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河南省现有畜禽品种资源31个,有20个品种产区面积萎缩、种群数量减少,其中长垣驴、淮南猪、正阳三黄鸡等7个品种有濒危倾向。品种的灭绝意味着国家战略种质资源的永久丧失,迫切需要对这些地方优良畜禽资源,尤其是濒危种质资源进行保护。依托河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在河南建设现代动物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可以更好地对河南乃至全国的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引进优秀个体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对具有濒危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畜牧总站10日正式成立。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国动物疫情分析、处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全国动物卫生监督等工作。全国畜牧总站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合署办公,承担全国畜牧技术推广、畜禽牧草品种资源保护、畜牧品种资源保护、畜牧经济运行分析、饲料和奶业技术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工作。尹成杰副部长说,通过改革,在农业部系统形成了以下两个体系,一是形成了以部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四个分中心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3.
张海龙 《中国猪业》2022,17(4):106-108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收录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中的猪品种共有102个,其中地方品种83个,占总品种数量的81.37%。基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视角下,探讨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很有必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地方品种猪资源的存在情况、社会层面对优质地方畜禽资源的认识、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和保护体系以及保护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多方参与保护机制、施行地方物种抢救性保护工程,建立基因库、丰富遗传多样性,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保护积极性等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地方品种猪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孙德林 《猪业科学》2012,29(10):124-126
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和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主办,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兰西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年中国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学术年会,于2012年9月11—13日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中国地方猪育种、研究、开发利用和保种场代表约300人参加了会议。1中国地方猪种保护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部于2000年公布了《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对78个珍贵、濒危的畜禽品种实施重点保护。2006年对名录进行了修改,更名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国家级保护品种扩大到138个。2008年、2011年分2批验收并公布了137个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2011年12月  相似文献   

5.
正相比于传统的活体保种,生物技术以其自身的省时省力优势,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发挥着巨大的潜力。我国畜禽资源丰富,地方牛品种遗传资源是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牛遗传资源不仅数量丰富、品种多样,而且具有肉质优良、繁殖力高、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保护地方牛遗传资源,对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地方牛遗传资源保护现状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和种质评价工作,摸清了我国畜禽遗传  相似文献   

6.
《北方牧业》2012,(15):10
<正>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畜禽资源总体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几十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近年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积极成果,地方畜禽品种500多个,一些地方品种经过保护和选育,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但畜禽资源依然呈现下降趋势。高鸿宾指出:从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的情况看,与第一次比较,有59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或濒危灭  相似文献   

7.
正以畜禽遗传资源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安徽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品种丰富多彩。全省共有44个品种资源,其中地方品种29个。二是资源总量靠前。安徽已成为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之一。其中,家禽、猪地方品种分别以11个、8个排名全国第七。三是地域分布广泛。家禽主要分布在皖南及江淮之间,羊、驴主要分布于皖北及江淮之间,牛主要分布在皖南、大别山及江淮地区,猪则全省均有分布。四是保护层次明晰。皖西白鹅、淮猪、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和中蜂等5个品种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26个畜禽品种被省农委确定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畜牧总站正式成立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畜牧总站于3月10日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的重大举措。据介绍,新组建的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国动物疫情分析、处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全国动物卫生监督等工作。全国畜牧总站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合署办公,承担着全国畜牧技术推广、畜禽牧草品种资源保护、畜牧品种资源保护、畜牧经济运行分析、饲料和奶业技术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工作。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表示,通过改革,我国形成了以农业部兽…  相似文献   

9.
<正>生猪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中国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通过实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畜禽良种工程,初步建立了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体系,地方猪种开发利用初见成效。目前农业部已将34个地方猪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0.
近日,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2013年度工作会议暨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培训班在新疆巴州召开。牦牛是我国特有的家养动物,目前,全国牦牛存栏1 200多万头,约占全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全国共有11个牦牛地方品种,其中九天牦牛、天祝白牦牛、青藏高原牦牛和帕里牦牛等4个牦牛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1.
正地方畜禽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风土驯化,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抗病力强、耐粗饲、成熟早、风味独特等特点,是宝贵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是塑造畜禽新品种的基本素材。河北省地处暖温带与温带的交接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现有动物资源800余种,其中家畜家禽约100多个品种。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大对畜禽地方品种的保护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畜禽品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信息撷英     
畜禽品种数量减少,制约畜牧业发展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畜禽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畜禽品种576个,约占全球已知畜禽品种的六分之一。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育,重改良、轻保护”的现象,畜禽资源保护投入不足,设施手段落后,造成品种混杂、资源流失严重;科研工作滞后,缺乏对种质资源特性的深入研究,对地方品种优良特性发掘不够;保护与开发利用脱节,缺乏创新机制。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左右的地方品种群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继有44个地方品种被定为濒危资源,有15个品种为濒临灭绝资源,17个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2001年“国家家畜家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共有20个物种、576个品种和类群,其中地方品种(类群)为426个,占74%,培育品种有73个,占12.7%、引进品种有77个,占13.3%。品种资源保护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与全局的工作, 建立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应用现代技术保护畜禽品种资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省是全国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属温带季风性气候。独特的地貌单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也培育了许多畜禽地方品种资源,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保护地方畜禽遗传品种资源,对振兴乡村经济,推动优质特色畜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意义深远地方畜禽遗传品种资源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种资源大国。在2011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共收录了76个地方猪品种,18个培育品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猪品种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外来引入品种对中国猪品种结构造成一定改变,导致中国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本文旨在对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总结地方猪品种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对地方猪品种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栗柱  志强 《饲料广角》2009,(22):1-2
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生物资源.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外畜禽品种大量进入中国,其优良的生产性能使我国地方特有品种畜禽数量迅速减少.甚至消失。为进一步对国家级保护品种实行有效保护,推进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农业部畜牧业司会同全国畜牧总站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培训班.并对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进行了授牌。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畜禽遗传资源面大量广,投入不足,手段落后,我国地方品种数量总体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国超过一半的地方畜禽品种数量呈下降趋势,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18%。2016年11月11日,农业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家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要达95%以上,省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80%以上,确保重要资源不丢失、种质特性不改变、经济性状不降低。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地方牛品种特征和保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畜禽遗传资源56个品种(类群、品系),33个为地方品种(类群),其中14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在这33个名录中,地方牛品种4个,分别是温州水牛、温岭高峰牛、天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提高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农业部提出了对部属畜牧兽医单位进行调整的方案.决定组建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国动物疫情分析及处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全国动物卫生监督等工作。全国畜牧总站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合署办公.承担全国畜牧技术推广、畜禽牧草品种资源保护、畜牧品种资源保护、畜牧经济运行分析、饲料和奶业技术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1 保护情况 河南省畜禽种质资源丰富.现有畜禽品种资源32个,其中地方品种25个,培育品种7个.南阳牛、泌阳驴等7个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淮南猪、固始鸡、槐山羊、南阳牛等28个品种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建设省级保种场15个(其中国家级保种场5个),省级保护区3个;采集保存了部分牛、驴、羊、猪等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