刘富启 《中国种业》2022,(1):123-125
中麦8号的亲本组合为核花971-3/冀Z7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团队于2001年进行杂交,经过多年选育成功的小麦早熟高产品种。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麦2010002;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6017。该品种广适性强,田间落黄好,籽粒外观品质好,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7.
皮印法 《种子科技》2010,28(12):37-38
徐稻5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技术育成的一个丰产、稳产、优质及综抗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5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59。  相似文献   

8.
超甜玉米金中玉是以YT0213作母本、YT023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早中熟超甜玉米单交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08009;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2008。  相似文献   

9.
<正>徐稻7号(徐20996)系徐州市农科院于1999年以98552为母本、以镇稻8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2008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稻7号(豫审稻2008003)。  相似文献   

10.
中麦17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2007年通过北京市、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11年通过青海省审定。该品种冬性,抗寒性强,中早熟。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和成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正>宁粳4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利用日本优质水稻越光与高产水稻镇稻99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9040。2013年入选农业部超级稻。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淮北地区种植。在江苏苏中地区可作直播稻麦后直播。  相似文献   

12.
中粳稻新品种连粳6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粳6号(原名H01023)系连云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镇稻88为母本、京4&#215;10^9的F1作父本杂交,于2001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集丰产、稳产、优质及综抗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中优T 1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优T16系贵州省铜仁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中9 A与恢复系TR 16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绿达177(TJ177)是以吉玉粳为母本,以通1999-6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系谱法处理育成。具有中早熟、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稻2011002。  相似文献   

15.
淮优粳2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金南风∥黄金晴/泗稻10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606号),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好、品质性状优良、综合抗性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望两优815是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两系不育系望S与自选恢复系R815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迟熟组合,具有适应性强、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等特点,于202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棉花新品种新陆中17号是由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良繁场选育而成,于2003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0年在新疆南疆各植棉区开始示范种植,由于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适应性广、易拾花等优点,审定当年就在南疆各植棉区累计推广近4 000hm2.  相似文献   

18.
淮稻13号系江苏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系统选育的丰产、稳产、优质及综抗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编号:苏审稻200907。  相似文献   

19.
<正>武运粳27号系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209),适宜在江苏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2012年起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分蘖较强、穗型大、籽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转色好、米质优,符合高产优质同步的要求,更适应直播稻和机插秧占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80%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0.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新陆中20号(原代号98-60)是1995年以抗病、抗逆性好的89-19为母本,优质抗病中长绒棉材料33为父本进行杂交,然后经过连续多年的南繁北育和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