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多年来广大茶叶科技人员在茶叶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过程中,为提高茶叶商品在饮料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而研究并取得成果的一些茶园栽培管理新措施如种植良种无性系,走生态茶园土壤管理方法,早施基肥,调整茶树修剪时间,茶园间作经济果林,茶园大棚技术以及机械化采茶等进行刍议,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园需要的是“低耗、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采用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 ,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无公害茶叶。通过近几年对豫南山区部分茶园、茶农的考察 ,提出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建立和茶园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应有  张宇 《农技服务》2012,29(4):454-455
从春茶采后的管理、春夏茶园的管理与采摘、茶树秋季管理要点、低产茶园改造后的管理措施几个方面总结了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作为全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目前正在实施“南茶”工程,到2005年,在全省建成6.7万hm^2优质茶园。笔者对四川的103个产茶县新植茶园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四川新植茶园的现状,包括新植茶园的管理模式、种植模式、茶树品种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茶叶发展趋势和现行的无公害茶叶要求,提出了四川新植茶园的对策,即科学规划,提高科技含量,高标准建成有机茶园;采用新的种植模式,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合理布局园区;重视茶园基本建设;重视茶树品种和管理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茶树栽培技术体系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划经济体制下茶园管理是以高产为主要目标,掠夺性生产,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递减,茶叶品质下降.加入WTO后,我国市场经济的运作将加快与国际接轨,茶叶市场的竞争将由高配额和高关税壁垒转向质量和绿色壁垒.茶树栽培的技术体系也必须针对这个转变,首先搞好茶园生态建设,各地应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茶园;其次要改进茶园管理方式,以提高我国茶叶的质量,使我国茶叶出口顺利通过质量壁垒和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6.
张晓波 《农技服务》2023,(10):76-79
茶叶是凤冈县特色产业,以有机茶叶为代表的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技术模式逐渐成熟。为实现凤冈有机茶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系统化,推动凤冈茶叶高质量发展,从基地选择、基地规划、茶园开垦、挖沟施肥等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的规划与建设;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肥料管理、修剪管理介绍有机茶园管理;从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管理。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茶园的栽培管理主要是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创造有利于天敌活动、繁衍,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茶园生境。通过采取搞好规划,茶园禁施农药、激素,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实行蔗叶大覆盖,及时采摘,冬季修剪等农业技术措施,控制虫害在经济水平之下,从而保持茶园大面积高产、稳产、优质,生产出迎合时代潮流的茶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8.
新种幼龄茶园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西新种幼龄茶园栽培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广西茶区高温多湿气候、茶园地貌及茶叶品种特性等,从幼龄茶园栽培过程中的抗旱保苗、锄草施肥、遮荫防晒、查苗补苗、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介绍新种茶园的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为广西幼龄茶园快速成园、投产、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树经过一年的采摘,树体受到很大的损伤,加强秋冬季管理,及时做好茶园的抚育工作,是茶园质量管理和无公害栽培的一个关键措施,这对加快恢复树体,培壮树势,夺取第二年茶叶优质高产至关重要.因此,茶园秋冬季管理应抓好如下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为了推动无公害茶叶的发展,本文着重对栽培和管理无公害茶叶的技术进行探讨,在规划与建设无公害茶园,怎样选择茶树良种,在茶园管理中如何施肥、修剪采摘技术、冬季茶园的管理及如何进行茶叶病虫害的防治、加工等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阐述,希望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行粮茶间作套种,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是发展茶叶产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园地选择,园地整理,茶树种植,茶园管理等方面阐述粮茶间作套种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地处桂中半石山区的广西国有伏虎华侨农场,近年来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因主要在于注重不断完善茶叶经营机制; 坚持科学有效的茶园栽培管理; 十分重视茶叶质量管理, 不断创新加工工艺和搞活茶叶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为了推动无公害茶叶的发展,本文着重对栽培和管理无公害茶叶的技术进行探讨,在规划与建设无公害茶园,怎样选择茶树良种,在茶园管理中如何施肥、修剪采摘技术、冬季茶园的管理及如何进行茶叶病虫害的防治、加工等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阐述,希望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茶树是亚热带常绿经济作物,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精细管理,促进茶树的生长以及提升茶叶的品质。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人们也有了饮茶的习惯,更加重视茶叶的质量以及其生长环境。因此更多的茶树种植户也在依靠茶园管理技术,做好茶树的栽培工作。基于此,文章也对茶树栽培的和茶园管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提高茶树栽培质量以及茶叶品质,促进茶园管理技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从茶园管理、菊花栽培管理、园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菊花采收、茶园施药封园等方面介绍茶叶套种菊花高效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栽培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的茶叶是指没有公害污染的茶叶,严格地将农药的残留及重金属的残留控制在标准限定范围之内。对于无公害茶叶,在栽培和管理上,选园是非常关键的,同时还要注意,栽培管理一定要加强。加强茶园的建园技术和栽培管理,以便使无公害茶叶的栽培生产目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雪峰  余有本  肖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62-8263
通过对陕西省茶叶现状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发展生态茶园对促进该省茶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陕西省陕南地区发展生态茶园的条件,并论述了适合陕南发展生态茶园的模式、茶园规划思路及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杜瓜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皮、籽、根均可入药。实行茶叶、杜瓜套种立体栽培,就是在茶园中搭建杜瓜棚架,利用杜瓜蔓适度遮阴,控制茶园光照强度,并采取合理有效地管理措施,营造最适合茶树生长的田间小气候,使茶叶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清洁生产与茶叶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了茶叶的污染来源及茶叶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出了实现茶叶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与途径:加强管理,建立茶叶清洁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与无公害茶叶生产相结合,实现茶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良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茶叶的品质。遮阴技术作为茶树栽培中一项重要的农艺措施,能改善茶园光照等微域气候环境,是提高茶叶品质的有效手段。在分析遮阴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的基础上,阐释了遮阴对茶叶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