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1流行特点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3月龄的仔猪,通过消化道传染。本病在夏、秋季节发病较多,易呈地方性流行。2临床症状急性型。病猪的一般症状与猪瘟相似,多在流行初期突然死亡。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常不体现任何症状,在短时间内死亡。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发病2~3天以后,在猪的胸、腹、背、腰、颈及大腿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其形状多为方形或菱形,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河南某猪场有180头2月龄仔猪,病猪约占10%,表现精神不振,体温40~41℃,腹泻不止,消瘦。其中有几头猪在发病4d后死亡,呈败血症状,病猪耳边缘发绀,四肢内侧、腹下、胸前皮肤出现紫斑,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行动摇摆。  相似文献   

3.
1流行病学1.1临床表现重庆某集约化猪场存栏猪1700头,其中种猪300头,哺乳仔猪250头,保育舍仔猪330头。近两年该场每批仔猪转入保育舍后2~3周均要发病,且死亡率很高。本次发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个别猪未显任何症状即死亡。发病猪一般体温升至41.5℃以上,不吃食,沉郁,有时轻度腹泻,后期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口、鼻、耳、四肢皮肤呈暗紫色,并于2d内死亡。猪死前从口鼻中流出泡沫样、淡红色的分泌物部分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病猪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39℃~40℃,间歇性咳嗽。1.2剖检病变剖解4头急性死亡猪均表现为严重的肺炎和胸膜炎,气管和支气管…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症状1.1急性病猪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病程长的体温升高到41~43℃,高热稽留,其呼吸迫促,鼻镜干燥,鼻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眼结膜潮红,流泪,咳嗽,呼吸加快,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这类病猪多在发病1~3d内死亡。1.2亚急性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0~41.5℃,发生关节炎、跛行,部分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其转圈、磨牙、空嚼,共济失调,甚至后肢麻痹,有的病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西平县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病,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呕吐、腹泻,个别出现神经症状,很快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笔者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集病料,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1临床症状断奶仔猪分群10d开始发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0℃以上,个别猪关节肿大,站立不稳,浑身颤抖,耳、四肢末梢及肛门周围皮肤发绀,随后出现呕吐、腹泻、四肢划动、头往后仰,发病后3~4d相继死亡。发病后用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发病情况厦门某小型猪场的猪在保育阶段,保育猪耳朵出现发绀,后躯腹下发绀,高烧不退,注射抗菌消炎退热的药物,效果不佳,陆续死亡70多头保育猪。临床症状病猪常突然发病,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发病初期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少数病例食欲废绝。体温40℃~42℃,呈稽留热,有的病例表现寒战,站立不稳。病猪全身皮肤发白,贫血,咳嗽,被毛松乱,有的全身发红。病猪耳尖、四肢、臀部、阴户及腹下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或紫色小点,呼吸困难,呈腹式张口呼吸,有的气喘,病程多为6~10d。快到死亡前,两耳发绀,腹下后躯发绀。有时也会无明显症状而突…  相似文献   

7.
龙海市某猪场,2002年3月20日至3月25日,有95头菜猪发病,死亡9头,病死率9.5%。经检查确诊为猪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批菜猪未进行链球菌苗免疫、而且饲养密度过高,猪舍高度不够,通风设备及条件略差,舍内氨味较浓,致使猪体抵抗力降低。特别今年闽南地区春季严重干旱,气温比往年高,场主忽视通风、降温,导致链球菌病早发。从3月20日至3月25日,95头菜猪发生链球菌病,死亡9头。其流行特点为:发病早、传染快、死亡率高。2临床症状病猪病初体温多数在41℃以上,部分病猪为40℃~41℃,…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下旬以来,我市部分乡镇相继报告发现红皮病猪。现将我们临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从我们调查的九百余例病猪来看,这次流行的猪病有如下流行特点:(1) 该病呈散发式流行,相邻农户的猪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与病猪同圈同槽的猪有的亦不发病。(2) 发病率为20%左右,如西林办事处莲花塘村瓦屋组6月初存栏猪41头,发病9头,发病率为22.5%。(3)发病猪的体重多在50~80公斤左右,且不分性别、品种,仔猪尚未见发病。(4) 临诊中未发现病猪死亡。(5) 一个村民组从发现第一头病猪开始,到最后一头病猪痊愈,一般为半月左右时间。二、症状患猪突然发病,食欲开始减退,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我县托古乡托古村于家养猪场饲养育肥猪210头。2002年6~8月份有38头猪陆续发病,发病猪一般在3~4月龄,期间因吐血死亡或渐进性消瘦、贫血死亡16头。发病率18.1%,死亡率7.61%。临床症状发病猪从临床上观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发病前无任何症状,进食饮水均无异常,突然倒地,四肢划动,口鼻流出大量暗红色血液,呼吸迫促,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慢性型病猪可见食欲减退,不爱运动,皮肤和可视黏膜逐渐苍白,贫血症状明显;粪便干结,表面黑色,仔细观察表面有黏液和血液,尿少;病猪采食量减…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中旬,闽北某猪场发生猪巴氏杆菌病(又名猪肺疫)。该场存栏菜猪2000头,发病前1个月曾经猪肺疫疫苗口服免疫。开头有一猪舍猪发病,症状是高热、皮肤潮红、呼吸急促,急性死亡。虽经解热,抗病毒和消炎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猪多是50~70kg肥育猪,后来波及全场,每天死亡20~30头,经济损失10多万元。经诊疗病猪康复,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41~42℃,初期绝食,皮肤潮红;1d后呼吸急促,颈下、胸腹下皮肤紫红色,体表淋巴结极度肿胀;2d后呼吸困难,少数病猪喉部、颈部皮肤水肿、变硬,呈犬坐式姿势,可视粘膜紫红;第3d病症加剧,最后呼吸…  相似文献   

11.
近日,江苏省滨海县天场乡某猪场饲养的2月龄育肥猪相继出现咳嗽、气喘、食量减少和粪便干硬等症状,当地兽医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症状时好时坏,病猪在发病3天后进一步加重,第4天病猪开始腹泻,发病猪由5头增加到18头,死亡3头。遂带病猪向笔者求诊。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某猪场在2009年8月份。空怀配种舍突然有5头猪在下午喂料时不食,精神不振,体温测量分别是在39.7℃~40.8℃不等,当天兽医治疗使用头孢噻呋钠3克加清开灵20毫升肌肉注射,第二天早上体温测量基本不变,仍在39.7℃~40.8℃之间.下午相邻圈舍又有相同症状的病猪出现,三天后病猪出现流鼻涕,精神萎靡,病情在母猪群内快速流行,12~15天左右母猪有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它是一种呈多样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危害严重的猪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稽留热和细小血管壁变性,以仔猪和小架子猪发病多,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诊断1.1流行病学猪瘟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猪是本病唯一的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感染。1.2临床症状猪瘟的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高烧不退,体温升高到40.5℃~42℃;全身痉挛、皮肤和粘膜…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情况 我县托古乡托古村于家养猪场饲养育肥猪210头。2002 年6 月至8 月有38 头猪陆续发病,发病猪一般在3 ~4 月龄,期间因吐血死亡或渐进性消瘦、贫血死亡16 头。发病率18.1%,死亡率7.61%。2 临床症状 发病猪从临床上观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发病前无任何症状,进食饮水均无异常,突然倒地,四肢划动,口鼻流出大量暗红色血液,呼吸迫促,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慢性型病猪可见食欲减退,不爱运动,皮肤和可视黏膜逐渐苍白,贫血症状明显;粪便干结,表面黑色,仔细观察表面有黏液和血液,尿少;病猪采食量减少,生长受阻,消瘦。3 剖检变…  相似文献   

15.
猪病:高热病再次流行 2008年1月3日,重庆精典药业鲁华柏先生来电反应,重庆市荣昌县及其周边地区高热病(猪蓝耳病)发病严重,其表现出的症状与以往发病有所不同,病猪不发烧。皮肤正常,主要症状为喘气、拉稀。剖检变化基本一样.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喉头气管出血,肾实质性坏死,胃溃疡是此次发病最常见的剖检症状。  相似文献   

16.
我区某养猪场,年饲养生猪1000头以上,几年来实行生猪常年防疫,月月补防的防疫制度,有效地控制猪瘟等烈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但是在96年10月份,该猪场从苗猪市场购回12头苗猪之后,第二天就有一头苗猪发病死亡,随后相继有46头发病,共死亡19头,给养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经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及细菌学检查诊断为猪肺疫。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症状该猪场饲养的生猪,在发病初期不表现任何症状,在吃食、运动时,猪突然出现犬坐式姿势,张口腹式呼吸,1-2小时即倒地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卧…  相似文献   

17.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引起感染。猪舍卫生条件差、长距离运输、混群等易诱发该病,主要危害仔猪与青年猪,如病猪得不到及时治疗,易出现死亡。1症状表现某规模化猪场的仔猪在引入3 d后出现发病,经紧急治疗、接种,病情未得到控制并加重。病猪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一些病猪出现咳嗽,体温异常升高,出现弛张热,体温波动范围在39~42℃之间。由于长时间食欲缺乏,病猪日渐消瘦,被毛杂乱,皮肤苍白,有的关节肿胀,难以站立,跛行。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4月,河南西平县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病,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呕吐、腹泻,个别出现神经症状,很快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笔者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料,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伪狂犬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断奶仔猪刚分群十多天开始发病,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0℃以上,个别猪关节肿大,站立不稳,浑身颤抖,耳朵、四肢末稍及肛门周围皮肤发绀,随后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发病情况2015年6月,垫江县杠家镇养猪大户黄某饲养的300头猪,有部分猪采食下降,体温升至41.5℃,精神不振,结膜先潮红后苍白、黄染,皮肤轻度泛黄,尿液由黄色变为茶色乃至血尿,便秘,病猪消瘦,贫血,行走无力。自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其中母猪死亡2头,育肥猪死亡5头,小猪死亡10头。(二)临床症状1.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41℃,稽留3~5 d,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及流行情况辽宁省普兰店市安波镇某养猪专业户 ,2 0 0 2年 4月有生猪存栏 2 0 6头。其中母猪 6头 ,3 0kg体重育肥猪 2 0 0头。 4月 13日育肥猪群开始发病 ,每头猪接种 4个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和治疗后仍继续发病死亡。至 5月 2日 ,育肥猪群发病 48头 ,发病率 2 4% ,死亡 3 6头 ,致死率 75 % ;6头母猪均未发病。2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 40~ 41℃ ,食欲减退或废绝 ,咳嗽 ,呼吸困难 ,鼻流少量粘脓性分泌物 ;营养不良 ,耳、腹下和四肢内侧皮肤发红、紫、青蓝色 ,病程一般为 5~ 10d。3 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猪 3头 ,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皮下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