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发病原因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及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但是血清型有所不同。引起仔猪黄痢比较常见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8、O60、O149、O147等,引起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主要有O8:K88、O5:K88等,水肿病是由具有某种粘附因子并能产生外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血清型主要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三种仔猪的疾病,分别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急性肠毒血症。水肿病可发生于断奶至1~4月龄的猪群,与猪的应激有很大的关系,经常发生在应激之后的1~3d。这些应激因素包括:断奶、疫苗注射、驱虫、运输、气候变化、改变饲料等。它是一种急性或超急性的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所造成的,此毒素影响神经和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Edemadiseaseofpiglets)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胃水肿或肠毒血症,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断奶前后仔猪,临床上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死亡率却很高,近年来发病有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危害性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资料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水肿病因子(亦称水肿病毒素)所致,从临床爆发水肿病的仔猪中分离到的大肠…  相似文献   

4.
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等为特征,多发生于断奶不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5.
朵红 《养猪》2005,(4):33-33
仔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其特征为发病突然,病程短促,头部和胃壁等发生水肿,主要危害断奶仔猪,猪群中的感染率约10%~35%,致死率高达90%以上。常见的血清型有O2、O8、O138、O139、O141等[1~3]。青海省东部农区养殖场该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s)又名猪胃肠水肿病,是由产类志贺毒素SLT-2e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神经症状和全身水肿特别是胃大弯部和贲门部、肠系膜及脑部水肿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断奶1~2周的仔猪,尤其在发育良好的仔猪群中发病率虽不很高,但病死率很高.本试验对疑似仔猪水肿病的猪...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突然、病程短、治愈率低、死亡率极高、呈散发性的疾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也成为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1发病原因仔猪水肿病主要是来自O2、O8、O118、O179、O141等大肠杆菌菌株及其所产生的毒  相似文献   

8.
正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特征是发病突然,头部肿胀,运动失调,出现神经症状、惊厥和麻痹,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病程短,发病率低,死亡率高。1发病病原本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主要血清型为O2、O8、O138、O139和O141等。本病病原菌形态、染色特性及培养特性和抵抗力等与前述大肠杆菌相似。2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和性别的仔猪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疾病。仔猪常因过食高蛋白的饲料或因断奶、转栏、更换饲料、气候突变等应激而致肠道正常菌群区系失调,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并释放出毒素发病。该病发病突然,发病率、致死率很高。据统计,近几年我县每年仔猪因水肿病死亡千头以上,且发病死亡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危害我县仔猪主要疾病之一。为此,1999年3月开始,我们用猪水肿病疫苗在该病多发的猪场和乡村农户中进行应用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疫苗 为猪水肿病多价油佐剂灭活苗,由江苏省扬州大学畜禽传染病农业部重点…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是由一种定植于小肠的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性肠毒血症。其特征为胃壁和颈部、齿眼、眼睑、肠系膜等部位发生水肿,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已成为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必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来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水肿病是断乳前后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该病主要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临床上突然发病死亡的通常是在猪群中个体较大的仔猪。症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 ,又名仔猪肠胃毒血症、仔猪肠胃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尤以春秋季多发。该病发病突然 ,且致死率很高 ,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1 发病原因饲料突变或断奶后大量饲喂高蛋白精料引起猪胃肠功能的紊乱 ,造成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 ,菌体毒素被吸收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断奶 ,疫苗接种 ,仔猪购销时的长途运输 ,天气突然变化等应激反应 ,使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下降 ,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失调 ,导致有害大肠杆菌大量繁殖 ,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 ,从而诱导仔猪水肿病的发生。饲料中…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乳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以组织水肿、行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仔猪水肿病多在断乳~3月龄幼猪发生,呈散发或暴发,病死率很高。由于该病的发生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引起农户和临床兽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病原与发病机制猪水肿病为溶血性大肠杆菌中的O2、O128、O139、O141、K82、K88、K85等血清型引起。引发本病最主要的先决条件是:突然增加多量高蛋白质饲料。因仔猪对蛋白质消化力较差,未被充分消化的蛋白质被上述大肠杆菌分解,引起这些细菌大量繁殖增多,主要产生内毒素和水肿素二种毒素。一窝中食欲最旺盛、长得最快最大的吃得多的仔猪,发病最怏,多数突然死亡;余下的未被内毒素中毒的仔猪,又因吸收了水肿素而出现:体温低、眼睑水肿、运动失调等典型水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胃肠水肿,仔猪肠胃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猪源大肠杆菌fedA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腹泻(post—weaning diarrhea,PWD)和猪水肿病(porcine edema disease,ED)是导致仔猪死亡的重要传染性疾病。PWD和ED分别由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和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v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VTEC)引起。ETEC和VTEC等病原菌除了产生毒素外,还同时具有菌毛粘附因子。F18菌毛是病原菌主要的粘附因子,介导细菌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的粘附,在PWD和ED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引起疾病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又称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本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乳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以组织水肿、行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仔猪水肿病多在断乳~3月龄幼猪发生,呈散发或暴发,病死率很高.由于该病的发生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引起农户和临床兽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猪水肿病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O8、O15、O45、O138和O139等多种血清型均可引起发病,并导致猪出现严重的发病症状和体征改变。病菌产生的毒素可以破坏血管壁,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水肿。断奶仔猪患病时,表现为嘶哑鸣叫、眼睑潮红、头颈部肿胀、共济失调、惊厥以及胃壁和肠道黏膜水肿。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是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 ,故又称为肠毒血症 ,以神经症状和水肿病变为特征。仔猪断乳后 ,保护仔猪免受致病菌侵袭的母源抗体lgA逐渐减少 ,同时在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粗纤维不足、过饱、缺硒或气候改变等不利因素的刺激下 ,肠道内的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 ,依靠定植因子粘附到小肠壁上 ,并产生SLT -IIe及ST毒素 ,SLT -IIe有致水肿作用 ,ST及LT则导致仔猪腹泻。1 猪水肿病的危害1 1 流行情况水肿病通常见于断奶后 1~ 2周以内的仔猪 ,但也有育肥猪发病的报道。秦延发等( 1 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