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改善家庭生活现状,都选择前往"北上广"等工业化的地方工作。他们远离家乡、工作繁忙,没有办法亲自教养孩子。只能将小孩留在家中或托付他人,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因此引发了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笔者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父母监护缺失、他人监护不力、个人权利缺失、安全教育缺失、学习教育缺失、心理教育缺失、道德教育缺失等。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从理论上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226-228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所面临有监护、受教育、人身安全保护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不完善、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力度弱、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保护不完善等。对于这些问题,应从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法律援助与司法保护等方面入手,以加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在长期缺乏父母的监护与关爱的环境下,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现阶段,国家需要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出科学可行的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健全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机制,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消息显示,自2016年11月在全国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以来至今年8月底,已有68万多名无人监护和父母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监护。同时,专项行动还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帮助11821名失学辍学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各级公安部门为125377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办理户口登记,批评教育失职父母90822人,治安管理处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223-22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有效促进教育资源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分配,是促进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出发,详细列举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试着找出几种有效应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朱宇 《现代农业研究》2021,(12):133-135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催生出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法定监护缺位、委托监护不力、群体行为失范、犯罪率较高等问题。应明确监护人职责,引入监护监督制度,通过法制教育和文化服务,全面保障留守儿童监护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向城市转移、城镇化水平不高、相关政策滞后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监护者、父母亲和生活环境。为此,必须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等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护和教育,其很容易被外界所迷惑,实施犯罪行为。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和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以此为以后的留守儿童的犯罪预防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在社会转型期中的特殊表现。由于保护机制的缺失,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权难以保障,发展权受到一定的影响,参与权被忽视。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不力既有社会因素、政府因素,也有家庭监护方面的原因。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完善国家监护制度和委托监护制度,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许红缨  雷鹰  李辉 《农业考古》2008,(6):118-121
从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出发,笔者对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的特点和缺陷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监护制度的几点构想,这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呵护与陪伴,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大多由家中长辈监护,"隔代抚养"易造成非正常成长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青海省因其独特性,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农区留守儿童和牧区留守儿童。本文分别从留守儿童监护方式、农区留守儿童和牧区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感情荒芜、教育质量低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人生价值观不明确等。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即建立健全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改善学校寄宿条件,兴建农民工学校,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等。  相似文献   

14.
正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据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介绍,此次摸底排查的对象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排查内容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出生日期、性别、民族、就学、户口登记、公民身份号码、身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监管不到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强化社会关爱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未随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大,由于缺少父母的监护与教育,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这一群体还呈增长趋势,问题将更加严峻,从具体调查情况来看,单靠县乡基层力量难以彻底有效破解,要从市级、省级直至国家层面高位推动,才能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此,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针对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在价值定位、人文氛围、教育监护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携手通力,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93-4295
概述留守儿童家庭的类型:单亲家庭型、隔代抚养型、亲友代管型和自我管理型。指出由目前监护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会导致一系列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就要有效利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资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人口流动现象越来越明显。我国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规模高达6000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原因入手,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尝试建设以政府、家庭、学校为支撑的多维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盐津县新华村是一个典型贫困山村,全村总人口324人。近年来,全村农民外出务工创业近1000人,在为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新华村双亲均外出的留守儿童达43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1%。2008年3月以来,笔者作为驻盐津县牛寨乡新华村指导员,对新华村留守儿童现状、监护情况及教育等等做了调查,发现50%以上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