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昌市东郊镇自2011-2013连续三年晚造引进栽培博Ⅱ优138杂交稻新组合,三年六个示范区实割平均产量分别为463.4kg/亩、476.5kg/亩、488.7kg/亩,对比照博Ⅱ优15组合增产6.6%、6.9%、7.2%。总结了博Ⅱ优138杂交稻新组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博Ⅱ优270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于1993年用博ⅡA与恢复系玉270配制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2005年起,博Ⅱ优270先后在漳州市的漳浦、龙海等十个县试种,一般栽培水平下单产可达7500 kg.hm-2,表现出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特点,适合漳州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博Ⅱ优15是湛江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广东、海南两省和南方稻区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突出,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好等特性,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博Ⅱ优270系玉林市农科所于1998年利用博ⅡA与自选的玉270恢复系配组育成的感光型杂交水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一般每hm^2产量7500kg,适合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博Ⅱ优15是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利用不育系博ⅡA与恢复系HRl5配组而成的晚造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等特性,是我省晚造主要推广的新组合之一。2003年8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博Ⅱ优15是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利用不育系博ⅡA与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晚造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等特性,2003年8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省晚造主要推广的新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7.
2009—2010年广东省晚造弱感光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9、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弱感类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博Ⅱ优691、振优616、博优615、博Ⅱ优615、粤香优169、博Ⅱ优312、锦优633、万金优122、龙优225、园丰优7148等10个新组合进行评述,从产量、米质、抗病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鉴定出振优616、粤香优169等优质、高产组合,为广东弱感光型水稻的品种审定提供了依据,并对参试的10个组合在广东生态区域内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博Ⅱ优859是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优质不育系博ⅡA与恢复系859杂交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经广西感光组区试及不同区域试种示范,均表现出株型适中、产量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量在7290~7890kg之间,最高可达8300kg.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博Ⅱ优15系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选配的弱感光型新组合。1999年引人我省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白叶枯。2000~2002年,在临高县博厚镇南贤洋共制种50hm^2,其中对55户高产田块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组合制种单产3.90~4.05t/hm^2的最佳苗穗结构是:博ⅡA基本苗150~180万/hm^2,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广西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博ⅡA×玉213育成的感光型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213”,描述了其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通过2008—2009年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的引种示范表明,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穗大粒多、适应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在东源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摸索苏粳815适宜的施肥量和分蘖期施肥方式,为苏粳815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分2个田间试验,即氮肥施肥量试验和分蘖期不同平衡肥试验。[结果]苏粳815产量最高的纯氮施用量是270 kg/hm2。平衡肥施用提高了分蘖成穗数,但降低了每穗粒数,最终影响产量的形成。[结论]人工移栽苏粳815高产栽培适宜施氮量为270 kg/hm2,分蘖肥一次施足,不需施用平衡肥。  相似文献   

12.
博Ⅱ优15是利用博IIA为母本,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博Ⅱ优15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博Ⅱ优213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用博ⅡA不育系与自选的玉213恢复系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0年通过玉林市和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为推广适应在海南南部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从省内外引进10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晚稻品种. 1试验概况 1.1参试品种Ⅱ优明118、博优125、丰优227、博Ⅱ优26、博Ⅱ优629、银花占2号、博Ⅱ优128、粤航1号,以特籼占25(CK1)和博Ⅱ优15(CK2)为对照.  相似文献   

15.
琼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晚造引进金丰优1号、绿永优115、绿丰优226、博Ⅱ优528、博Ⅱ优618、成优1号、万香优1号、博优1263、博Ⅱ优506等9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大区示范试验,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博优1263、绿丰优226和万香优1号等高产优质品种,为琼海市加快水稻新品种推广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C815S等5个不育系为母本,与7个优良父本配组,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F1代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用核不育系龙S、7光S052、培矮64S和三系不育系Ⅱ-32A相比,C815S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最好.C815S在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和经济系数5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为6.656、6.342、7.236、16.669、6.705,在5个不育系中最大;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分别为0.329和2.353,排第2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为-2.197,排名第4.C815S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C815S在有效穗、着粒密度、千粒重、单株产量、经济系数5个性状上分为Ⅰ类,在每穗总粒数、结实率2个性状上分为Ⅱ类,株高、穗长为Ⅳ类.  相似文献   

17.
博Ⅱ优15是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化州市于2000年引进,经5年示范种植,总结出了其特性及适时播插、疏播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排灌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博优998是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广恢998与博A组配的优质、高产的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稻米品质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为二级优质米。该组合参加1999年、2000年广东省晚造区试,结果全生育期116~118天,比博优903短2~3天,每667 m2产量460~467 kg, 1999年比对照种博优903增产11.79%,2000年比博优122增产6.65%,增产极显著,均名列第一,且抗稻瘟病(全群抗性比81%)和抗纹枯病。博优998生势壮旺, 分蘖力强, 有效穗多, 株型集中, 茎秆粗壮, 抗倒力强。  相似文献   

19.
博Ⅱ优134是海口琼山区种子公司利用博Ⅱ-A×IRl34配组成的弱感光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耐肥抗倒等优点,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晚造仅在海口市的推广面积就达2222.2hm2.  相似文献   

20.
阐述博Ⅱ优767新组合的特性,从安排播种期、直播栽培、播种、化学除草、间苗与补苗、施肥、薄露灌溉以及加强病、虫、鼠害的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博Ⅱ优767新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博Ⅱ优767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