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余继升 《新农村》2001,(8):18-18
饲养黄鳝,种苗是关键,我国各地分布的黄鳝品种较多,现将主要优良品种介绍如下。1.深黄大斑鳝体型细长,略成园型,体色深黄,全身分布不规则的黑褐色大斑点。养殖试验表明,深黄大斑黄鳝,对环境适应能力、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养1年左右个体可达300克以上,肉质细嫩,品质好。2.金黄色小斑鳝  相似文献   

2.
正一、苗种选择是关键1、品种选择a.深黄大斑鳝。该黄鳝体形细长,呈圆形,身体匀称,颜色深黄,全身分布着不规格的褐黑色大斑点。深黄大斑黄鳝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每公斤生产成鳝的增肉倍数高达5~6倍。个体大,饲养1年可达300克,肉质细嫩品质好,为上等养殖好苗。b.金黄色小斑鳝。该黄鳝体型细长较匀称,身体颜色浅金黄色,全身分布着不规格的细密黑褐色小斑点。该鳝对环  相似文献   

3.
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 ,首先要有好的黄鳝种。不同黄鳝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不同的。因此 ,在挑选优质野生鳝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苗种品质要优良常见的黄鳝品种有 :深黄大斑鳝体型细长呈圆形 ,体匀称 ,颜色深黄 ,全身分布不规则的褐黄色大斑点。这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殖黄鳝,苗种主要从市场上购买野生黄鳝苗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直接从捕捞者手中选购笼捉或锹刨的黄鳝作为苗种。目前,各地养殖的黄鳝苗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身体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最适合于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中数量最多,体色较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生命力较强,苗种来源广;体色青灰鳝适应环境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个体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的黄鳝苗种。  相似文献   

5.
人工养殖黄鳝.苗种主.要从市场上购买野生黄鳝苗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直接从捕捞者手中选购笼捉或锹刨的黄鳝作为苗种。目前,各地养殖的黄鳝苗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身体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最适合于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中数量最多,体色较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生命力较强,苗种来源广:体色青灰鳝适应环境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个体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的黄鳝苗种。  相似文献   

6.
<正> 养黄鳝种苗是关键,怎样得到好的品种好的种苗,是黄鳝养殖成功与否。笔者从事黄鳝养殖中,对各地养殖的黄鳝品种加以实验比较。这些黄鳝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选购黄鳝种苗必须注意。我国各地分布黄鳝品种较多,现将主要四种种群的特征和养殖效益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鳝属温热带鱼类,分布很广,无论大江南北,凡有水源的地方,都有黄鳝的分布,野生黄鳝的品种很多,但近年来,环境恶化,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人工养殖的黄鳝以深黄大斑鳝和金黄小斑鳝为主,因黄鳝营养丰富,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年人工养殖黄鳝已成为养殖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每年春节前后黄鳝销售价格最高,但黄鳝必须安全越冬才能有这种好的经济效益。一、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就要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  相似文献   

8.
<正> 1.品种选择 首选品种应是深黄大斑鳝,其生长速度最快,品质优良,适应性最强,是养殖品种中最理想的品种;其次是浅黄细斑鳝,其生长速度较深黄大斑鳝略慢,品质优良,适应性也较强。不论选择哪个品种,放养的鳝苗品种应单一,不能混杂养殖,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2.鳝池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水  相似文献   

9.
一、体色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从体色上大体分为3种:第1种是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体形细长;也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人工养殖。第2种是浅黄细斑鳝,体色青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这种鳝种在自然界数量较多,适应性较强,鳝种来源广,适合人工养殖。第3种体色青灰的黄鳝,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丹 《新农村》2006,(3):18-18
人工养殖黄鳝的鳝种主要是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黄鳝,必须严格挑选。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体形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数量较多,体色浅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适应性较强,鳝种来源广;体色青灰的黄鳝,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体形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1.
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首先要有好的黄鳝种。不同黄鳝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不同的。因此。在挑选优质野生鳝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6,(6)
正人工养殖黄鳝是勤劳致富的好门路。养好黄鳝选择优质种苗是关键。目前市场供应鳝种苗情况复杂,有的将收购的野生黄鳝苗充当人工养殖苗;有的用普通黄鳝苗充当良种鳝苗。因此,养殖黄鳝一定要掌握挑选黄鳝种苗的基本知识,以提高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一、自行捕捞种苗养殖者自行捕捞是选择优良鳝苗的好方法之一,对捕回的黄鳝要进行严格优选,未中选者立即出售,选中的可分级留养。一般深黄大斑鳝是最好的鳝种。捕捞方法以笼捕为好。笼捕时应注意两点:其一是蚯蚓作诱饵为佳,每支笼可在一晚上取鳝2次~3次;其二是捕鳝笼入水时一定要将笼尾稍露水面以便黄鳝在笼中吸呼空气,否则会全闷死或患上缺氧症。如果要购买别人的黄鳝,可用4%的食盐水选用鳝苗。方法为:将鳝苗放入4%食盐水中,会有三种现象。一种为狂蹦乱跳型,多为有伤的黄鳝;一种为安静型,用手去抓,一抓即着,多为病鳝…  相似文献   

14.
1苗种优 不同种和质量的黄鳝生长快慢不一,快速养鳝应选择体色深黄、有大黑斑的笼捕鳝苗,且无病、无伤、无药害,体表粘液正常,反应敏感,挣逃力强.  相似文献   

15.
黄鳝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结合宿松县资源状况,从环境条件要求、网箱设置、鳝种放养、饲养管理、鳝病预防等方面对黄鳝的网箱健康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黄鳝网箱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由于商品鳝售价较高,市场前景看好,故近几年各地掀起了养鳝的热潮.然而,由于养殖技术落后、黄鳝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许多养殖户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笔者从事多年的黄鳝养殖和技术指导工作,现结合令黄鳝日均增重1克以上的实践操作经验,浅谈如何加快黄鳝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室内养殖条件下黄鳝对几种水生动物如泥鳅、白斑蛾蚋、福寿螺、石蟹、麦穗鱼、克氏原螯虾和孔雀鱼的捕食规律以及黄鳝残杀小鳝现象,为黄鳝生态养殖中降低养殖饲料成本、加强营养物质循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鳝与泥鳅的体重比例达22 ∶1以后,黄鳝才能捕食泥鳅;黄鳝与泥鳅的体重比例极显著地影响黄鳝最大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P<0.01).黄鳝捕食白斑蛾蚋幼虫比较容易,黄鳝最大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在大、小鳝体重比例达到25 ∶1以上后,黄鳝才会出现残杀小鳝现象.黄鳝对活饵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捕食顺序依次为:鳝苗、石蟹苗、孔雀鱼、克氏原螯虾苗、麦穗鱼.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0,(9)
养殖黄鳝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人工繁殖种苗技术尚未过关,种苗靠从自然界捞捕,苗少、质量差,且病伤严重,严重影响了黄鳝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下面简要介绍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1.亲鳝的选择亲鳝的来源可从自然水域捕取,也可直接从培育池获得。但无论从何处获得,产前均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每天投喂动物饵料如蚯蚓、蝇蛆、动物内脏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鳝由于比较效益可观,已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青睐。但由于黄鳝的种苗、饲料、饲养、病害等方面受市场和技术的制约,实际上网箱养鳝也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养殖项目。如何规避养鳝风险,提高网箱养鳝效益,本人总结出如下三条途径。1、自繁自养解决种苗目前养鳝户使用的种苗绝大  相似文献   

20.
1.亲鳝来源及选择亲鳝的来源一是到野外直接捕捉,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气或雷阵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更多,晚间多于白天。可于晚上9~10点钟,将鳝笼放在黄鳝活动处,当黄鳝出来觅食时,误入鳝笼,黎明时将鳝笼收回,将个体大的用作亲鳝。二是在市场上采购体健无伤的黄鳝作亲鳝。只要亲鳝选择得好,人工繁殖均能获得成功。雌鳝以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