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柳州红茄经多代自交选出的自交系048-2-1-3为母本,杭茄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059-1-1-3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田间抗病性鉴定、性状调查和产量比较,选育出早熟茄子一代杂种“闽茄二号”。该品种春季栽培早熟性强,前期产量比闽茄一号(对照)提高36.45%,总产量提高7.50%,果形好、果色鲜、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2.
选择利用RHT1,RHT2和RHT8,RHT9矮秆基因,采用多交,互交,聚合杂交方法,经多年选择选育出一系列矮秆,农艺性状好,适于CHA杂交制种的6个矮秆品系做亲本,进行杂交组9个矮×矮类型的矮直CHA杂种小麦。1993-1995年两年内在一般管理下对9个矮秆CHA杂种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进行优势及相关分析:有4个杂种小麦产量超标,最高6.1%,穗粒数普遍增多,亩穗数减少,千粒重增减不一,穗粒理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亚菊属矶菊获得栽培菊花新种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将矶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进行菊花种质创新,创造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菊花新种质。【方法】利用远缘杂交获得栽培菊花品种‘意大利红’(2n=6x=54)与矶菊正反交杂种F1,并进一步以正反交杂种F1为母本,‘意大利红’为父本进行回交,获得回交后代;利用扦插苗根尖进行杂种F1和回交后代中期染色体计数。【结果】正反交杂种F1染色体数目均介于64~72,以70~72为主;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染色体数目介于52~63,以60~63为主。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的株高、冠幅、叶形、叶片柔毛、分枝性等性状的遗传表现基本一致,介于原始双亲之间,较杂种F1更接近回交亲本‘意大利红’,说明这些性状为数量性状。舌状花的遗传表现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间存在差异,正交(‘意大利红’×矶菊)F1的回交后代舌状花先端不分裂,且不同个体间颜色变化丰富;反交(矶菊ב意大利红’)F1的回交后代舌状花先端1~4裂,以2、3裂为主,颜色较单一,表明可能与细胞质遗传有关。【结论】研究证明远缘杂种生殖过程正常,两属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实现了矶菊与栽培菊花属间远缘杂交,并利用栽培菊花品种进行回交获得了一批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系"双选/矮红//0830(红)"经多年选育及试验,其性状已稳定,米质优、产量高,适宜云南永胜县海拔1500~2000 m区域种植,本文介绍了该品系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供各地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枝型普通小麦的创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是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粒重,其中通过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应用亚远缘梯级复合杂交培育出多粒穗分枝普通小麦(2n=42)品系,其优点是半矮秆,抗病抗逆性好,分枝性状稳定,穗粒数较普通小麦增加50%以上,在良好栽培条件下,公顷产量最高可达11 235kg。选用其中两个不同类型的分枝小麦与5个普通小麦配置了6个CHA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杂种比双亲之一的推广品种晋麦67号(CK)等平均增产24.4%,幅度为7.5%~38.8%。由此可以预测,多粒穗分枝小麦将成为CHA组合理想的强优势亲本,并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小麦矮秆种质山农矮330的农艺性状与矮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山农矮330的综合农艺性状及矮秆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山农矮330成穗能力强,小穗数多,结实性好,穗粒数多,且综合抗病性较好;携带一对不完全显性矮秆基因,对赤霉酸反应敏感,用其作矮秆亲本时致矮率在20%-30%,对后代的产量性状无明显的不利影响,其矮秆基因的表达受不同遗传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适宜在华南地区种植番木瓜新品种.对5个杂交选育大型番木瓜品系与对照品种穗中红48号植物学特征、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进行比较.品系200919平均单重和单株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60和20.77 kg,平均产量也最高,为46110 kg/ha,较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汁等较对照均有明显优势;品系200915和200917产量分别为40530和39555 kg/ha,均较对照增产,但差异不显著;品系200916和200918较对照减产;5个供试品系抗病性均为高抗水平,调查初期,品系200919未发现感病病株,后期调查发病率较低,仅为4.2%,病情指数为0.8.品系200919具有树势强壮、高产、优质、抗环斑花叶病等优势,可继续参加下一年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荣华鸡冠花是广东地方品种早水鸡冠花种子经卫星搭载诱变后,经5代以上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适合全国各地夏季栽培,华南地区可周年栽培。2014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荣华鸡冠花植株生长旺盛,平均株高26.32厘米,株幅30.92厘米,主茎粗1.6厘米;成冠分枝数9条。分枝直立、长短较一致,株型紧凑。叶片黄绿色、长卵形,顶端渐尖,长8.90厘米、宽4.73厘米。穗状花序,顶部冠状化、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在广西具有更好发展前景的大果型番木瓜新品种,从植物学性状、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对5个杂交选育的番木瓜品系及对照种穗中红48号进行品系(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番木瓜200911号具有树势强壮、高产、优质、抗环斑花叶病等优势,可在广西进行区域性生产试种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连续三十年应用“三结合”突变育种方法,创造出各种类型的小麦突变体材料1860份,并将这些材料归类,作为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再利用,是尽快选育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已从分枝小麦的分离单株中筛选出17个具有矮秆、大穗、株型紧凑、中早熟、抗性好的优良株系;对21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进行回交改良,对其不稳定的突变体材料进行重点选择,已选育出1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系,为加快育种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